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由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邓本太和农牧委主任委员邢小方分别带队,于3—9月份,先后赴海东市和六州及部分县区,通过听取州(市)县乡政府汇报,与基层干部、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座谈交流,深入龙头企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等实地察看等多种形式,调研全省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专题听取省农牧厅汇报,详细了解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做好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还赴江西、福建、内蒙古三省区学习考察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以提高农牧业供给质量和效率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种养为核心,以构建现代生态农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积极优化种养、产品、区域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走出了一条农业和牧业循环、规模经营与品牌效益兼得、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农牧业转型升级步入发展新常态。
(一)区域布局结构日益优化
全省各地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优势,突出打造东部特色种养高效示范区、环湖农牧交错循环发展先行区、青南生态有机畜牧业保护发展区和沿黄冷水养殖适度开发带为主的“三区一带”农牧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发展油菜、马铃薯、青稞、蚕豆、果蔬、肉牛、肉羊、奶牛、冷水鱼、饲草十大特色产业,高原特色生态有机农牧业得以壮大。
东部地区紧紧围绕特色种养高效示范区定位,在川水地区重点发展高效农牧业,打造高效节水农业和以果蔬为主的设施农业;浅山地区重点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打造马铃薯、全膜玉米、优质油菜和蚕豌豆产业带;脑山地区重点发展雨养农业,打造油菜、饲草、马铃薯产业带。同时,农区利用丰富的玉米、农作物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已逐步形成沿109国道至日月山川水地区为主的奶牛产业带、河湟流域肉牛肉羊产业带和生猪养殖带、中心城镇家禽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如民和县利用40万亩全膜玉米秸秆资源发展养殖业,实现了畜牧增料、农业增肥、农民增收;循化县利用“四荒地”发展核桃、花椒等特色经济林,对沿黄养殖业实行“进沟上山”,有效遏制了黄河水质污染。
牧区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打造牦牛、藏羊、细毛半细毛和绒山羊产业,依托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打造“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特色生态品牌;青南三州和海南州兴海县、海西州天峻县等地积极推进有机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以有机环境、有机养殖、有机产品认证为基础,不断加快生态有机畜牧业体系建设,有机认证草原面积达6089万亩,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
环湖农牧交错区重点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打造青稞、油菜和人工饲草产业带,在发展饲草产业、优化饲草生产加工布局、完善饲草储备体系基础上,推广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发展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牧业,基本形成草畜联动循环农牧业发展模式。柴达木盆地重点发展节水绿洲农业和草地畜牧业,打造枸杞、果蔬、福牛产业带。
沿黄地区利用梯级电站形成的水库,大力发展冷水网箱养殖,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冷水鱼适度开发带,全省冷水鱼网箱面积达到26.54万平方米,水产品产量1.2万吨,约占全国冷水鱼总产的1/4。如尖扎县抢占沿黄经济带冷水养殖先机,水产品产量占全省的15.04%,成为全县农牧业主导产业之一。
(二)种养结构调整初显成效
积极引导农牧民转变发展方式和经营理念,着力构建适应发展需求、与市场接轨的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高原现代种植业和畜牧业健康良性发展。
种植业按照“减麦扩草、稳油优蔬、控薯护药”的思路,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全力打造粮油种植、果蔬两个“百亿元”产业,逐步从粮油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协调发展转变,创建了40个万亩粮油高产示范区,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30万亩,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百万吨以上,油菜超过小麦连续10年突破30万吨成为全省第一大农作物,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加快;巩固湟水河流域“菜篮子”生产能力,发展沿黄流域及海西等蔬菜基地,露地蔬菜与设施蔬菜协调发展,蔬菜面积发展到70万亩,产能稳步提升;推进“粮改饲”为重点的草产业发展,扩大民和、湟源等东部山区优质饲草生产,增加饲草供应和贮备。
畜牧业按照“稳定生猪、发展牛羊、适度特种养殖”的思路,以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养殖、绿色化发展为导向,构建循环农牧业生产体系,打造畜禽养殖“百亿元”产业。农区以提高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为抓手,完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配套设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45%,稳定生猪、家禽等食粮畜禽生产,大力发展农区肉牛肉羊、奶牛养殖,适度发展肉蛋兼用型鸡、獭兔等特种养殖,扩大优质、高效、安全、特色畜产品市场供应;牧区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以牦牛藏羊为重点,积极推进草畜联动循环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启动实施能繁母畜补贴、规模舍饲养殖、牦牛藏羊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等项目,母畜比重逐步提高,畜牧业畜群品种结构趋于优化。
林业按照“东部沙棘、西部枸杞、南部藏茶、河湟杂果”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沙棘枸杞“百亿元”产业,沙棘林面积达到223万亩,可采果利用面积近100万亩;在保护利用80万亩野生枸杞资源的同时,人工枸杞种植面积达50万亩,干果年总产量达6.2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60亿元,为当地农牧民增收和东部农业区农民脱贫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依托林地资源和林荫、冷凉气候等优势,以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开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景观利用、林产品采集加工为主的林下经济生产,2016年底,全省发展林下经济面积33.94万亩,涉及农户1.94万户,总产值约2亿元,利用森林景观开办有规模的农家乐、休闲茶园等250家,已成为发展特色林下经济的新亮点。
(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着眼于提高农牧业全产业链收益,加大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夯实农牧业特色一产基础,为农产品加工业等二产提供优质原料保障,为农产品网销、饮食业、休闲农业等三产创业提供发展奔头和乐业机会。围绕十大特色产业,在交通干线、旅游景区、现代高效农牧业产业园、美丽乡村和小城镇,着力打造农牧旅综合体、美丽乡村旅游度假区、观光农牧业园区和休闲农牧业示范点,将农牧业元素与自然、民俗、文化和发展有机融合,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支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企业在现代农牧业示范区集群发展,实现农牧区各产业有机整合、农牧民增值收益。如湟中县卡阳村,将贫困村致富转型方向锁定在乡村旅游文化项目开发等方面,积极打造“文化+体育+旅游+农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形成了快速脱贫的“卡阳模式”;天峻县梅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加速转移剩余劳动力,发展藏式工艺品、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与其他合作社联合租用屠宰生产线和冷库设施加工、储备出栏牛羊,提高畜牧业附加值和全产业链收益。
(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成效明显
以发展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植大户为重要抓手,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推动新型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全省现有家庭农牧场9712家(省级示范场253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1070家(国家级示范社85家、省级示范社380家),入社成员54.5万人,带动非成员农牧户25万户;龙头企业451家,10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9.5亿元,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2%,辐射带动农牧民51.5万户,农牧民从龙头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10.2亿元;培训农牧民3.25万人,7442人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牧民。以股份制改造为抓手,强力推进961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100家试点社股份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54家完成股份制改造,集中打造了泽库县拉格日、天峻县梅陇、祁连县达玉等一批股份改造到位、内生动力强劲、经营组织有方、群众持续增收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典范,带领农牧民从初级农畜产品生产、贩运逐步扩展到生产、贮藏、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在提高农牧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促进规模化经营水平、推动土地草场流转、提升特色农牧业生产效益、加快农牧民增收步伐、提高特色农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走出了适合青海特色的农牧业发展之路。
(五)推进农牧业资源高效利用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转变传统生产发展方式向良性循环转变,对养殖场产生的粪污利用粪污处理设施或自然发酵方式处理后生产有机肥还田改良土壤,或生产成生物质炭作为燃料,初步建成从种植-养殖-粪污有机还田的循环农牧业产业链,实现了农牧业生产“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目前全省2800家适度规模养殖场中,已有2202家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并运行;实施耕地质保与提升行动,示范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20万亩;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回收率达85%;推广滴灌、旱作沟播等节水新技术,普及马铃薯、玉米全覆膜种植和小麦膜侧栽培技术,新增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4.3万亩,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57.42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逐年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尽管我省在新一轮的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整体来看,农牧业产业结构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融合水平有限。我省龙头企业和农牧专业合作社带动辐射能力不强,特色主导产业产品的总体加工技术落后、加工转化程度低、精深加工比重和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延伸不够,增值链条短,特色农畜产品大都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缺乏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尚未实现深度发掘、物尽其用。如全省上规模的油菜籽加工企业只有5家,加工转化率只有1/3;全省年鲜奶产量33万吨,但乳品加工企业年实际加工量8.6万吨,加工转化率为26%;林下经济种养业布局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产业聚集度低,深加工程度不高。产业融合发展不平衡,牧区特别是高海拔牧区发展二三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受限。部分地区在产业调整中不切实际,抛开当地多年来形成的优势主导产业,盲目追求不符合当地乡情农情的非优势农牧产业,且多趋同质化,要素配置能力弱,市场风险大,发展后劲不足,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部分基层政府不按照农牧民劳动力、经营能力等实际情况引导发展产业,造成农牧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如海东市部分乡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征求贫困户意见,将到户产业项目全部确定为养猪业,许多贫困户有意见。
(二)宣传推介带动效果不佳。农牧业转型升级程度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突出,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呈现出有亮点缺规模,有数量缺质量,有特色缺大品牌。许多农牧民对生态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等相关政策知之甚少,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持观望、怀疑态度,接受不了市场变化。而那些农牧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成功范例,缺乏科学有效的宣传推广手段,在全省农牧业发展中的带动引领效果不尽人意,政府应用信息化手段引导、指导农牧业转型发展的能力亟待提高。
(三)人才和科技储备不足。一是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者、从业人员和农牧民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对国家政策、营销知识、财务管理、市场信息掌握不多,接受专业技能比例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能力有限,服务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淡薄,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阻碍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快速发展;一些合作社聘用的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经营管理能力和驾驭能力。二是缺乏农牧区实用科技人才,现有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不高,对农牧业生产投入热情低,人才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加之在以往的乡镇改革中,将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兽医、防疫等科技人员合并到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削弱了从事农牧业科技工作的精力。三是农牧业科技研发推广体制跟不上发展需要,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成果储备不足,成果转化慢,科技对农牧业的贡献率低,农牧业生产缺乏一定的科技指导和创新。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完善。虽然现阶段在财务管理、教育培训方面引入了财务代理,接受了职业培训服务,但这些服务规模较小、水平有限,尚未形成体系;缺少大型的农畜产品交易所,农畜产品销售难、农牧民增产不增收问题相对突出,影响了我省优质农畜产品外销流通效率和特色农畜产品品牌知名度提升;农机、防疫、兽医、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市场信息、技术推广、电商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缺乏专业人员,机构不完善,与农牧业新型经营体系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无法形成全面推动农牧业转型升级的合力。特别是许多牧区乡镇缺少专业的防疫机构和人员,对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五)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仍然薄弱。一是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畜用暖棚、牧草良种繁育基地、饲草料基地等农牧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仍然不适应农牧业发展需求。二是自然灾害、草原火灾、动植物疫情等农牧业灾情监测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政策性农牧业保险尚未实现全覆盖,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农牧区灾害风险分担机制,政策性农牧业保险发展滞后。三是进口农畜产品对我省种养业冲击很大,直接影响农牧民收益,农畜产品市场调节保护机制尚未建立,给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很大影响。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立足资源优势带动产业发展。一是紧紧依靠当地资源禀赋,科学规划主导产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锲而不舍地做大做强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吸取“玛卡”产业失败的经验教训,杜绝发展不符合当地实际的标新立异产业。农区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突出十大特色产业,实现由一家一户小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大生产转变;牧区要以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培育有机生态特色品牌,重点提升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农牧交错区要以农牧结合、草畜联动、循环高效为重点,大力推进肉牛肉羊产业,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还要在枸杞产业的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发展多形式订单农牧业,带动农牧民通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增收目标。二是要在延长主导产业链、发掘产品深度、物尽其用上下功夫,统筹布局基地生产、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链条。完善区域内融合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在坚持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休闲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推进城镇二三产业向农牧区转移扩散,扶持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催生发展观光、电商、会展、窗口农牧业等多种新业态。三是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作物种业产业,加大对春油菜、马铃薯、蚕豆、果蔬、枸杞等高原特色农作物新品种繁育和产业化开发生产基地及辅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高原优势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保障体系,打造全国最大的春油菜、马铃薯制繁种基地,除为本省提供良种保障和示范推广外,向省外春油菜、冬种马铃薯产地提供商品化良种,将春油菜、马铃薯制繁种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要充分借助媒体传播、致富带头人亲授等方式,多渠道广泛做好公益性宣传工作,提高国家相关扶持优惠政策知晓率,使基层政府充分认识新型经营主体构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理念灌输到千家万户。充分发挥好新型经营主体典范的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将“拉格日”“梅陇”模式的成功经验广泛复制,全面推广,不断增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对农牧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引领。一是要将各类人才的吸收、培养和利用作为农牧业新型经营体系长远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大力实施新型农牧民专业技术培训工程,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能力的新型职业管理经营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营造有利于其创业和就业的环境;用活当地现有的经营、管理、科技、兽医等人才,允许专业技术人员在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中兼职,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与经营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灵活机制。二是以科技创新推进农牧业发展,坚持增产与增效并重、良种与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结合、生产与生态协调,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牧业,依托省级科研教学单位,组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深入研究种业提升及更新换代,强化循环农牧业、有机农牧业等技术研发;探索科技推广机构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集成熟化科技成果的有效途径,提高农牧民接受新技术、应用科技成果的能力;通过有效对接建成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促进科技研发、试验及推广能力全面提升。
(四)弥补社会化服务体系短板。要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主体培育、装备建设、平台建设和政策扶持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从现阶段急需的兽医、防疫、财务、电商、物流等方面出发,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组织,加快建立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规模,扩大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试点范围,推进代耕代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专业化,挖掘实践中农牧民最喜欢、生命力最强、成本最低的服务模式,让社会服务功能与生态农牧业发展同步共进。
(五)强化防范农牧业灾害风险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农牧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人工饲草料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开展饲草料配送中心建设,在环青海湖、柴达木和东部农业区建立优质高产饲草料“种加供”基地,推动舍饲半舍饲规模养殖,提高抗灾防灾能力;利用农牧交错区区域优势和东部农业区秸秆资源优势,加快规模种草、规模养殖、牛羊粪资源综合利用,建设饲草料配送基地,建立“牧繁农养”“农草牧用”区域互补模式,实现草畜联动、循环发展;建立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对新型经营主体开通气象直通服务,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大对农牧业政策性保险的补贴力度,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开展针对农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保险业务,扩大种养殖业等农牧业政策性保险业务覆盖面,建立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提升农牧业生产灾害风险保障能力;探索建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肉产品价格和养畜补贴机制,提升市场风险保障能力。
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