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讲话精神 滋养血脉精魂

日期:2016-09-13
字体:【 打印本页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我们绘制了新的精神图谱,注入了强劲精神基因,给我们扎牢了不忘初心的“根”、拨亮了继续前进的“灯”。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弘扬“学习为先、服务为本、卓越为向、奉献为荣”的研究室作风,实事求是以研之,殚精竭虑以谋之,真抓实干以践之,努力在政治思想上固本修元、文字工作上精益求精、服务水平上提质增效。

  精准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用最朴实的语言、最通俗的文字,阐释了最深刻的道理、最宏大的主题,大白话、大实话、大直话中蕴含着大道理、大智慧、大战略,思想性与理论性高度统一,指导性与实践性相得益彰,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越学越给力,越嚼越有味,越悟越明白,为我们拨正了思想的“指南针”,充盈了工作的“精气神”。
  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集成式、全景式、纲领性文献,纵论古今,横贯中外,大气磅礴,体大思精。讲话既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一脉相承,又与当下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大势融会贯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篇光辉经典。“七一”重要讲话理想与理性齐飞,豪情与柔情共扬,继承与创新并举,有五个鲜明特点:一是党史新概括。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深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总结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及其重大意义和历史启示。二是复兴新方略。讲话指出“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提出八个方面要求,指出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方向和路径,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三是自信新拓展。讲话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树起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强调“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四是和平新誓言。“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等话语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充分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心声。五是建党新经略。讲话提出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坚持抓常、抓细、抓长,针对性更强,更加顺应党心民意。

  推动“两学一做”深入开展
  研究室的主要职责是为常委会履职服务,承担着起草重要综合性文稿,开展调查研究等任务,是常委会和机关工作的“智囊团、思想库、参谋部”。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必须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增强指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结合实际,练好“三样功夫”。一是在学习上下功夫,坚持“三个一”(一读、一文、一讲)学习制度,每月每人阅读一部经典、撰写一篇文章、交流一次心得,主动学、深入学,带着兴趣学,讲求方法学,持之以恒学,不断提升学习质量。二是在办文上下功夫,注重大局形势、注重资料积累、注重超前预见、注重集思广益。克服繁杂冗长,切主题、求精炼,在“短”上求突破;克服循规蹈矩,出思路、谋良策,在“新”上做文章;克服空乏虚浮,讲实话、出实招,在“实”上见成效,使文稿立意更高、思路更新、指导性更强。三是在提能上下功夫,把改进作风作为提高能力的重要措施,深入学习党章和党内法规,认真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三严三实”要求,大力倡导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勤于实干、乐于奉献的精神,着力培养不怕苦累、务实进取的工作习惯,在工作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振精气神,释放正能量。
  要深化拓展,开展“两学一做”。“学”要做到先学、多学、细学、深学,不仅认真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还要学各方面的知识,努力做到博学多才;“做”要做到明责、负责、尽责,做勤、做快、做实、做好,不仅做合格党员,更要争做优秀党员,不负先锋队,走在最前列,为人大履职挑好担子、出好点子,做到出色不出事、添彩不添乱。
  坚持不忘初心,就要不忘本来,牢记入党誓词,牢记理想信念,牢记出发目的;就要不改本色,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就要不离本职,立足岗位,为民服务,不断锤炼、提升和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坚持继续前进,就要效率更快、质量更高、素质更强。进一步弘扬“蜜蜂”精神,采得百花酿成蜜,不断拓展知识边界,增加知识体积;进一步弘扬“钉子精神”,深钻细研、追根究底、锲而不舍;进一步弘扬“绿叶精神”,乐于奉献、甘于幕后,愿作绿叶衬红花;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精打细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打造精品,树立标杆。每一名党员、每一个干部都要政治上靠得住、言行上有品格、工作上能担当,永远在路上,永远站前排,永远做先锋。□
  (作者系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