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准确领会十九大精神的实质,就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原原本本地去学习,联系实际地去学习,反复深入地去学习。按照这个思路,结合人大研究室工作需要,我对十九大报告文本关于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新论述新提法新要求方面的有关表述,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发展脉络,作了初步梳理。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三个有机统一”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正式提出。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5日召开的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首次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通过上述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十九大报告表述为“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增加了“政治”两个字。
二、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
十七大报告指出,“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十八大报告首次指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5日召开的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再次指出,“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由此可总结出,十九大报告延续了十八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讲话中的提法。
三、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十六大报告指出,“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
十七大报告指出,“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
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由此可看出,十九大报告延续了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提法。
四、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十六大报告中没有相关表述。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5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完善人大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议事程序。”
由此可看出,十九大报告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五、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十六大报告中没有相关表述。
十七大报告指出,“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十八大报告指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5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
与十八大报告、60周年讲话相比,十九大报告所提人大“四权”更加明晰:“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并强调不仅要“支持”,更重要的是“保证”。
六、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2004年9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保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认真落实宪法赋予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各项职权,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2014年3月9日,张德江委员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将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虚心听取代表意见,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作机关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的作用。”
2017年6月19日,张德江委员长在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讲话指出,要使人大成为有权威的人民权力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和有效担负起各项法定职责的工作机关。
由此可看出,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没有相关表述,十九大报告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两个机关”。这一点,尤为值得我们注意。
七、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
十六大报告指出,“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
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十八大报告指出,“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张德江委员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时指出, “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专委员会作用,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5日召开的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优化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
由此可看出,十九大报告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
八、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立法起草、协调、审议机制,提高立法质量,防止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法制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5日召开的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
由此可看出,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依法立法”。
综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要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需要我们下很大的功夫,必须有锲而不舍的钻劲,持之以恒地韧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人大依法履职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上面内容的梳理,只是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初步阶段。今后,我们必须花大力气,下笨功夫,进一步深入研读,反复研读,争取学有所获,促进工作。□
(作者单位: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