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5年5月18日,星期一,晴。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6号门。
候机大厅,人头攒动,熙来攘往的人们,个个行色匆匆。
领护照、换登机牌、托运行李、安检、出关边检、再次安检、登机。下午两点,航班昂然翘首,飞向蓝天。我的欧洲六国私人旅行正式开始。
半小时后,座位前方视频告诉我们,飞机已经爬升到11000米高空。从舷窗向外张望,湛蓝天空阳光灿烂,机翼下云谲波诡。
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飞机开始巡航飞行。此刻,让我想起昨晚惊心动魄的一幕。
从西宁至北京。我乘坐的航班晚6点半从曹家堡机场起飞,预计晚9点落地北京。途中,飞机广播,要大家系好安全带,飞机开始下降。十多分钟后,飞机开始左右摇晃,如筛糠一般。须臾,颠簸越来越剧烈,野马般在空中忽高忽低地狂奔,如跌入万丈深渊,我经受着一次又一次失重的折磨。十多分钟过去,飞机才趋向平稳。又过一个小时,按理早该到北京了。这时飞机广播,北京由于雷雨天气,飞机将备降济南机场。啊?到济南了!航班落地,重新起飞,翌日1点到达北京。这次空中经历,让人难忘。虽无大碍,却留下砭骨之惊。
巡航十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柏林泰戈尔机场。导游让大家将时间后拨6个小时。晚霞抹红了柏林西方天际,我度过了有生以来最长的一个白天。
二
2015年5月19日,星期二,晴。
上午在柏林参观,下午去汉堡。
清晨,我们来到下榻酒店旁的河边。这里空气清新,河水静谧,树木葱茏,芳草碧绿,城市仿佛刚刚苏醒。古老的有轨电车悄悄开来,又在不远的前方停下。原来轨道上有只鸽子在觅食,电车停下,等待鸽子飞走。德国人珍视动物意识可见一斑。
上午,游览了勃兰登堡广场、御林广场,印象深刻的还是柏林墙,特别是墙上“兄弟之吻”的漫画。众所周知,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依照波茨坦公告,分区占领了德国。1948年6月,苏美法三国将占领区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1949年10月,苏联将自己的占领区改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40年后的1990年10月3日,经全民公决,东德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西德合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此鼓噪,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日暮途穷。有好事者迎合这种论调,画下了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其实勃列日涅夫已于1982年11月去世)以“老大哥”的身份,与“小兄弟”东德共产党总书记昂纳克拥抱接吻的漫画,以此讥讽社会主义国家面临“无可奈何花落去”境地。距“兄弟之吻”不远,还有一幅漫画,一只戴着手铐的右手,与手铐连接的一条铁链锁住大拇指。意思是“一党专制”,限制“言论自由”,只许人民永远伸出大拇指说好,不让说坏。这当然是恶意攻击。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国家富强,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导游说,欧洲小偷猖獗,中国人富了,把中国人当成“流动的钱包”,大家要提高警惕,防盗防抢。还说,中国人民的威望在欧洲人心目中不断提高,为我们开车的这位司机是德国人,过去,德国人为中国人开车,是不可思议的。
下午,赶往260公里外的汉堡。一路上,“山随平野尽”,“野旷天低树”,黄澄澄的花海,绿油油的草甸,让人心旷神怡。柏林、法兰克福、波恩、慕尼黑都是德国内陆城市,唯有汉堡是海港城市。在汉堡,观赏了最具巴洛克风格的圣米夏艾丽斯教堂。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七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其特点是外型自由,追求动态,雕刻装饰,喜好富丽,大厅成椭圆状。
柏林和汉堡都没有高层建筑,大多四五层,窗户小,无阳台,城市在森林中,楼房被绿地环绕。城市安静,无嘈杂。日出日落的时间与国内不同,早5点微熹即露,晚9时暝色方合,
三
2015年5月20日,星期三,晴。
今天去丹麦。汉堡距丹麦首都哥本哈根460公里,约需5小时。
早7时,告别汉堡后先一路向北,然后从日德兰半岛南部右转向东,穿过欧登塞,来到卡特加特海峡西岸的尼堡码头。经过40分钟的摆渡,到对岸瑞典的科尔塞小镇。我们坐在轮渡甲板的靠背椅上,享受着北欧和煦的阳光。远方海天一色,海鸥在尖叫声中翱翔,我想起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一种闲适、恬淡心情,油然而生。
丹麦系“幸福”之意,哥本哈根意为“商人之港”。在1397年北欧成立的喀马尔联盟中,丹麦居统治地位。十六世纪开始衰落。两次世界大战中,丹麦均宣布中立,很少受到兵燹毁坏。丹麦国土大部坐落在日德兰半岛,其余分布在400多个岛屿上。平均海拨30米,属海洋性阔叶林气候,年最低气温零下1摄氏度,最高30摄氏度。冬季海面也不结冰。哥本哈根是北欧六国中最大的城市,140万人,是北欧海陆交通枢纽。国际货币基金会设在这里。
科尔赛距哥本哈根并不太远。我们先抵市区“新港码头”,这里有一条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运河河道。它是为了船载物资能直达国王的新广场开凿的。码头两侧的街道也是巴洛克式建筑。商店、餐馆、酒吧、咖啡馆,鳞次栉比。哥本哈根海边的美人鱼雕塑,向游人讲述着安徒生的童话故事。2010年,它曾被运往上海世博会。不远处一位女神驱赶五牛的雕塑,传递着哥本哈根在西兰岛形成的神话。一片接一片的海湾,停泊着大小不等、形色各异的私人游艇。这在中国是很少见的。
丹麦西临北海,东靠波罗的海。国家实行高收入、高消费、高税收、高福利政策。鼓励国民多生育,而且孩子出生前后的福利待遇非常优厚。
四
2015年5月21日,星期四,多云。
依照线路图,今天从哥本哈根到挪威首都奥斯陆。
离开哥本哈根之前,先去丹麦皇家花园——菲德列古堡游览。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别称:水晶宫花园。据说女王玛格琳特很喜欢法国的凡尔赛宫,儿子克里斯特安依照凡尔赛宫样式修建了这座花园,送给了母亲。丹麦是君主立宪国家,王室没有政权、军权,国王就在园内养花种草生活非常平民化。坐落在碧波荡漾湖水中的卡伦堡宫,莎士比亚笔下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就是以这里为原型创作的。漫步在这个水晶世界,天光云影、花墙草坪,相映成趣。这里确实是一处能让心灵休息的地方。
哥本哈根很干净。街上看不到警察,没有环卫工人,马路中间没有隔离栏,有马路的街道必有自行车道。自行车成群结队,无论大人上班还是小孩上学。绿色出行,减少污染,已成人们自觉行动。
哥本哈根至奥斯陆650公里,6小时车程。告别哥本哈根,半小时后,我们来到赫尔辛格码头,大巴也上了轮渡,20分钟后,登上瑞典的赫尔辛堡码头“赫尔”是平静的意思。乘大巴去挪威,瑞典的哥德堡是必经之路。
哥德堡,瑞典第二大城市,也是瑞典最繁忙的港口和商贸中心。沃尔沃(车轮滚滚之意)汽车公司、无绳电话鼻祖爱立信公司、萨伯宇航公司、哈苏相机公司、世界最大的新闻纸交易中心,都是这个城市的名片。虽是现代化都会,但森林绿地随处可见。
晚7时许,风尘仆仆,我们终于来到奥斯陆市政厅广场。晚餐是旅欧以来最合口的一顿。
下榻的酒店位于奥斯陆国际机场附近。很干净,暖气片温温的。
五
2015年5月22日,星期五,多云。
挪威,38.6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北方之路”的意思,奥斯陆意为“北方的山谷”。挪威与瑞典都坐落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南北。挪威在西侧、瑞典在东麓。
今天,游览松恩峡湾。奥斯陆到峡湾小镇弗洛姆,220公里,行车3个小时。小镇是观光松恩峡湾起点,据说平时小镇人口超不过20人。这在中国是少见的。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一个名叫熊村的小镇。停车场的入口有个硕大的棕熊雕塑,栩栩如生。据说这里村落大都以虎狼熊豹取名,以示对图腾的崇拜。车出熊村继续爬坡,道路两旁山坡出现积雪。山脉走势平缓,没有西宁周边的达坂山、拉脊山那般嵯峨,更没有阿尼玛卿、格拉丹东的险峻。大巴停在一个陡峭山坡转弯处,这里海拔2200米,与西宁同高。弗洛姆蜷缩在我们脚下,在云雾缭绕中依稀可见。十多分钟后,我们就下到了弗洛姆。部分人要乘火车去米达尔观赏峡湾风景。其余人在大巴车上百无聊赖等了两个小时。
车外雨越下越大。下午3时,在小雨浸淫中,我们举伞登船,开始了峡湾之游。只见两岸山势峥嵘,半山云雾若带状。远望前面山顶,白雪皑皑。有几10条小溪,顺着山势蜿蜒而下。那是山顶积雪融化形成的溪流。游艇驶向峡湾深处,刚刚还似白线般的小溪,现在已成玉帛素带。到跟前竟成宽数十米飞流直下的瀑布。大家拥向船头,舵手有意将船停下,让大家拍照。瀑布跌入海湾的巨大声响振聋发聩,十多米高雪白的浪花恣意翻滚,真可谓“飞湍瀑流争喧豗,碰崖转石万壑雷”。
晚8点,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住进一个叫盖洛小镇上的酒店。苦是蛮辛苦,但苦中有乐。丰富了阅历,增加了生命宽度。
窗外下起雪榛,白茫茫一片。
六
2015年5月23日,星期六,晴。
早晨起床时,地上的雪榛已消融,树木枝条刚刚探出嫩芽。天特好,红白相间的房舍,泛绿的桦树林,配上瓦蓝瓦蓝的天空,一幅漂亮的异国风景画呈现在眼前。
中午时分,我们又回到奥斯陆。映入眼帘的是新建的奥斯陆歌剧院。毗邻歌剧院的是一处海湾,那里有阳光、沙滩、游艇。据说北欧人特别珍惜阳光,只要有阳光,绝不在家待着。导游介绍,夏天这儿到处躺的是沐日光浴的人,男男女女,大人小孩。没人打太阳伞,他们以黝黑为美。
维格兰,挪威著名雕塑家。当年曾求教于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因刻苦努力,终成高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维格兰公园,展示了他的数百件优秀作品。这些赤身裸体的雕塑,形态各异,或男或女,或卧或立,或喜或悲,或怒或乐。被世人称为“人生旅途公园”。
下午3点,告别奥斯陆,直奔瑞典的卡尔斯塔德。
卡尔斯塔德,坐落在维纳恩湖北端。维纳恩是瑞典最大湖泊,5500平方公里,比青海湖要大1000平方公里。也是瑞典最深的湖泊(97米)。夕阳下,深蓝色湖水,波光粼粼。
这里是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的发明者诺贝尔的故里。他去世前曾立下遗嘱,将3100万瑞典克郎的利息作为奖金,奖给那些在物理、化学等五个领域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之后瑞典政府决定在每年的12月10日——他的逝世日颁发。1901年至今已有800多位人士获奖。当年,诺贝尔在卡尔斯塔德租赁了一处兵工厂废弃的仓库,研制成了硝化甘油炸药。但这种炸药稳定性极差,运输过程中曾引起成列的火车爆炸。于是,1867年,他又发明了雷管。晚年的诺贝尔患有严重心脏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医生让他服用由他研制成功的硝化甘油他认为这是无稽之谈,缺少理论支持,不予理踩,直至去世。1998年,三位科学家发现,硝化甘油中一氧化碳确实能扩张血管,并因此获诺贝尔奖。
呜呼,人们都珍惜生命。什么是生命?诺贝尔说:“生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雕琢的宝石。”遗憾的是属于他自己的那块宝石,仅存活了63年,否则他会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推开酒店三楼的窗户,晚霞在维纳恩湖上热烈地燃烧。我拍到北欧那片美丽的晚霞,当时已是晚上10点。
七
2015年5月24日,星期日,晴。
从卡尔斯塔德到瑞典首都斯特哥尔摩,200多公里,4小时车程。
斯特哥尔摩,瑞典语“木头岛”意思。它由一个半岛和14个岛屿组成。这是一座水城,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海湾、河流、桥梁、游艇,随处可见。瑞典国土45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1397年,瑞典就加入了受丹麦控制的喀马尔联盟。1523年宣布独立,比1776年宣布独立的美国,要早250年。这里森林覆盖率为57%,零头比青海还要多。
斯特哥尔摩市政厅门前的绿茵上,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带着宠物,慵懒地躺在那里晒太阳,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空旷的市政大厅一楼,是一年一度颁发诺贝尔奖的地方。
当天20时,我们登上“维京号”五星级豪华游轮,前往芬兰的图尔库。
游轮在平静的波罗的海上游弋。霖贤、建荣、秉冲、全英、德胜、海涛诸位团友,来到六层船头酒吧,一边欣赏窗外美景,一边浅斟低饮。“更待菊黄佳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旅游很辛苦,虽不是昼夜兼程,却也鞍马劳顿。忙中闲适一番,也算惬意。
八
2015年5月25日,星期一,晴。
早晨8点半,维京号停靠图尔库码头。这里与北京时差5小时。
芬兰,34万平方公里,500万人。西临波的尼亚湾。东与俄罗斯接壤。北靠挪威,南面是波罗的海的芬兰湾。这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为65%。境内大小湖泊6万多个,有千湖之国之称。图尔库是芬兰最古老的城市,第二大海港,芬兰原首都。
从图尔库出发,我们驱车200公里,临近中午,来到波尔沃。这是一个中世纪的小镇。小镇位于首都赫尔辛基以东50公里,距今680年的历史。我们看到在绿树倒映中朱红色小木屋,或坐落在湖边,或建在狭窄幽静、由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两旁。潋滟湖光,倒映着蓝天白云。树木葱茏、落英缤纷。小桥与流水,红墙与青瓦,相映成趣,老人们悠闲地在湖光山色中散步,与陶渊明幻想的世外桃源,非常相近。
据说这个小镇上能生产欧洲最正宗的手工巧克力,引发大伙一阵狂购。
波尔沃到赫尔辛基只有一小时车程。午饭后带上晚餐,走马观花似地观看了看岩石教堂、西贝柳斯公园,购买一只日默瓦箱包,下午4点匆忙来到码头,办理俄罗斯边检入关手续。19时,我们登上俄罗斯豪华游轮。平静的波罗的海,上下天光,波澜不惊。沙鸥翔集,一碧万顷。
九
2015年5月26日,星期二,阴。
又是一夜海上航行。8点,游轮停靠在圣彼得堡客运海港。
沿着美丽的涅瓦河,大巴把我们带到亚历山大斯基公园。公园中央耸立着彼得大帝的青铜雕像。公园东面矗立着伊萨基辅斯基大教堂,这是一座拜占廷式建筑。拜占廷即东罗马帝国,位于黑海与地中海的咽喉——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公元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土耳其占领后,更名伊斯坦布尔。城内建有著名的圣索菲娅大教堂。
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滴血大教堂。亚历山大二世因废除农奴制,反对派向他投掷两枚炸弹,不幸身亡。他的儿子三世在他遇刺地点,以莫斯科圣瓦西里教堂为蓝本,历经24年,于1907年建成了这座大教堂。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色彩艳丽,富丽堂皇。它比圣瓦西里教堂的镶嵌更为复杂,表面皆用彩色的马赛克、瓷砖、搪瓷铜板装饰,向人们传递着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相结合的建筑风格。
圣彼得堡西南距市中心30公里的彼得大帝的夏宫,被人们称为“俄罗斯的凡尔赛”。游完波罗的海的芬兰湾,走进宫殿的下花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由64个喷泉、300多个喷柱、250多尊金铜人体塑像组成的梯级瀑布。简直是一个水的世界、水的王国!夏宫于公元1704年开工,1723年建成。当年彼得大帝下令,将28公里外的水渠,通过用桦木树皮做成的管道引入夏宫,以地形间的自然落差为压力,形成喷柱。300年过去,喷涌不停。前人智慧,启迪来者。
看过《列宁在十月》的观众,对斯莫尔尼宫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这座修建于1806年具有巴洛克风格的三层建筑,在俄罗斯有相当高的代表性。1917年至1918年,列宁曾在这里办公。电影中许多镜头都是在这拍摄的。斯莫尔尼宫广场上至今还矗立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头部雕像。现在为圣彼得堡政府办公地。
高48米、直径4米、重600吨,由一块整体花岗岩石打造而成、气势雄伟的亚历山大纪念柱,矗立在冬宫广场上。柱顶雕有天使铜像,它完全依靠自身重量屹立。广场南面是旧海军司令部,北面即沙皇的王宫——冬宫。苏联十月革命后,这里被辟为国家艾尔来塔什博物馆。它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不列颠、纽约大都会,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冬宫博物馆原是叶卡特琳娜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始,她先后从柏林购买了250幅名画、6万多件古埃及文物、200多件中国殷商甲骨文、敦煌莫高窟雕塑壁画,还有巴比伦、亚述、土耳其等国的文物,陈列在350间展厅内。据说参观完冬宫的所有展厅,游人行程约22公里。达·芬奇创作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优秀的油画作品,能流传至今的,据说全世界不足十幅,其中的两幅——《戴花的圣母》和《圣母丽达》,成为冬宫镇馆之宝。意大利著名设计师拉斯特雷利,给俄罗斯人民留下了这块瑰宝。
走进冬宫,奇珍异宝,琳琅满目。但见处处人头攒动,游客摩肩接踵。旅欧10天,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人。
20点,冒着中雨,我们登上去莫斯科的火车,圣彼得堡距莫斯科800公里。
车站简陋、车厢陈旧,服务落后,令团友们大失所望。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俄罗斯至今竟还没有一寸高铁、一尺高速公路。有团友戏谑,说就基础设施建设而言,俄罗斯比中国起码落后30年。话语虽然夸张,但中国交通设施大踏步前进的速度,将俄罗斯甩在了后面,却是不争的事实。
十
2015年5月28日,星期四,小雨。
10点来到红场北面的马涅升广场。迎面赭红色的建筑是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朱可夫戎马倥偬雕像屹立在博物馆前方。
提起红场,令人起敬。红场并不大,东西宽130米,南北长700米,面积9万平方米,只有我们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广场西侧是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只一墙之隔。东面是莫斯科的商业中心,南面是红场的标志性建筑—圣瓦西里教堂。它由9个不同颜色的洋葱顶和8个塔楼组成。
走进列宁墓,这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如91年前一样,安静地躺在那里。他睡着了,永远。
漫步在红场上,笔者瞥见克里姆林宫圆形穹顶上那面俄罗斯三色旗。1991年12月25日18时40分,苏联国旗从这降下,俄罗斯三色旗从这升起。它标志着苏共亡党,苏联解体。
1912年列宁亲手缔造的苏联共产党走过了建党79年、执政74年的历程,顷刻间“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尽”。原因到底在哪里?
漫步在红场,思绪在飞扬。
100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列主义。
25年前,苏共亡党,给中国共产党一掌猛击。
西方国家做梦都在想,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像苏联那样,分裂成七八个独立的小国,在列国纷争中,让中国重返过去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苦难之中,他们好无所顾忌地呼风唤雨、称王称霸。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再明白不过,中国共产党只要能像现在这样,从严治党,保持健康肌体;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铲除利益集团的滋生土壤;建设好、掌控好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军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如此以往,就能赢得人民拥护,就不会成为苏联第二。
1965年8月,毛泽东在指责苏共领导时就曾说:“它是代表一个阶层利益,不是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领导人一变就都变了。”50年前,即如此一针见血,可谓远见卓识。是的,最重要的是选择好一个有远见卓识、能统领全局,有思想、有智慧、敢担当的“主心骨”。毛泽东看问题入木三分,这把刀子太犀利了。
旅欧之行结束了,但心情还在骀荡,思考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