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入党申请 尊崇党纪党规

日期:2016-09-13
字体:【 打印本页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按照坚守信仰、坚定信念、坚持方向、坚信人民的政治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由此来判定是否走上正确的道路,是否高举鲜明的旗帜,是否忘记笃定的初心。追忆入党申请、重温入党誓词,并非留恋沉湎于过去,而是要在追忆中警醒、在重温中新生,用责任、担当和奉献,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去践行“当初入党为什么”的铮铮誓言。  
  惟有不忘初心,方显党员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共产党员不忘记初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的身份,时刻不忘入党时庄严许下的誓言。凡是入党的,不论什么党派,都得事先学透领悟党章党规、亲自撰写入党申请、必经所属组织审批、须行举拳入党宣誓、需受组织考察试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其门坎之高、要求之严、理想之远大,非同一般人所能比拟。当我们每个人懂得生活、走进社会、融入集体时,首先所萌生的就是远在他人之上做人、行在他人之前做事。当你的一言一行得到社会认可、同事首肯,你已初具加入党组织的条件。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经历过谨慎撰写并亲手递交入党申请,也有过组织培训、支部研究、入党宣誓、考察试用等砺炼。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是神圣而又荣光的,悉知党章、依照党章做人做事,就基本具备了让共同理想者成为榜样的人、让不同理想者感到敬畏的人、让奋斗者感到振奋的人、让观望者感到希望的人、让彷徨者感到激励的人、让弱小者感到温暖的人、让同盟者奉为楷模的人、让同情者受到鼓舞的人、让迷途者找到坐标的人、让邪恶者感到恐惧的人。这十种表现聚于一身的人,就应当称之为共产党员。这也应当是当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我们所面临的多重考验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用自己的言行必须作出的回答和责任担当。
  惟有牢记标准,才能具备定力
  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在入党前大多都看过党章、学过党史、表过忠心、践行过宗旨、了解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自己的定位之高、要求之严,非他人所能及,这是最基础、最基本的入党条件,也是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时代不同了,环境改变了,但作为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信仰本色不能变,不管是一般党员还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而且应当要遵崇党章所定位的党员标准。不说远的,就说中国共产党的前辈们眼中的共产党员是如何定位的,诸如李大钊曾经讲过,“人生之最高理想,则求达于真理”“凡是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这篇著作中这样讲道,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一书中对党员的标准论述是,“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不能够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同时还特别强调“共产党员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博、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由此可见,当我们每个党员向党组织郑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交给了党组织,时时以党员标准衡量自己,处处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事事以党员标准做到臻善,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用实干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总之,一切以党员标准思想上去上进、政治上去追求、工作上去进步。这就是信仰的魅力、信念的定力。
  惟有践行宗旨,彰显思想建党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捍卫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章所规定的而且我们必须应当遵循和坚守的第一要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首先把学习作为从思想上建党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现实的任务,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地解决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我们当中的每一位同志谁都不会忘记,入党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成为共产党员的重要事件,是我们每个人人生道路上的里程碑。正确的思想是正确行动的指南,有了行动指南,做人做事才能有方向、有动力、有定力。党章规定,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换言之,我们的党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发展壮大到近9000万党员、之所以成为全球约七分之一人口的执政大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是因为我们党是没有自己私利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穿梭枪林弹雨、出没炮火硝烟的无数成千上万的举命先烈为了新中国勇敢献身。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甘为人先、立身为民的典型党员干部,他们历尽千辛万苦,造福一方百姓,老百姓永远铭记着他们。如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杨善洲、一生献身青山绿水的尕布龙等等,不胜枚举。他们是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是众多公仆的精英代言,我们不能不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真正入党”的诤诤誓言。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理想唯其远大,需要牺牲眼前;事业唯其为公,需要牺牲“小我”的奉献精神。
  做到在思想上真正入党是一个共产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也是尊崇党章党规的具体体现。党章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不仅是共产党员这一称号的先进性、纯洁性、光荣性和神圣性之所在,而且也应当是“在思想上真正入党”的核心所在。作为每一位党员,应该抓住这个核心,把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之“钙”,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清楚“为什么入党、入党干什么”“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以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问题,才能忠实践行“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合格共产党员要求。
  惟有尊崇党章,方能循规蹈矩
  党章和党内法规制度,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时刻要擎起的一面旗帜,也是为着党和人民事业善做善成的法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方向错了,就会南辕北辙、人心涣散。”党员如果不能或不善于从学习党章、尊崇党规过程中,来纯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很有可能忘记“当初入党为什么”的个人誓言,也很有可能成为新时代“举错旗、走错路”的落伍者,难免会在从事的工作实践中庸碌无为、现实生活中逐渐退化,甚至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丧失原则、迷失方向。诸如,小到不按月交纳党费、修身齐家不到位、轻岗位重私情等;大到不信守入党誓词、不履行党员义务、不践行组织生活原则、工作不严不实、反对“四风”不主动担当,等等。这些问题说“小”则“小”,说“大”则“大” ,都是因为不学习党章和党内法规,而丧失一个共产党员所应该保持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表现。所以说,作为党员一定要把学习践行党章和党内法规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以此来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通过学习和尊崇党纪党规,深刻领悟纪律挺在法前的核心要义,经常性地警示自己,在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都要守纪律、讲规矩、倡慎独,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大力提倡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核心意识,在党言党,在党护党,身体力行维护党的形象,真正按照党章和党内法规要求,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讲求工作方法、想做善为,提升工作能力、愿做能为,端正工作态度、弃懒愿为。履行为民职责、践行为民宗旨,为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而不懈奋斗。
  前两年先后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要是解决作风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要是解决修身立命、敢于担当、善做善成的问题。那么,这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解决思想建党、在党言党、在党护党、循规蹈矩、立志合格的问题。“学”是筑牢思想根基的基础,围绕“当初入党为什么”“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学有所思”问题去学,追忆入党申请,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党纪党规,熟读细研系列重要讲话,才能有效解决思想上“学有所获”的问题。同时,还要立足“做”这个关键,以学促做,针对问题改,做到知行合一、融会贯通,解决“学有所成”的问题,做合格的共产党员。通过“学深入、做到位、改彻底”,最终我们每个党员真正能“把合格的标尺划出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亮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不能忘记入党誓词,不能忘记党员责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竭尽全力。时刻谨记不忘初心意味着责任如山、担当如铁、奉献如常。我们是党旗上的一缕红色,我们永远记得自己的生日,我们永远知道为谁而飘扬;我们用铁锤和八千九百万份忠诚,共同打造铮铮风骨和钢铁意志;我们用镰刀和九十五年的历程,共同收获民富国强的伟大誓言。□
  (作者系果洛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