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 提高站位 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取得新进展

日期:2018-01-17
字体:【 打印本页

近年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推进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认真指导乡镇人大开展规范建设,提升工作水平,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坚持党的领导,在把握政治方向中求定力。一是坚持在工作大局上服从县委领导,切实做到在人大监督中贯彻党委主张,在人大决定中贯彻党委决策,在人事任免中贯彻党委意图,始终把人大工作置于县委的统一领导之下。二是认真贯彻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人大工作日常运行,无论年初工作计划安排的制定,还是执法检查、工作调研视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各项工作,都紧贴县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重点。三是突出党组核心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努力压实党组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营造工作上互相支持、感情上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

依法决定重大事项,在推进全县工作上谋作为。紧紧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广泛调研论证,充分发扬民主。一是健全完善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制度。每年年初围绕党委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召开代表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确定初选议题、时间安排、主办部门等,列入年度工作要点,为做好全年重大事项决定工作奠定基础。二是突出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重点。重点围绕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代表意见建议比较集中的事项进行决策。三是抓好重大事项决议决定落实。通过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组织代表视察、实地察看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重大事项决议、决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决议、决定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自2015年以来,累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42项,依法科学做出决议决定52个。

坚持依法监督,在助推法治进程上求实效。一是有重点、有计划地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加强对“一府两院”司法工作的监督。近年来,分别听取审议了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及看守所规范化建设、县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立案登记、案件执行情况工作汇报,县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的汇报。二是综合运用听取审议工作报告、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法定形式,加强了对普法依法治理、精准扶贫工作和全县重点项目、农牧环保、民生改善等领域的监督。累计形成各类调研报告38份、审议意见29份,有力推进了全县各项工作。三是坚持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宪法宣誓、颁发任命书等制度,在法定程序运行中培养干部的法治意识。加强对任命干部的任后监督,组织代表通过开展视察监督,考评工作成效。自2016年换届以来,累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8人次,有效保证了地方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6份。

突出主体地位,在发挥代表作用上求突破。一是高度重视新一届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换届以来,常委会委员由21名增加至27名,委员专职率由上届40%提高到50%以上。代表专业化率、民族比例、年龄结构均有大幅提高,更趋合理。二是强化代表履职培训。每年分批次组织人大代表赴省内外参加学习培训,2015年以来,累计参加省市人大各类培训交流学习16180余人次。县级培训10期,各级人大代表、委员、人大干部参训260余人次。三是拓宽代表履职渠道。坚持并完善了常委会主任、委员联系代表制度,坚持邀请人大代表、乡镇人大主席列席常委会会议,自《中央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建设的意见》下发以来,共邀请160余名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邀请代表180余人(次)参加了常委会开展的执法检查、专题调研、集体视察等活动。四是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制定出台了《循化县人大常委会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考评办法》,不断完善代表意见建议交办督办机制,及时召开交办会形成常态;不断完善办理意见建议责任落实机制,意见建议办理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形成常态;表彰奖励优秀意见建议承办单位形成常态。(下转第37页)(上接第27页)2015年以来,累计表彰代表40余名,承办单位10个,增强了人大代表的荣誉感,也增强了承办单位的责任意识。五是创新代表活动载体。全面落实省市“两室一平台”实施意见,把“两室一平台”建设及网络运行经费16万元纳入财政预算,挂牌建立了县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接待室”,9个乡镇“人大代表联络室”,实现了当年建成、当年运行。不断创新和丰富代表小组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代表小组活动全面开展,代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六是建立了代表履职奖惩机制,为县乡人大代表建立了履职档案,并要求以乡镇人大为主每年组织部分县乡人大代表开展向选民述职,受选民评议制度。

强化“三基”建设,在服务能力上求提升。一是加强县乡人大干部队伍建设。为进一步优化人大机关干部队伍结构,县人大常委会积极争取到事业编制2名,为各乡镇配齐配强人大主席的基础上又配备了人大干事1名。同时,将人大机关干部的培养、交流和使用纳入组织部门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计划,完善人大机关干部合理流动、能进能出、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县人大机关2名干部被提拔交流,3名乡镇人大主席被交流到县直重要部门任职。在人大主席的选配上,更加注重民族比例、年轻化、素质强和品德优,形成了组织关心、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二是政府将县乡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切实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其中2015198万元、2016263万元。先后投入资金260余万元,对人大常委会会议室、主任会议室等进行了维修改造,进一步优化了工作环境。三是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以深入开展“三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做好人大工作的思路和方式,累计修改完善和新建常委会、主任会和办公室各项适行管理制度14项,确保了人大各项工作的创新、规范、有序开展。四是加强了对乡镇人大的联系和指导工作,2017年组织召开乡镇人大工作交流会,并组织乡镇人大主席赴大通县人大和本县道帏乡、查汗都斯乡进行了现场观摩,规范创新丰富了乡镇人大工作。促使各乡镇借助“两室一平台”建设,制作了展板、设置了代表形象栏,畅通了信息渠道,开通了人大代表微信平台,并经常性开展代表小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