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周边休闲观光的天然氧吧,国家生态公益林重点保护区。厂内拥有169万亩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145.68万亩,是青海森林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森林面积较大的天然次生林区。
初秋的互助北山清爽宜人,天朗气清,郁郁葱葱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只有透过树林的缝隙才能铺洒出一片片斑驳的阴影,8月8日,记者跟随省人大江河源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山林中走走停停,不时地被山间长出的蘑菇、鲜红的野草莓所吸引,无论是哪个季节,这里总能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惊喜。
北山国有林场在1992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是青海周边休闲观光的天然氧吧,2004年,林场被省政府确定为国家生态公益林重点保护区。厂内拥有169万亩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145.68万亩,是青海森林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森林面积较大的天然次生林区。
这里,流水潺潺,林木苍翠,绿野如荫,野生植物和名贵药材众多,同行的记者认识多种草药的名称,黄芪、大黄、党参等药材的枝叶长什么样,如何分辨都是当天大家学到的新知识,由于北山原始森林形成的时间较长,柏树、白桦等主要树种遍布山间各地,场景尤为壮观,夏秋更替之时许多树皮开裂的地方长满了鹿角菜、鸡冠菜、柳花菜等蕨类植物,在当地的餐馆就可以吃到新鲜的野菜,只要添加少许油、盐、醋,一盘清新的野蔬仿佛可以尝到整个山林的味道。沿着浪士当河深入林区,一溪碧波沿着蜿蜒曲折的河道向前延伸,随处可见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林间留影拍照。
近年来,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坚持“生态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累计投资1.2亿元,整合山、水、林、峡资源,打造以休闲度假为主的高原度假胜地。公园在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5年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2016年成为全省首批深林旅游休闲基地之一。一位从西宁徒步来摄影的游客说他每年都会来几次互助北山采风,在这里呼吸新鲜空气,捕捉美好的画面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山林里有狼、马鹿、金雕、雪豹等190多种野生动物,前几年在山里放羊的村民还见到过棕熊、雪豹这些国家级保护动物。虽没有看到这些大型野生猛兽,但每到一处都有山雀悠扬的鸣叫为我们一路伴奏。
“呜呜呜”,不知是什么从眼前的树林升腾而起,“快看,是无人机。”我们朝着一位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架直径长达1米的无人机已绕过树顶,盘旋在林区上空。北山林区面积较大,存在一些巡护人员无法监护的盲区,这就发挥了无人机的优势。无人机可以全天候地在空中对林区进行勘查,及时发现火情、病虫害,报告火场位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无人机拍摄到的画面采取行动将灾情消灭在初期,通过护林员手动调控发射的指令可改变无人机飞行航迹及飞行高度进行巡查,这样轻便的操作不仅减少了护林员的工作量而且节省了时间,无人机传回地面的林场区域图像可以达到“现场直播”的效果。
2015年,互助北山林场装置使用7个高清摄像头,24小时监护林场病虫害、火情火险、偷盗打猎等现象,每个摄像头可以检测方圆十公里的距离,画面流畅清晰,若发现异常,检测室里的屏幕会准确定位并发出红色闪光信号,工作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采取行动。据互助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办公室的刘凯介绍,今年,互助北山第三期监护系统正在计划实施,预计年底增加8个高清监护摄像头。“等15个摄像头全部运作起来,整个北山林场就处于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控状态,到时林场的巡护人员也会轻松很多。”刘凯说。此外,林区管护人员在巡山时配备GPS探测器,在林中巡护若发现异常,巡护人员只要将看到的画面拍摄下来,通过网络以图片、视频的形式传输出去,工作人员会根据画面作出相应处理。通过采取多项并举的防护措施,自2000年以来,北山林场实现了连续1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偷砍滥伐和盗猎野生动物案件的好成绩。在此基础上,北山林场积极发展种苗产业,制定并颁布了云杉等7个树种的青海省地方标准,取得6项省级科技成果证书和3个省林木良种证书。通过认真实施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重点工程,林区森林蓄积量也由2000年的428万立方米增长到目前的546立方米,呈现出林木消耗量明显下降,森林面积、蓄积和覆盖率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作为黄河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青海省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互助北山在维护全省区域生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信通过细心的呵护和耐心的守候,北山上的每一草、每一木会呈现出更加绚烂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