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球之肾”是惠在千秋的大事

日期:2016-09-13
字体:【 打印本页

  为了科学建设青海祁连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资源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

  祁连因地处祁连山中断而得名,是古丝绸南路的必经之地,也是通往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享有青海“北大门”之称,祁连县境内资源富集、山川壮丽,如果说青海是“三江源”,那么祁连县就是黑河、托勒河、默勒河的“三江源”,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水源地、甘肃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
  黑河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县境内野牛沟乡的八一冰川,是全国第二大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和内蒙三省区,全长866公里,蜿蜒曲折,盘山绕岭,汇集雪山清泉,草地细流,洗去万物尘埃,滋润万物生灵,源源不断地向祁连大地注入轻灵的墨绿色玉液,祁连山以其完整的高原地貌和独具特征的气候,孕育着这条高原大河。
  8月10日,记者跟随省人大江河源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距离祁连县城西北部80公里处的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天地间木质栈道修葺一新,黄白相间的花朵点缀在栈道周围,蜿蜒的水域直通天际,时而可见水鸟游弋,一阵风吹过水面波光粼粼,泛起层层涟漪。
  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作为水资源的“贮存库”和“净化器”,不但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循环功能,而且还能降解污染、净化水质。常见的湿地类型有沼泽地、泥炭地、浅水湖泊、河滩、海岸滩涂和盐沼等。湿地还是水生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目前,我省湿地面积为814.36万公顷,总面积居全国第一。拥有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三大国际重要湿地以及包括可可西里在内的19处重要湿地,面积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祁连县拥有79万公顷湿地资源,其中河流湿地20357.03公顷,沼泽湿地58943.69公顷。位于祁连县境内西北部祁连山中断的黑河流域主要以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为主,是祁连县及其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也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独特,野生动物栖息地优良,主要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4个功能区。为了有效保护黑河源珍贵的湿地资源,促进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2013年2月,祁连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建设祁连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决定,委托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为了科学建设青海祁连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资源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项目组广泛吸收和应用了当前湿地保护、生态恢复、湿地管理和生态补偿的先进理念,对湿地公园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近年来,祁连县通过祁连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湿地公园管理机构,重点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初步形成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确保湿地生态及其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有明显改善。预计在2020年通过全面建设,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功能。使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合理,生态功能发挥更加稳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湿地公园,把黑河源湿地公园建成国家示范湿地公园。
  作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黑河源保护分区,祁连县政府高度重视祁连县湿地资源保护,据统计,祁连县湿地保护面积为15275公顷,保护率为19.26%,增加的湿地保护面积为680公顷,增加率为4%。政府严禁非法开采湿地周围矿产资源,同时通过草原奖补机制采取了重点湿地水源地的禁牧措施。牧民拿到了政府补贴的奖励,也发挥了手中的资源优势。黑河湖畔草场肥沃,风光奇骏,占据优良地理位置的马翠莲一家瞅准商机在湿地公园附近经营起小本生意,她家自产自销风干牦牛肉干、牦牛酸奶、酥油、曲拉等高原绿色产品,为了吸引经过的游客,我们远远就看到草场上树立一个“免费观景”的小木牌,凡是在马翠莲家草场观景的游客不仅不收费,还可以在帐篷里喝一碗浓香的酥油奶茶品一品纯正的牦牛酸奶。正值暑假,马玉莲11岁的儿子马明杰也做起了家中的小助手,看到他时,只见被吹的通红的小脸上有一双清澈纯真的大眼睛,手里捧着一只草原兔鼠,记者问他怕不怕被咬,马明杰拎起兔鼠的耳朵向大家展示说这是他在草原上的好伙伴。在草原度过暑假的同时,马明杰每天会和奶奶绕着草场附近捡垃圾,收集塑料瓶。“草原就是我的家,看到有白色的塑料袋扔在草地上感觉很不美观,所以只要看见就会顺手捡起来。”马明杰当天借助摄像镜头呼吁所有观光的游客能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马翠莲告诉记者,是黑河养育了祁连县一代又一代,她家的生意也因为湿地丰厚的资源和天然的环境越做越好。来自重庆的20名游客组团去祁连旅游,看到黑河源湿地景观后都表示由衷的赞叹“想不到祖国竟有这么美的地方,将来有机会还要和家人再来一次,希望再过几年这里依旧这么纯净。”
  自2014年以来,祁连县相关部门在湿地的三处地方通过草种补播改良鸟类栖息地,建设人工鸟巢50个。治理鼠害危害中度发生区域面积13333.3公顷,明确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界限200个。此外,在湿地保护宣传、湿地保护管理、科普宣教和湿地植被恢复工程等项目中已投资资金500多万元。“现在人工筑巢为栖息的鸟类提供了更舒适的环境,要是大清早过来,这里的斑头雁、红嘴鸥都是成群结队的飞,比得上鸟岛了。”县环保局工作人员说。
  站在湿地的草滩闭上双眼感受风,感受大自然美妙的气息,祁连的天气说变就变,前方乌云遮蔽,很快就会迎来一阵淅淅沥沥的大雨,湿地又会注入新的液体迸发出强壮的活力。人离不开自然,自然离不开人类的保护,愿这个强大的“地球之肾”可以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下永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