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信赖的当家人

日期:2017-11-17
字体:【 打印本页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红卫村位于川口镇中心,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人口多,面积大。近年来,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谢成录敢于担当,处理问题公平公道,做思想工作耐心细致,使得红卫村发展迅速,群众的生活富裕幸福,一派祥和。

认真学习,切实增强履职责任感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谢成录肩负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他努力学习,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增强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做到心中时刻想着群众的重托,工作中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心系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红卫村有1328户5380人,辖区占川口镇的近一半。前几年,因为县城扩建,红卫村的土地全部被征用,如何合理利用征地款,找到长久发展的致富路子显得尤为重要。谢成录积极协调县就业局组织拉面、电焊、挖掘机等技术培训。征地款下发后,他督促村民用于创业,买出租车、开拉面馆,因地制宜,拓展多个致富渠道。村民马海翔到深圳考察后发现经营拉面馆是个好路子,便在深圳开了家拉面馆,一干就是15年,现在还开了3家分店,生意红火。谢成录主动跟马海翔联系,自费到深圳考察,让本村村民去马海翔店里务工,经济条件好的务工人员就在分店入股。类似这种情况村里比较多,现在全国已经有160多家红卫村人经营的拉面馆,解决了几百个务工岗位。

对于不想去外地的村民,谢成录帮助他们寻找另外的致富路子。红卫村位于县城中心,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他协调部分村民开商店,做零售或者搞批发。几年下来,县城里几家规模比较大的电器、米面粮油、饮料批发商店都是红卫村人在经营。村民马成彪有十几辆卧铺车,一直在跑长途运输,谢成录就跟他协调让村民去打工开车,每年有不少固定收入。

倾心相待,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

从2002年开始,由于城市扩建,红卫村的土地陆续被征用,矛盾纠纷每年都有。谢成录为了维护村民的权益,反复查阅资料,吃透政策,多次到周边或者相似地区调研,努力做到既要保证城市开发建设,又要维护好村民的利益。

2013年初,兰西高铁开工建设。民和县的车站选址正好位于红卫村广场,涉及到3个社100多亩土地。修高铁本是一件利民的好事,可因为广场周边有商铺,老百姓有收益,所以村民都不愿意被征地。眼看着工期受到影响,谢成录焦急万分。他一次又一次地逐一给村民做工作,从国家战略讲到方便老百姓生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连续多日上门调解,群众被他感动了,被他说服了,征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民和高铁车站及配套工程按时开工。现在兰西高铁已投入使用,给民和县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带去了方便,带动了经济发展。

2015年以前,川口镇南路还是一条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2013年县政府规划修建一条从南路到开发区的道路,拆迁起初比较顺利,但是最后停在了一户村民家。这户村民家里有380平方米的院子,还有10多间铺面,地段好,收入比较可观。修路征地补偿一直达不到他的要求,所以他执意不搬,导致道路修到他家门口就停下了,周边学校的师生和居民出行非常不便。有关部门多次协调无果,调解也不行,甚至差点闹到法院去。谢成录上任后,多次和镇上的领导一起上门去做工作,调解工作一做就是3年。终于,谢成录的耐心打动了这位村民,他同意了征地方案,南路全线成为柏油马路,惠及周边几万居民出行。

红卫村虽然不是贫困村,但仍有个别因病、因残致贫的群众。精准扶贫开始后,谢成录反复考虑如何找到适合贫困群众脱贫的路子。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让群众开小卖部、学手艺,尽量发展产业,找到致富渠道。去年,川口镇要建设“海宏国际广场”,他又发现商机,多次跑相关部门,找开发商,用每人5400元的创业基金租用广场的小吃摊,由村民自己经营或者出租收益,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

履职尽责,做群众信赖的当家人

谢成录当选人大代表后,积极履职尽责,为群众代言。原来的红卫村虽然有硬化道路,但因为年代已久,路况非常糟糕。城市建设速度快导致车辆增多,路灯设施却跟不上建设速度,村民出行不安全,尤其是冬天孩子们上学,安全隐患大。谢成录将这个情况整理成代表建议,在人代会期间提交,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很快就落实解决,重修了16公里的破旧村硬化路。今年,还将在全村安装路灯,方便群众出行。

为了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谢成录积极争取项目,铺设天然气和下水管网,现在村里已有220户使用上了天然气,下水管网也全部建成;为了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他争取资金对本村的电灌及渠道进行了维护和改造,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农业灌溉问题。村民生活方便了,村容村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谢成录还非常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红卫村60%的群众是回族,和汉族、土族、藏族等民族交叉居住,辖区内有6个清真寺,1个藏传佛教寺院—广隆寺。他在平时工作中,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注重宣讲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村民和睦相处,从未发生过民族宗教方面的矛盾。

几年来,红卫村的变化日新月异。作为村里的带头人,谢成录既享受到事业成功的喜悦,也感受到群众支持信赖的乐趣。他常说:“要给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的事要办好。”话语朴实,工作踏实,成绩扎实,他用行动证明,他就是“群众信赖的当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