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社会史掌故

日期:2017-05-09
字体:【 打印本页

青藏高原在远古铜石并用的时期,已经是一个部落邦国林立的特殊时代,不仅雅鲁藏布江流域有不少邦国,西部的象雄已显强盛之势,在高原北部的“羌塘”草原、青海湖地区、河湟流域,活跃着强悍的诸羌各部落,这些在汉文史料和藏文典籍中都有较丰富的记载。上世纪,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顾颉刚先生在其《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一文中,就此内容以及戎羌民族与华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可窥见一斑。从远古传说、新石器文化发现以及可考稽的历史文献相印证,古代羌戎无论地域还是语言和生活习俗可以肯定是现代藏族的前身。在很早的时候,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或因土地不够而迁徙,或为战争去拓疆,总之开始向新的地区发展。史书记载,羌人的一支炎帝部族东向进入中原;一支南徙四川西北和康藏高原;一支西徙新疆南部。东西移徙以后逐渐融合于他族之中,留下来的众部族就是活跃于青藏高原的诸羌。《新唐书》称“吐蕃本西羌属”,《宋史》称“吐蕃本汉西羌之地”,《明一统志》称“西蕃即吐蕃也,其先本羌属”。在青藏高原社会历史进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主要是雅隆、象雄、苏毗、附国和吐谷浑、党项,以及白兰等诸羌部落。著名史学家黄奋生先生在《藏族史略》一书中提到:“在公元七世纪初年,西藏北部和青海西南部,分居着羊同、多弥、苏毗,西康分居着东女、附国,青海巴颜喀喇山及其以北分居着白兰、党项等诸羌部落,青海黄河以北青海湖周围及柴达木等居住着吐谷浑。”20世纪80年代此书再版时,历史学家吴均教授为其作《前言》,说到:“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即有人类生活,这些人都是藏族的先民,他们的特点是有基本上有一致的语言。这些土著一直自称为“青海人大\444.jpg>”(蕃),西藏雅垄六耗牛部在藏文中有“青海人大\444.jpg>”等说法,后藏的土著则称“青海人大\444.jpg>”;发羌则称“青海人大\444.jpg>”;附国也单称“青海人大\444.jpg>”;甘、青党项羌被元朝蒙古称为“青海人大\444.jpg>”(唐兀惕、唐古特)。汉文史料记载的西羌无弋爰剑这一系统来说,无弋爰剑很有可能是藏语“青海人大\444.jpg>”的对音,意为“奴子父王”,与无弋爰剑初为秦俘奴,后雄长湟水流域的历史相称。先零羌历史上亦称西零,今西宁即西零的对音。

(一)邦国诸羌时代

青藏高原上最早的国家政权是古象雄王国。象雄,系指古代今西藏阿里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汉文史料称“羊同”,为今阿里古格一带的象雄部落建立的王国。公元世纪象雄国以穹隆城为都城,完成象雄王国上、中、下三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统一体。象雄国强盛时期,疆域西到波斯、克什米尔、巴拉一带,东南包括西藏、尼泊尔的一部分,北至葱岭和田,包括藏北羌塘和青海南部。象雄产生了苯教,创造了文字,成为青藏高原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平台,受到印欧文化的影响,为高原古代文明形成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元世纪为吐蕃君主松赞干布所灭。苏毗,亦称“女国”,《隋书·女国传》记载:“女国,在葱岭之南,其国代以女为王,王姓苏毗,字末羯,在位二十年。”其国境“南北八百里,东西一千五百里”,以女子为君长,胜兵万人。苏毗(亦称孙波)本西羌属,为位于青海高原与西藏高原之间的游牧部落国家。其西与象雄(羊同)接壤,南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谷地区,隔念青唐古拉山相望,东与横断山脉区相邻。在吐蕃赞普论赞弄囊时期,苏毗就与悉补野氏政权有同盟关系,后内附于吐蕃国。苏毗的主要氏族为末氏、朗氏、甘氏,在之后的吐蕃王朝中相当活跃,担任过大论、内臣等官职。附国,其地在今成都西北,“有国王,统率二万余户”。就是以今甘孜为中心,“其位置大致是打箭炉和玉树之间的地方”(法国学者石泰安),史料记,“附国者,蜀郡西北二千里”“附国有水,阔百余丈”。据此学者认为,此位于大、小金川河谷之西,包括今道浮、炉霍、甘孜延伸到德格及金沙江边的平原河谷带为附国的主要疆域。马长寿先生等学者研究认为,古代“”bod的对音,附国之名称,缘自其自称,这是一个地方部落建成的政权,其源由甘、青南来的发羌的一支形成的部落联盟。附国在隋以前从未见于记载,故附国形成与何时尚不清楚,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东扩时灭了附国。党项,因最早居住于今青海果洛州党项地方而得名。随着慢慢发展,各部落分居在于今青海、甘南、川西北交界地三千里长的山谷地区。党项以姓别为部,其中以拓拔氏为最强,拓拔系藏语“青海人大\444.jpg>”,是以地名为姓氏,与鲜卑拓拔无任何关系。今专家对西夏语文研究得出结论:西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其中有很多安多语词。藏文史料记载,拓拔氏党项部落,来自藏史传说的董氏四大家族之一。党项各部落每三年会盟一次,杀牛羊祭天。后逐渐向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陕西北部迁徙,在唐末、五代时开始发展壮大,北宋统一中原后,党项举起抗宋旗帜,攻城掠地,经20 多年的征战扩土,于公元1038 年建立西夏王国。吐谷浑,既是人名,也是国号,此政权建立于公元329 年。西晋时,辽西鲜卑慕容部酋长涉归有庶长子吐谷浑,涉归在世时,分七百户与吐谷浑,吐谷浑于异母弟慕容廆两部与其他鲜卑各部落在辽东、辽西一带游牧,而且长期为争夺牲畜、牧场发生矛盾斗争,慕容部当时还比较弱小。涉归死后,慕容廆代统慕容部众,兄弟两人之间也渐生嫌隙,晋太康年间,吐谷浑率所部西迁至今内蒙古阴山。大约晋永嘉之末(313年), 始西渡洮水,建国于群羌之故地,至龙朔三年(663年)为吐蕃所灭,凡立国三百五十年(《旧唐书》卷189《西戎·吐谷浑传》)。唐初,吐谷浑分东西两部,东部以伏俟城(青海湖西五十里)为中心,西部以鄯善为中心。“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其国境属古西羌的活动地域,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流逝,这支鲜卑部落早已全盘羌化,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薛宗正著《吐蕃王国的兴衰》)历史学家范文澜在其《中国通史简编》中认为:“少数慕容部贵族与众多羌族部落酋长融合成为一个统治阶级,鲜卑人西羌化了,因之,吐谷浑实际上是羌族的大国”。据史料,吐谷浑自叶延建立政权起,经过了近百年的时间,“早期它处于甘南、青海较为偏僻的地区,与其同时期的还有前凉、前秦、后凉、西秦、南凉、北凉等比较强大的政权,吐谷浑的发展受到限制,时而称臣纳贡,时而独立自主,边界也时大时小,没完全固定的首府”(周伟洲《吐谷浑史》)。隋朝十几年间,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积极开边拓土,立意扩大西域,征服吐谷浑。于隋大业五年初,开始了征服吐谷浑为目的的“西巡”,进入青海湟水流域袭击吐谷浑各部,吐谷浑王伏允兵败南逃党项。炀帝征服吐谷浑,设置郡县,立伏允之子慕容顺为吐谷浑王。到隋末,伏允又尽复故地,吐谷浑复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唐朝的西边与吐谷浑接壤,吐谷浑不断遣使唐朝,交往密切,也乘唐朝初立,群雄竞起、巩固政权之机,频繁袭扰唐边境。唐朝诗人王昌龄有一组《从军行》的诗,其一首是“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诗为盛唐时期所写,但反映的是唐初之战。及至贞观九年,唐王朝欲征服吐谷浑,确保西域交通,对吐谷浑进行了“讨伐”。不过,对民族问题持包容政策的唐太宗并没有将吐谷浑灭掉,而是列其地为郡县,保存了吐谷浑的王统制度,立慕容顺子燕王诺曷钵为吐谷浑王,其各部落其实成了唐朝的属国。吐蕃王朝统一青藏高原诸羌邦国后,势力强盛,不断向四周扩张,其北面直接与吐谷浑为邻,东边与唐朝接壤。吐蕃早已觊觎吐谷浑而图之,并不断向东北推进军事力量,将吐谷浑赶至青海湖北。公元660 年,负责经略青海地区的吐蕃大论(宰相)禄东赞派其长子尊业多布率兵出击吐谷浑,吐谷浑大臣素和贵投降吐蕃,陈述吐谷浑内部情形,遂吐蕃发兵大破吐谷浑,诺曷钵率残部数千帐逃往凉州(甘肃武威),自此吐谷浑国亡。古代青藏高原是一个人口众多、部族纷争、此消彼长、征战不断的地区,在其历史上除了上述有较大影响的诸羌国之外,隋末初唐之际,还有活跃在青海等地的白兰、多弥、舂桑等氐羌系游牧部落国家,这些均在吐蕃王朝扩张统一中兼并或灭亡。

(二)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是青藏高原上第一个空前大一统的古代藏族人建立的国家。其立国时间与李唐王朝同始终,唐王朝建于公元618年,亡于904年;吐蕃王朝建于公元605年,亡于842年,前者立国286年,后者存在238年。吐蕃王朝的建立也是青藏高原与中原、西南,乃至西域、中亚全方位交流,相互融合,共同促进文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持续长久的扩张战争和文化传播、商贸往来,使荒蛮封闭的青藏高原打开了山门,在拓宽广阔视野,面向世界舞台的同时,也充分吸收了大唐的繁荣文化、西域中亚的异域文明以及天竺、尼泊尔等的佛教真谛。用历史学家黄奋生的话说,“吐蕃王朝的建立是青藏高原一段承前启后的辉煌时期”。实际上,从历史轨迹看,吐蕃王朝的兴起不仅创造了青藏高原古代文明的巅峰,而且深刻影响了当时亚洲历史的走向,为以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是后期数百年当中广大藏族地区社会结构模式的渊源,及至当今青藏高原传统的经济方式、文化形态、区域分布都保留着吐蕃王朝时期的历史痕迹。毫无疑问,一代英主松赞干布则是这段波澜壮阔的青藏高原历史的奠基者。“公元七世纪初叶,由继位吐蕃赞普(国王)的松赞干布在能臣禄东赞、达延芒布杰、琛芒协安巴等的协助下,拟定了‘钦定六大法’。松赞干布据此大法施政,制定制度、任命官员、行使政权。又仿唐朝的告身制,定立位阶制度,排定各贵族小王、各家臣之间的高低位序,指派各氏族的成员至中央政权机构任官,厘定各官员的职权,并按官位大小而赋予告身令。于是以赞普为爵位赐夺的裁决者,组成了一个严密的贵族官僚体系。再依据‘钦定六大法’为准则,处理各氏族的内部事务,解决各氏族之间的纠纷,将各氏族所有的土地、人民全部纳入王朝统治之下,完成了君主集权的王朝体制。”(林冠群著《唐代吐蕃史研究》)松赞干布雄才大略,勇武善谋,《旧唐书·吐蕃传》卷196 记载:其人“性骁武,多英略”“为人慷慨才雄”。他与唐王朝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同时期登基王位,前后两年相继去世,史学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松赞干布82岁卒。

松赞干布的祖先是雅鲁藏布江流域雅隆部落首领悉补野家族,在他曾祖父时代就统一了雅鲁藏布江流域诸部落(邦国),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其父时期以武力征服向藏西北拓展,称国名为“”(音博,“吐蕃”为上或大蕃之意),公元600 年吐蕃王国正式诞生,为以后松赞干布的基业奠定了强大基础。松赞干布于公元605年登基,在近50年的执政期间,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吐蕃王朝国家体制。他是在其父为叛党进毒遇弑而逝,旧部与外戚日益不满,象雄、苏毗和公布、娘布等豪族公开叛变的危机之际少年亲政,并以铁的手腕和谋略胆识迅即戡平乱党,实现国中复定。有了稳定政局的坚强基础,松赞干布开始全面调整治国理政方略,从政治、军事及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剪除和罢黜位高权重、桀骜难制的强臣,选拔培植原来地位比较低,同诸豪族存在一定矛盾的新生力量,同时又恩威并施,安抚地方势力、有功之臣,从而强化了君权,建立了高度集权的赞普(国王)专治政体。完成内部整饬肃清和政体改革后,松赞干布腾出手来,一举灭象雄政权,击杀泥婆罗(尼泊尔)执政者宇那孤地(那陵提婆之叔,篡兄王位),立那陵提婆为王,泥婆罗遂臣属于吐蕃。公元639年遣其相禄东赞迎娶那陵提婆之妹赤尊公主为赞普王妃。紧接着实施向东发展战略,兼并生息于河源地区的白兰、白狗、舂桑、迷桑诸西羌部,征服居地古析支,北接吐谷浑的党项羌,于公元635年大破吐谷浑灭之。自此吐蕃王朝打开了向高原四域扩张,开疆拓土,争霸亚洲舞台的大门。松赞干布于公元637年迁都逻些(今拉萨)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司法体制以及行政区域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强王权,改革官制,制定刑律,建立军制。把吐蕃全区划分为“五茹,六十一千户”“”,指大行政区,相当于唐朝的道,以逻些为中心,雅隆河谷为中心的地区为“约茹”,后藏及阿里地区为“叶茹”,今藏北、青海地区为“苏毗茹”,亦称之为中翼、左翼、右翼、支部翼,翼之下设有千户,每翼有十个千户,其中包括一个由赞普王室直接指挥的“禁卫军千户”。千户之下则为各地的大小部落,这一套行政体制使吐蕃成为一个高度集权的强大国家。同时还创立了几大套重要的法典,规定了供养税赋、武士荣誉以及鼓励建立军功,勉耕农作、市贸流通等方面的制度。派出重臣吞米·桑布扎等人“使携多金”前往印度学习文字,归国后创新文字,即现代藏文。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唐、蕃正式和亲。“帝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松赞干布)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册府元龟》 卷978)。藏文史料也记载是年“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域宋东赞(禄东赞)迎至吐蕃之地”(《 吐蕃大事纪年》)。随着文成公主入藏,两国和谐笃睦,使者频频交相往还,中原的政制、文化、医药、工艺技术也传入吐蕃,加速了吐蕃社会前进的步伐。

自松赞干布开创王朝宏业后,后世历代君王向高原四周开疆拓土,长期采取对外扩张的政策,征服和战争是吐蕃历史的主旋律。吐蕃王朝在百年间以武功雄居高原,征服四方,成为亚洲强国,不是国力富强,而是人力强悍。自古以来,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崇尚勇敢、善战,鄙视怯懦,宣扬英雄,把英勇之行为作为美德。古藏文写卷中有一部吐蕃时期礼仪道德规范的书《礼仪问答卷》,其中说:“所谓英雄者,指对敌勇敢,愤怒亦有所为而发,即为英雄。”现今高原藏族人全民信教,虔诚无比,无论何时何地,均可见他们人人手持祈祷转轮,口念佛经偈语,在各地寺院朝拜。外观上似乎普遍平和舒缓,实际上过去那些古老的高原族群,无一不是彪悍好战,桀骜不驯,争强好胜,以至于在部落族群中以尚武战死为荣,每个部落所依附的山神也是护佑该部落群体的战神,每个男子身上都“附有自己的神灵”。这一崇尚勇武的文化秉性演绎了青藏高原征战杀戮的古代史。在《资治通鉴》等许多文献中都有关于蕃人勇悍善战的记载,《新唐书》卷216 中说,吐蕃装备精良,士卒战斗素质高,“其举兵,以七寸金箭为契,百里一驿。有急兵,驿人臆前加银鹘,甚急,鹘益多,告寇举烽……其恺甲精良,衣之周身,窍两目,劲弓利刃不能甚伤。其兵法严……每战,前队尽死,后队仍进。”唐武后时期的大臣陈子昂曾上书叙述唐蕃之战的情况:“自敢抗天诛,迩来向二十余战,大战则大胜,小战则小胜,未尝败一队,亡一夫。国家往以薛仁贵、郭待封为虓武之将,屠十一万众于大非之川,一甲不返。又以李敬玄、刘审礼为廊廟之器,辱十八万众于青海之泽,身囚虏庭。是时精甲勇士,势如云雷,然竟不能擒一戎,馘一醜…… ”(《旧唐书》 卷190)吐蕃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可它作为一个组织严密的军事国家,几乎是一个全民皆兵的战争机器,除了一套完备的军政制度外,还建立了鼓励勇猛作战与惩罚临阵退却的纪律和风尚。《贤者喜宴》上记载了“六标志”,其中一项就是“勇者的标志为虎皮袍”“勇者褒以豹及虎(皮),懦夫贬以狐尾”。《旧唐书·吐蕃传》也记载,吐蕃“军令严肃,每战,前队尽死,后队方进。重兵死,恶病终。累代战没,以为甲门。临阵败北者,悬狐尾于其首,表其为狐之怯,稠人广众,必以徇焉,其俗耻之,以为次死。”地处黄河源的果洛藏族自治州解放前仍保留着这方面的旧俗,当地有一套古已有之的武装制度,包括征兵、装备、训练、会议、征战等,其中军法中就有“凡在战斗中落伍的,即撕下衣的下摆,裹于颈项上,穿女性衣服,并割去他所骑马的尾巴,以示惩罚”。所以,吐蕃王朝自立国以来,始终实行对外扩张的战略,以征战拓疆为强盛之道,这既有其所处地理位置封闭不宜发展的原因,也与其所建立的高效而强有力的军事化国家体制以及全民尚武崇勇的民风文化有关。

在吐蕃军事扩张、强国发展的历史话剧中,有一个著名人物彪炳史册,就是松赞干布执政时期的大论(宰相)——禄东赞(噶尔东赞),他和噶尔氏家族对吐蕃王朝兴盛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产生过深刻影响。如今传世下来的汉藏吐蕃文献中对噶尔氏家族辅佐赞普,开疆拓土,掌控吐蕃政权达50 年的历史记载颇多。据民间传说,禄东赞晚年在青海去世后转为当地神山,即青海湖南岸海拔最高的山“伦宝赛钦”,山上建有“拉则”(俄博),备受环湖地区百姓的祭祀膜拜。汉文史料中对禄东赞有具体的描述,《旧唐书·吐蕃传》记载:“禄东赞……虽不识文记,而性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资治通鉴》上有禄东赞出使大唐迎娶文成公主的记载,说噶尔东赞在争取与大唐和亲一事上,表现进退得当,颇得太宗赏识,认为他是能左右吐蕃的重要人物,敕封其为右卫大将军,又许配以琅琊公主外孙段氏,噶尔东赞拒曰:臣已有妻室,为父母所聘,不可弃也,何况赞普还未见到公主,我怎能先娶。禄东赞噶尔氏家族原属拉萨河河谷地区的氏族,禄东赞的祖父为地方首领古止森波杰的家臣,雅隆的悉补野部统一雅鲁藏布江两岸地区时,他效力于雅隆部,后来松赞干布父亲论赞弄囊继位,其第二大论就是出自噶尔氏族的噶尔·器则孜门,说明噶尔氏这时已位列吐蕃政权核心之中。禄东赞是松赞干布最重要且最信任的左右手,历次代表赞普前往大唐完成重大外交任务,对内辅佐松赞干布,对王室忠心耿耿,善谋略,勇毅笃行,策划与推动了吐蕃王朝重大改革和政策实施,将吐蕃本土划分为“五翼六十一千户”,把百姓区分为负责出兵作战的军户及负责生产、完粮纳税与徭役的民户,同时作户口清查,就是禄东赞主持完成的。禄东赞有子五人,序为赞聂多布、钦陵赞多、赞波、悉多于、赞年恭顿,五子皆多有才干,能独当一面。禄东赞后期主要精力与智慧,全数投入经营青海地区,灭白兰,经略吐谷浑,都是禄东赞的运筹杰作,为吐蕃王朝日后的扩张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元651年松赞干布薨逝,临终前将时年8岁的孙子芒伦芒赞托付给禄东赞,禄东赞衔命辅佐幼君,总管吐蕃政务,辅政达19年之久,于公元667年老死任上。之后,其长子赞聂多布继任大论,噶尔氏家族继续掌控朝政,唐蕃之间最著名的战役——大非川之役就是他和胞弟钦陵指挥。至公元698 年都松芒保杰继赞普位后,因对政权旁落于大论不满,受佞臣唆使于704 年起兵灭噶尔氏家族。

历代吐蕃赞普中,以墀松德赞之武功最盛,国势最强,疆域也最为辽阔。公元742 年,墀松得赞执政以后,吐蕃国势进入鼎盛时期。这期间,唐蕃两国之间进行了继文成公主之后(文成公主去世后30年)的第二次通婚和亲,即唐金城公主远嫁吐蕃赞普。金城公主系高宗与武则天的嫡亲重孙女,高宗第二子雍王贤孙女,嗣雍王守礼之女。“金城公主由吐蕃大论(宰相)尚赞多等人于公元709 年前往迎请,唐王李显设宴于苑内球场招待,进行了一场精彩的马球比赛。公元710 年,唐朝派左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藏,陪嫁物品有锦缯数万匹,随带杂技诸工和龟兹乐,李显亲自送至平县(陕西兴平)设宴饯别。”(黄奋生著《藏族史略》)但是,关于墀松德赞的身世,藏族僧侣史学家的著作,如《红史》《贤者喜宴》《西藏王臣记》等均称墀松得赞是墀德祖赞与金城公主所生之子。后来学者研究印证,得出明确结论否定了这一说法。据《敦煌古藏文卷子·吐蕃大事记》载,墀德祖赞生于公元704年,就是说,金城公主抵达拉萨时,墀德祖赞只有7岁,实际上不到结婚年龄,所谓和亲只是两国邦交的一种政治仪式而已。而墀松德赞生于公元742 年,金城公主于公元739 年去世,也就是说,金城公主在墀松德赞出生前三年已谢世。根据《敦煌古藏文卷·吐蕃赞普世系表》之记载,墀德祖赞娶那囊妃“芒莫妻息登”,生子墀松德赞,并说明墀松德赞生于红岩宫(位于今西藏山南桑耶寺附近)。墀松得赞卒于何年,有两种说法,《新唐书·吐蕃传》《资治通鉴》记载卒于公元797 年,五世达赖喇嘛著的《西藏王臣记》所载卒于铁龙年(公元800 年),享年69岁。有史料记载,公元740年吐蕃发生瘟疫,上层贵族及苯教徒乘机反扑攻击佛教势力,说佛教是外来邪说,所以激怒了本土宗教的神祗,引发灾难,这导致人们将外来僧侣悉数驱逐出蕃境。之后,公元754年,赞普墀德祖赞被害身亡,时13岁的王子墀松德赞继位,到20 岁时,墀松德赞开始摆脱大臣的掣肘,重新掌握政权,按自己的意志推动吐蕃的政教改革。他对内实行改革,强化君主集权制,立佛教为吐蕃国教;对外持续与李唐、印度、大食、回纥、南诏征战。大食,即阿拉伯,初为波斯邦属,与吐蕃发生关系始于阿拉伯伍麦叶王朝。起初,两国关系很好,双方使者均有往来,曾共同结盟反唐,随着两国都日臻极盛,皆自恃武功强盛,志在领土扩张,且疆界毗邻,相互碰撞不可避免,长久的边境纠纷逐渐演变成大规模的战争,实质上是为争中亚霸权,唐德宗贞元时,大食与吐蕃之间爆发全面战争。吐蕃方面因有沙陀及西突厥部落的联盟,对大食之战事占优势,吐蕃兵力越过帕米尔高原,直抵乌浒水。《旧唐书·大食传》 记载:“贞元时,与吐蕃相攻,吐蕃岁西师,故鲜盗边。”(此所指“”为唐境)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逐水草而居,一度为突厥汗国的臣属,8世纪中叶后,东突厥汗国亡,回纥统一铁勒诸部,建立起强大的游牧奴隶制汗国。历代回纥可汗皆对唐友好,曾助唐戡平安史之乱,唐肃宗、代宗两朝皆奉行结回纥以拒吐蕃的政策。回纥居大漠南北,初与吐蕃并不交接,然自吐蕃攻占陇右以后,安西、河西、北庭与唐廷失去联系,得不到任何援助,当地唐朝驻军只好求援于回纥自保,而给回纥以岁纳绢帛为报酬,实质上成了朝贡,成为回纥汗国的重要财政来源,所以,回纥必然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攻。史料记载,吐蕃在西域北庭的争夺战至少经历了四次,790年(贞元六年)北庭陷,吐蕃占据西域。南诏,是云南彝、白各族先民所建的古代政权,本属蛮的一种,由蒙嶲诏、越析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蒙舍诏等六大部落组成,其中最南的部落蒙舍诏日益强大起来,完成了六诏的统一,故名“南诏”。公元703年(长安三年),吐蕃赞普都松芒保杰(松赞干布曾孙)率师南征,“冬,赞普赴南诏,攻克之”, “推行政令于南诏,使白蛮来贡赋税,收乌蛮归于治下”(《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不久,这位年仅29岁的吐蕃赞普死于南征之役,南诏复叛独立。然而南诏王一直利用唐、蕃之间的矛盾周旋,他亲赴蕃廷朝觐,密臣于吐蕃,同时又保持与唐的宗蕃关系。公元738年,唐朝封南诏王阁罗凤为越国公,赐名归义,紧接着又乘势进攻六诏,南诏由此与唐发生摩擦。南诏于公元742年遣使(罗皮怡)前往蕃廷致礼,正式归降吐蕃。至公元750年(天宝九年)南诏王阁罗凤不堪唐云南太守张虔陀之詈辱,举兵反唐,攻陷云南,杀张虔陀,取夷州三十二。“吐蕃赞普墀德祖赞封之曰‘’(弟)” ,与南诏结为兄弟之国。公元779 年南诏王阁罗凤死,其孙牟寻继位,后来南诏与吐蕃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南诏国内亲唐势力抬头,对吐蕃统治日渐不满。《旧唐书·南诏传》上说:“吐蕃役赋南蛮重数,又夺诸蛮险地立城堡,岁征兵以助镇防,牟寻益厌苦之。”说明矛盾已激化加深。这时,唐主事剑南的韦皋致书南诏王牟寻招降,这事引起吐蕃对牟寻的疑忌,公元793 年牟寻乘吐蕃征兵讨伐他国,发兵奇袭,叛蕃归唐。自此,结束了吐蕃对南诏半个世纪的统治。《贤者喜宴》记载,墀松德赞为取佛舍利子,发兵进攻印度,越恒河陷摩揭陀国,取回舍利子并于恒河河畔派吐蕃兵驻守,定恒河为国界,在该地立了石碑。在唐朝与吐蕃长达200 多年的交往中,既有和平的亲善交融也有延续百余年的战争烽火。实施东扩战略是历代吐蕃赞普的兴国之策,在吐蕃王朝灭亡之前,几乎没有停止过对唐朝的攻城略地。公元755年唐发生安史之乱,持续8年之久,唐朝国力大损。吐蕃乘唐境西线空虚,大举东犯,“入震关,连下兰、廓、河、鄯、洮、珉、秦、渭等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资治通鉴》卷223)。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吐蕃所据。吐蕃占领这些地区后,遂挺进唐朝的政治中心关中,墀松德赞派四员将领:论·达扎骆恭、尚·野悉、尚·东赞、尚·赞哇,以论·达扎骆恭为主帅,引劲旅长驱直入挥指京师,于公元76310月进占长安,唐代宗逃亡陕州(河南今县),吐蕃立金城公主胞弟、嗣雍王守礼之子广武王承宏为帝,署立百官,留15日后退出京师,驻于原、会、成、渭诸州。对吐蕃进占长安的过程,《资治通鉴》卷223及藏文史料《吐蕃大事纪年》都有记载。也有史学家认为,吐蕃攻占长安其意图只是欲立一个亲蕃政权,以达到政治、经济的利益为目的,而非推翻唐王朝。同年,吐蕃军之偏师又攻剑南,“剑南西山诸州亦入吐蕃矣”(《资治通鉴》卷223)。早在墀松德赞父王墀德祖赞之时,吐蕃已降服西域大小勃律,打通了西进之通道;攻陷河陇地区后,占据入南疆之门户瓜沙二州,吐蕃军分东西二路并进,终于控制了全部南疆塔里木盆地。林冠群教授在他的《唐代吐蕃史》一书中说:“唐代吐蕃武功鼎盛,曾先后与当时亚洲国势最强的几个国家李唐、回纥、大食、南诏等激战,迫使四周诸国谋联盟以求自保。其势力西越葱岭,达中亚阿姆河流域;北据天山南路及部分天山北路;东陷李唐河西陇右,直至今陕西省中部;东南曾臣服南诏,南降泥婆罗,征服印度克什米尔、孟加拉、阿萨密,定恒河为蕃、竺疆界,立碑于加尔各答境内。”

公元815年,年仅10岁的墀祖德赞继赞普位,自幼受佛教教育熏陶的他极度崇信佛教,朝廷由佛僧担任宰相辅政。僧相以出家人的慈悲为怀,不主张向外拓展领土和战争,将国力移转至提倡佛教信仰、大兴土木建造寺庙,其结果给百姓增加税赋,横征暴敛,供养了大批不会生产的僧侣,从而造成国家财政负担加重。吐蕃王朝不得不对外采取消极守土政策,与唐、回纥、南诏等国签订和约,保守已占据之疆域。随着国势渐趋日蹙,宗教负担沉苛,激起广大百姓怨忿,也导致贵族集团极为不满,终致墀祖德赞赞普于公元837年被刺身亡。墀祖德赞无子嗣,立其弟达磨继位,他执政后为补救吐蕃危机之势,不得不消减佛教寺院的民户,并征收寺院土地,采取一系列抑佛政策。萨迦派所撰《吐蕃王统记》说:“朗达磨对所有出家僧人都予以降罪,捣毁寺院,焚烧经典,经过二年半的毁法,卫藏地区佛法荡然无存。”达磨赞普的这些做法引发佛教僧侣的强烈不满,公元842年被袖藏弓箭的佛教僧人拉隆贝吉多杰在大昭寺前射杀,拉隆贝吉多杰遂逃遁于康区。达磨赞普在位6年,享年38岁,是吐蕃王朝波澜壮阔历史剧目中最后的帝王,也是最具悲剧性的人物,甚至在之后的近千年中一直被佛教徒恶魔化。他有大小二妃,遇弑时均无子嗣。达磨赞普的琳妃与佞相属氏(屬盧氏)等拥立非吐蕃王室苗裔的云丹为赞普,把持国政,引起首相(大论)韦氏集团的抗议,而被佞相势力杀害。达磨赞普的另一妃蔡氏声称生下遗腹子,取名欧松,为韦氏等朝臣认可支持。为防在拉萨遇不测,便把欧松转往吐蕃王室的起源地雅隆,另立吐蕃王朝,以血脉正宗自居。自此,吐蕃王朝一分为二,内部战乱频仍,这时尽管吐蕃王朝名义上还存在,但王朝治权范围开始缩小,(下转第40页)(上接第38页)唐蕃边区的甘青地区吐蕃将领论恐热与尚婢婢之间发生大规模战争,致赤地千里,残败不堪。同时,吐蕃本土因战争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各地臣民纷纷揭竿而起。公元869年爆发吐蕃平民大暴动,首先是韦· 科列东领导的多康起义,接着在卫茹地区发生的韦·洛波洛琼领导的起义,在山南、工布爆发了奉贡米珠和许布达孜领导的农民起义。吐蕃王朝的旗号,在公元10世纪以后,已经形同消亡,吐蕃王朝240年的历史就此告终。应该说,它的出现和消亡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篇章。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认为:“吐蕃与唐争夺西域,前后一百二十余年,吐蕃胜利了,但新的形势反使吐蕃陷于军事上的被动地位。大食国占有葱岭以西土地,经常向东与吐蕃相互攻击,东方的回纥,地近北庭,也向天山南北扩张势力。吐蕃在西域要用大量兵力抵御东西两个强敌,在唐境内又要用相当兵力镇压占领区唐人的反抗。过重的负担,使得强盛的吐蕃虽然离唐很近,有灭唐的意图,却缺乏对唐的攻击力量。唐失去西域反而有利于长安的保存。从长远处看,吐蕃阻止武力传教的大食东侵,使汉族文化免于大破坏,又为后来回纥西迁,定居在天山南北作了准备,对中国历史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从青藏高原历史演变来看,吐蕃王朝的兴起是全面吸受外界文化,促使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是高原民族与中原民族相互交流,实现大融合的时期。“吐蕃从天竺和唐朝输入佛教文化,又从唐朝融入汉族文化,这些文化与吐蕃原有文化融合起来,形成吐蕃文化。”据史书文献大量记载,当时唐蕃之间交流往来非常频繁,一直保持着“走亲戚的和好关系。”吐蕃王朝灭亡后,青藏高原又陆续出现了四个政权:一个是在今后藏阿里即阿里王系,一个在后藏即亚泽王系,一个在前藏即拉萨王系,一个在山南,即亚陇觉阿王系。其中,阿里王系向西扩张,统治拉达克一代;拉萨王系势力达到康地;亚陇觉阿王系后入青海一带,宋朝的唃厮啰即此系子孙。之后青藏高原各方群雄并起,各据一方,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统治300多年,直至公元13世纪萨迦政权建立实现新的统一。元明清时期在川西、甘南等藏区的土司制度也是在原有地方势力延续下来的基础上建立的地方政权。(未完待续)

(作者系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