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方向 建制度 定标准
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工作方面的探索和经验

日期:2023-10-18 来源:法工委办公室
字体:【 打印本页

明方向  建制度  定标准

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在基层立法联系点

建设工作方面的探索和经验

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立法“直通车”,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重要形式。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要求。2023年4月底至6月中旬,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为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关于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提质增效的要求,赴省内外多地实地调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省内外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开展情况。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及时印发通知明确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具体要求,并出台制度完善经费支持、学习培训等保障措施,并要求各市、州人大切实加强和指导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海西州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紧跟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要求,提高认识、自我加压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机制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包括打造多层次的立体工作阵地、统筹各方资源参与工作、结合实际拓展联系点功能等,不断健全制度,拓宽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现将海西州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经验予以编发,供工作中参考。

一、提高站位,有力有序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海西州人大常委会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健全完善基层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设立覆盖州内各地区、各领域的1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在立法全过程中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让群众深入参与到立法的每个环节中,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车”作用不断突显。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分管领导亲自抓,工作部门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二是抓好联系指导。州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带队赴每个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提出要求。州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加强与专门委员会和联系点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联系点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加强业务培训、组织立法实践、完善体制机制、搭建交流平台,指导开展相关立法活动,提升联系点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州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大对联系点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经费保障制度和激励奖励机制,为联系点建设和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完善制度有板有眼打造立体联系阵地

海西州人大常委会积极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六有”要求,跟进制定工作制度,全州1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组织机构、办公场所、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做出具体规定,推动建立意见建议登记、采纳情况反馈、交流互动、激励表彰等机制,细化工作流程,明确任务要求,确保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高效运行。指导各联系点统筹乡镇街道、学校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社会组织、代表“三室一站一平台”、基层司法机构等各方资源,构建“网格化”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征集群众意见建议的联系网络,并为联系点、联络站、立法信息采集点等开展工作提供了五项制度范本

各基层立法联系点选优配强工作力量,建立上下畅通的工作机制和左右协同的联系机制,调动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工作。其中格尔木市人大常委会在省、州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搭建了以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乡镇、街道人大立法联络站,村、社区立法信息采集点为主的三级组织架构,成立了以行业部门、乡镇街道为主的基层立法联络站15个,建立了以法律工作者、教师、工程师等为主的87人的人才智库和基层一线工作者为主的350人的立法信息采集队伍,形成了立法联系的强大“矩阵”。近期,海南州、玉树州等组织相关人员赴海西州和格尔木市学习观摩,借鉴联系点建设和开展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彰显温度,有心有方畅通民意渠道

海西州人大常委会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真正打通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最后一公里”的工作要求,坚持以“网格化”信息采集网络为载体,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延伸联系点意见建议征集的链条实现了基层立法工作各领域、各行业全覆盖,“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各联系点结合州情实际,征求意见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民族语言文字,极大地方便了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立法活动。在立法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对基层人民群众反映的有关社会治理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真实反映社情民意,推动社会治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助力基层民主建设。

注重保护联系点和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探索建立意见建议反馈机制。明确联系点在保证原汁原味反映群众意见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提炼整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征求意见部门反馈意见建议。州人大各专工委需以适当方式向联系点反馈意见建议研究采纳情况,并于每年12月底前将年度征求意见工作情况反馈至州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四、提升精度,有章有法用好专业力量

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借鉴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经验和成熟制度,针对法律法规草案专业性较强,群众因“看不懂”导致“提不出”的问题,提出“应在不同层面、部门或单位、协会等,吸纳法律工作者、教师、工程师等各行业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人才智库”,增强征求意见的针对性。鼓励有条件的联系点探索建立“专家信息员”队伍,以支持联系点开展工作,既听取专业工作者意见,又听取基层一线呼声,调动各方集思广益、贡献智慧注重做好“民言民语”和“法言法语”之间的转化工作,在收到法律法规草案后,联络站组织联络员、信息员进行深入学习,将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征求的要点积极向信息员解读说明,提升了意见征求活动的针对性和导向性。在梳理群众意见建议时,有条件的联络站还通过咨询专业人员意见,将群众意见转化为法言法语,提升意见建议的专业性和精准度,为立法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五、选准角度,有声有色推进功能拓展

海西州人大常委会落实省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拓展完善联系点功能的要求,“赋能增效“和“融会贯通”两个方面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创新性建设推动联系点将意见征询工作与本单位职能工作、党建工作、法治建设相结合,将收集反馈意见与宣传普法、服务群众、社区治理、代表活动等相互融通,探索将联系点作用从参与立法向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宣传普法延伸。鼓励联系点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法制宣传展览等形式解群众法治诉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宣传联系点参与立法工作动态,提升联系点影响力,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地方立法。联络站结合实际,把人大代表联络室或活动室作为开展工作的平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吸收一批有一定法律基础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的人大代表共同参与联络站工作,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参加法规草案征求意见活动,推动联系点工作与人大代表工作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注重充分发挥网格员机动性、灵活性、便利性等特点,在日常入户走访过程中将法规草案带到百姓家中,除充分征集群众对立法需求的意见建议外,还组织开展针对性、人性化的法治宣传服务,使基层立法联系点真正成为立法信息的采集点、普法教育的宣传点、代表工作的活动点、民主法治的落脚点,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