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日期:2004-02-10
字体:【 打印本页

 

 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杨传堂代省长代表省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2003年,省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克难攻坚,开拓进取,各条战线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全省改革开放取得显著进展,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和提高,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03年我省改革开放和发展取得的成绩,客观地分析了目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的2004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政策措施,符合我省实际和全省各族人民的愿望,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指出,2004年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各级人民政府要在省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三次全委会精神,紧紧围绕“消除贫困、富民强省”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两大历史任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和发展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势头,保持和发展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得到实惠的势头,保持和发展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积极奋进的势头,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会议强调,紧紧把握历史机遇,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是全省各族人民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首要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善于化解不利因素,保持较大的投资力度,确保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建设、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加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升全省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要认真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继续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基本政策,进一步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村牧区各项改革,努力提高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发展。

 会议强调,要继续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企业。要努力消除一切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弊端,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培育各类要素市场。稳步推进投资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会议强调,努力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
     
 会议要求,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和引导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搞好“双拥”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和经济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执政为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人民政府。
      
会议号召,全省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开拓前进,为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