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人大代表进乡村”活动总结

全域无垃圾示范创建行动督导调研报告

日期:2020-11-10
字体:【 打印本页

“人大代表进乡村”活动,是省人大农牧委认真贯彻落实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把准六性定位,做一名新时代合格人大代表”工作部署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张光荣关于“推动代表工作往深里走、往细里做,真正能够贴近群众,反映心声,推动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指示要求的具体行动,是对人大代表履职方式的一项创新举措。活动自2018年开展以来得到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活动期间,代表们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全省“三农”工作,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广泛交流,先后提出了15个方面89条(2018-2019年度)高质量的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肯定鼓励和高度重视,有许多建议写进2019年省委1号文件和省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有的建议被省政府多个部门吸收,转化为新的工作思路或政策举措。为进一步使“人大代表进乡村”活动往深里走,往细里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省人大农牧委对2020年“人大代表进乡村”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确定今年的重点是围绕动物防疫法和农业机械化“两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和代表建议督办活动,督促政府部门把代表所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好、推进好。近期我们就写进省委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推进全域无垃圾省创建这一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工作,组织部分农牧专业代表小组成员赴果洛州玛沁县、甘德县和海东市平安区等地开展“人大代表进乡村”活动,对建议办理落实进展情况开展调研督导。现将调研督导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域无垃圾省创建总体情况

2019年以来,省政府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加快补齐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精准聚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将全域无垃圾行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之一,从体制机制、治理制度、标准体系及设施水平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全域无垃圾行动。先后制定印发了《青海省农牧区全域无垃圾省创建方案》《青海省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方案》《青海省农牧区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考核验收办法》《关于加强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制度规范。2019年7月,在果洛州先行开展了全域无垃圾创建试点,2019年12月,省政府印发了《青海省农村牧区全域无垃圾省创建试点方案》,选择平安区、贵德县、共和县、德令哈市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两园四县(市区)”正式启动农村牧区全域无垃圾省创建试点工作,从目标任务、标准要求、组织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20年6月,将贵德县推荐为“全国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县”,并确定在贵德县、德令哈市各选择5个村,先行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各地各部门强化思想认识,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工作落实,基本形成了“村收集、乡镇转运(处理)、县处理”农牧区垃圾治理体系,建立了省、州(市)、县(区)三级农牧区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工作台账,推进了农牧区生活垃圾长效治理和动态管理,并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目前,全省生活垃圾处理行政村占比达到91%;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已覆盖所有的行政村;配置垃圾转运车辆近6000台;建设乡镇垃圾填埋场138座;全面完成195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理整治任务。

二、果洛州全域无垃圾创建行动成效及问题

在2018年“人大代表进乡村”活动中,结合我省实际,省人大农牧委综合代表建议,提出了全域无垃圾示范省创建工作的书面建议。2018年底,在时任省长刘宁同志赴省人大常委会调研座谈时,农牧委提出了这方面的工作建议,引起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19年年初,刘宁同志对果洛州全域无垃圾行动示范工作进行了批示和工作部署,确定果洛州开展创建全域无垃圾示范区建设行动。为全面实施好果洛州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省住建厅会同果洛州委州政府、省生态环境厅就在果洛州开展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开展了调研,对果洛州开展全域无垃圾工作体制机制、管理制度、标准体系、治理模式、设施建设、处理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实施方案并报省政府,7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果洛州政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果洛州全域无垃圾实施方案(2019—2020年)》。全面启动果洛州全域无垃圾创建试点工作。

试点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果洛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注重顶层谋划,全面压实责任,高位强力推进,全州上下迅速行动,积极作为,系统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层层召开创建全域无垃圾行动动员会议,广泛在全社会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垃圾分类和正确处理的意识,坚持项目引领,开展垃圾清理和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实现全州垃圾清理堆放和处理处置常态化、规范化运行奠定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统筹推进。果洛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早部署,强化责任,扎实推进。2019年5月21日成立了以州委书记、州长为双组长的果洛州全域无垃圾示范州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宣传教育、综合协调督察和立法执纪问责三个小组,按照“州级统筹、县级负责、乡(镇)落实、部门协作、行业推进、全州动员、全民参与”工作要求,建立“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工作机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乡(镇)和各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明确时限要求,全力推进全域无垃圾工作有序开展。2020年6月22日召开了全州创建全域无垃圾示范州推进工作视频会议,及时工作总结成效,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目标任务

(二)突出政策扶持,强化工作保障根据《关于果洛州全域无垃圾实施方案(2019—2020年)》,各县按照部门职责,细化方案任务,把全域无垃圾目标任务分解到位、落实到人,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本县无垃圾实施方案》《生活垃圾填埋运行监督管理办法》《焚烧垃圾处罚办法》《焚烧垃圾工作实施方案》《垃圾填埋运行规章制度》等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工作落实,推动全域无垃圾工作深入开展。州全域无垃圾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了《果洛藏族自治州创建全域无垃圾示范州治理工作规范》《关于研究制定创建果洛州全域无垃圾示范州“禁塑”决定的请示》等法规和制度,目前正在起草《果洛藏族自治州全域无垃圾管理条例》《果洛藏族自治州城乡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办法(草案稿) 》,以确保此项工作能长期、稳定开展。在资金保障方面。在省财政厅安排7000万补助资金的基础上,果洛州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多渠道落实资金,推进相关设施建设。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补短板资金、专项债券、特别国债,共落实资金2.6331亿元包括垃圾填埋场4座、高温热解垃圾处理设施8套、垃圾收集转运系统1个以及相应的环卫设施。截至目前,累计已完成投资9178.2万元,建成垃圾填埋场1座,3已开工建设,8个高温热解垃圾处理设施正在进行项目前期,购置垃圾转运46台。

(三)注重教育宣传,深入思想发动。果洛州把动员群众参与作为推进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发放宣传单、制作宣传栏、电视新闻播放、微信公众号传播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总计悬挂横幅300余条,展板200余块,书写墙体标语6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近8000多份,发动干部宣传3000余人次,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合力整治的良好氛围。久治县在宗教领域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宣讲,鼓励广大僧尼及信教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整治和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组织召开生态环境保护总结大会,表彰先进个人,通过树典型积极带动广大僧众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

(四)社会共同参与,集中开展整治。果洛州各县在研究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体系的同时,将存量垃圾全面清理,新增垃圾得到规范处理处置作为阶段性任务,统筹研究,重点推进,确保视野之内(村镇周边、交通沿线、景区周围、草原河湖)无垃圾。截止目前,全州上下开展集中整治500余次,出动车辆1300多台次,清理垃圾1.7万余,购置垃圾处置相关设备997万元,总计投入资金2283万元。各县大力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先后组织开展治理城市“乱象”专项整治活动80余次,签订商户“门前三包820余户,紧盯整治重点,整治规范各类门店320余家,建立各类占道摊点120余处,查处店外店30余起,取缔不规范烧烤摊点70余家,清理流动摊贩120余个,同时和多部门联常态化巡查管控机制,确保清洁卫生城镇容貌

(五)坚持问题导向,聚力补齐短板。果洛州全面总结梳理全域垃圾工作基础上,梳理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着力补齐基础设施滞后的短板。积极申报了2020年全城无垃圾工作重点项目23项,总投资4.5亿元。主要有生活垃圾填埋场及环卫设施建设项目、环境整治项目、生态绿地建设项目等。为多渠道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补齐全域无垃圾项目短板,各县累计向省级相关部门申报了2020年全域无垃圾工作重点项目9项,总投资7402万元。同时,各县正在积极争取地方债券资金49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垃圾处理设备。

果洛州全域无垃圾试点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推进全省全域无垃圾省创建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对照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标准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生态建省目标任务,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短板。一是思想发动还不到位,社会参与氛围尚未形成。推进全域无垃圾,全民参与是关键。随着全域无垃圾工作的推动,群众垃圾清理意识虽有所增强,但参与程度低。环境卫生整治以乡镇、村社干部为主,群众参与的不多,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如果洛州开展垃圾集中整治行动,共发动干部群众6000余人次,其中干部占2300人次,群众及相关生态管护员参与仅3700人次,全民参与、全员动手的整治氛围尚未形成。二是网格化管理责任制还不完善,工作保障基础比较薄弱。考核奖励措施少,群众积极性不高;生态管护员巡护次数少,虽然花大气力对主干道路沿线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公共场所如公路沿线、河道垃圾随处可见。垃圾填埋场缺少覆盖用土,存在污染隐患。垃圾处理技术研究不够,技术示范推广比较滞后,引领带动能力不足。三是统筹推进还不够有力,环境整治工作进展不平衡。存在重城镇轻乡村的现象,对市容市貌及城镇垃圾治理措施多,效果也好,但对农村牧区环境整治办法不多,特别是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不健全,垃圾治理经费不足,部分村庄存在垃圾收集转运处置难的问题。四是项目资金还有缺口,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乡镇垃圾处理设施不足的问题仍是突出问题。有的地方项目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还有缺口,导致项目建设推进较慢,目前,果洛州仍有23个乡镇没有垃圾处理设施。乡镇垃圾收集转运体系不健全,虽然各乡镇、村都配备了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但乡镇缺乏集中的中转设施,加上现有的垃圾运输车辆主要是摆臂式垃圾车,运输效率低,成本高。有的地方项目设计水平偏低,垃圾处理技术示范推广还比较滞后。

三、对全域无垃圾创建行动的几点建议

全面推行全域无垃圾,是社会文明的新时尚,也是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的内在要求之一。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认识全域无垃圾的广泛性、艰巨性、整体性、复杂性、持久性特征,既不能操之过急,又要紧紧跟上青海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要更加注重制度设计、体系打造、机制构建、社会协同和氛围营造,在补短板强弱项中积极推进全域无垃圾,积极回应代表关切和群众期盼,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一要持续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群众思想发动。今年3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青海作为“三江源头”,全域无垃圾既是“一优两高”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又是发展全域旅游等生态经济产业,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大力全域无垃圾创建行动。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运用全媒体平台普及垃圾处理知识,引导群众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提高垃圾清洁处理意识和环境保护理念,实现由知识到行为、由行为到习惯的转变。要充分发挥公职人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等带头提高认知度、当好践行者,带动形成全民重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要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压实各类主体责任。要着力破解当前全域无垃圾管理中的难题,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将资源、服务、管理力量下沉至网格管理平台,提升综合管理效能,明确单位、寺院、村庄、店铺、景区林区、生态管护员、个人等主体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对农业面源污染工作负总责的责任机制,压实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协同推进长效机制。要逐步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奖惩机制。如,借鉴地以“绿色账户”等方式构建垃圾分类处理积分兑换奖励机制的成功做法用好补助资金,对积极参与并正确践行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群众同时给予适度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未按规定执行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予以不同程度的惩戒。

三要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实现源头减量。坚持把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作为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的重要突破口,在农村牧区开展垃圾分类奖励试点,从今年开始,省财政给每个村安排了2万元的村庄垃圾清理卫生保洁补助资金,可以作为农牧民群众垃圾分类的奖励兑换生活用品。垃圾分类前提是分类,关键是处理。要加快建立健全全程分类体系,针对存在的短板弱项精准施策,推动终端处理,引导前端分类。推进餐厨、有害、大件垃圾处理硬件设施建设,实现不同种类垃圾可分类处理。要始终抓牢源头减量,在生产环节上力求环保,在生活方式上力行“低碳”,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垃圾。优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施垃圾分类投运,在垃圾分类区域严格做到分类投放和分类运输,杜绝垃圾分类投放后重新混合收运。

四要强化政策支持保障,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加快全域无垃圾立法,发挥引领推动作用。坚持以国家法律为依据,结合实际,发挥好自治地方立法权作用,加快区域无垃圾地方立法进程,找准需要重点突破的难点和分歧点,在制度设计上力求更具地方特色,更具可行性。要突出规划引领。要与当前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衔接,坚持以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予以引领和规制,强攻难点,补齐短板。要建立健全全域无垃圾评定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紧扣责任链条,奖优罚劣,层层传导压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要以财政投入带动多元投入。政府有关部门及各地要制定完善的财政支持政策和收费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保障垃圾收运、处理、环卫作业等所需经费。探索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以政府投入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提升垃圾处理水平。要统筹安排垃圾处理建设用地。结合各地实际做好环评工作,着力破解用地难的问题。要针对垃圾处理中存在的短板弱项精准施策,采取扩增处理能力、调整处理结构、促进垃圾减量、配建收运体系、治理存量垃圾等措施,构建技术先进、能力充足、管理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要加强高原垃圾处理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重点研究高温热解处理,低温热解处理等技术的环保性能和成本核算,尽快推出成熟技术进行示范推广。

    五要从省级层面理顺管理体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掌握制度规范在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健全管理运行体制,省政府建立统一的推进全域无垃圾省创建议事协调机制,加强指导,整合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一体谋划,统筹推进,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着力解决存在的职责不清、交叉管理等突出问题。要细化标准、合理分工、提升效能、形成合力,努力形成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科学高效的全域无垃圾管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