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在“十三五”开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行的,是全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按照培训会的安排,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昌升同志的委托,我就党委组织部门如何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把好代表入口关
选好代表是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和省委印发的关于换届工作的重要文件,都对严格人选标准、规范提名推荐程序,加强考察审查、优化代表结构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要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代表质量。
(一)加强组织领导。党中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加强党对人大代表工作的领导,自始至终将这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中,坚持党组织主导人选推荐提名。要建立健全代表选举工作领导机制,加强对代表选举工作的领导。要健全代表候选人提名推荐工作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反复酝酿协商。要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乡镇人大换届选举,提高群众参与率。
(二)严格资格审核。这次换届,党中央和省委都强调政治标准和道德品行要求,严格人选资格条件。党委组织部门承担代表候选人考察审核责任,对考察、审查结果负责。代表人选身份以参加选举时所从事的职业为准,具有多重身份的按工作性质主次认定,防止党政干部、企业负责人挤占代表名额。要严格组织考察,同级党委必须对代表人选进行严格组织考察,根据人选情况,也可委托下一级党委(党组)按干部管理权限或属地原则考察,但不能层层委托考察。要重点考察人选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履职能力、廉洁自律等情况,根据人选的身份特点,有针对性地听取意见。
(三)切实改善结构。合理确定代表的结构,有利于扩大民主参与、集中多方意见、提高议事决策质量。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的工人、农牧民、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要有所上升,妇女代表的比例要有所提高,控制领导干部人选的比例,少数民族代表和归侨代表的比例要按照法律规定予以保证,党外代表人士要占有适当比例。党政干部、企业负责人不得挤占工人、农牧民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代表名额,确保代表构成比例适当、分布合理,真正体现广泛性和代表性。
二、精心组织选举
换届选举工作是对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次重要考验。要坚持把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按章办事贯穿选举全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选举办法,严格工作程序,周密组织实施,确保选举规范有序进行。
(一)强化政策引领。换届选举具有很强的法定程序性和政策性。这次换届是在党中央对干部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的背景下进行的。要吃透换届精神,把握政策重点,确保政策落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对这次换届的部署和要求上来,真正提高思想认识,真正用政策指导工作实践,共同把这件大事抓实抓好。要把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做好代表产生和大会选举、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三项任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好选人的政治关、作风关和廉政关,选优配强正职领导干部,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换届的原则要求转化为指导本地实践的具体措施,加强协作配合,确保政策落地,见到实效。
(二)做好换届考察。知人善任,才能为换届选举打好基础。根据党中央新精神新要求,着眼破解新问题,对换届考察工作作了改进完善,力求把干部考准考实。一要改进民主推荐工作。这次换届,调整和完善了民主推荐的程序和方法,先谈话推荐,后会议推荐,更加注重谈话推荐,注意增强会议推荐的有效性针对性。要通盘考虑和积极选拔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进行择优配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配尽配。本地没有合适人选的,可按县在市范围统筹解决,确实不能配齐的,可留出空额届中再补。二要着力提高考察质量,按照以事择人、按岗选人的要求,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考察了解干部,注重考察人选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工作实绩、党建履职、勤政廉政等情况。突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增强灵活性,抓住干部的重要行为特征,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找知情人谈话,注重实地走访,适当扩大延伸考察范围,努力听到真话、掌握实情,了解群众口碑。三要严格执行核查制度。坚持对考察对象的干部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必查,做到前移关口,能核早核,对有关反映要快查快结,避免核查不及时影响干部使用。问题没有查清、疑点没有消除的,不得作为提名人选。
(三)规范选举过程。做好选举工作,党的领导是关键,发扬民主是基础,依法按章办事是保障。各级党委要牢牢把握选举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并落实到选举工作的具体程序和各个环节,确保实现组织意图。制定合规有效、切实可行的选举办法,引导代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尊重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联名提出候选人的权利,充分发扬民主,增强选举的严肃性。要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增进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完善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不提全票或高票当选的要求,创造有利于选举人行使民主权利的环境和条件。要严格执行有关法规章程,善于运用法律和章程解决选举中遇到的问题,善于通过法律途径实现党委意图。
三、严肃换届纪律
换届风气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晴雨表”,直接关系换届工作的成败。党中央和省委对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高度重视,省委多次强调,要把严肃换届纪律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动形成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检验,牢牢抓在手上。
(一)落实责任主体。今年1月,中纪委、中组部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中,明确了“五个责任主体”,一是地方各级党委,二是党委书记,三是纪检机关,四是组织部门,五是人大、政府、政协党组及统战部门。强调这些部门在党委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特别是人大要完善大会选举规程,引导代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确保换届人事安排方案的顺利实现。要按中央要求,扣紧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级级狠抓落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加强思想教育。这次换届,中央提出了“九严禁”的换届纪律要求,省委也对换届纪律提出了具体措施。一要切实用好“一片一书一册”。“一片一书”是中组部干部监督局以衡阳、南充“两案”为素材,拍摄的警示教育片《镜鉴》和编印的《严肃换届纪律文件选编》,刘云山同志审定《镜鉴》样片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作为对各地换届工作进行政治纪律要求的必备教材,“一册”就是省委组织部编印的青海省严肃换届纪律工作手册。这“一片一书一册”要作为硬性的纪律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观看。二要着力抓好专题学习教育。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做到正面教育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抓好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负责换届工作人员的专题学习,采取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和学习有关干部选拔任用、换届选举、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重要文件精神,教育引导各级干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政治担当,旗帜鲜明地要求所有参与换届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换届纪律,认真履职尽责。三要加强参会人员的学习教育,推荐选举时要组织参会人员学习“九严禁”换届纪律要求,观看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进退留转,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换届纪律。各级组织部门要把“四大班子领导必看、参加换届工作会议的同志必看、负责换届机构人员必看、两代表一委员必看”这一硬性纪律要求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确保换届纪律政策学习层层覆盖。
(三)发挥监督作用。加大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坚持把有效监督贯穿换届全过程。各级组织部门要会同纪检机关等有关单位,派出巡回督查组,对换届风气及其监督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处理纠正。大会选举期间,上级组织部门还要会同纪检机关等有关单位派驻督导组,加强现场监督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换届风气监督工作。同时,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充分利用“12380”举报平台,及时受理反映违反换届纪律的问题。要针对乡镇人大换届群众直接参与、社会关注度高、基层矛盾点多、纪律风险点集中的实际,防范拉票贿选,严防敌对势力、黑恶势力、复旧势力、家族和宗教势力干扰破坏选举。
(四)加大查处力度。要敢于亮剑,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抓早、抓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违规违纪问题,要敢于抓现行,不碍于情面,并及时通报曝光,绝不姑息。建立干部选拔任用问责制度,做到谁提名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出现“带病提拔”的要倒查追责。组工干部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跑风漏气,绝不泄露与换届有关的信息,树立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这次全省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培训会十分重要,组织部门要把这次培训会的精神特别是穆东升同志的讲话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共同把这项重大政治任务做实、做好、做出成效,确保换出干部的精气神,换出群众的满意度,换出社会的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