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意见》是做好新形势下群团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基本遵循,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省人大机关群团组织设有工会、团支部和妇委会。近年来,省人大机关群团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据各自章程积极开展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建功立业、提合理化建议、建职工之家、扶贫帮困送温暖、学雷锋志愿服务、认领“微心愿”和“母亲邮包”、职工运动会、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团结组织并动员机关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人大立法、监督、代表、决定事项等重要工作和机关自身建设进程,较好地发挥了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推进新时期人大工作的创新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省人大机关群团工作还存在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团组织建设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进一步提高群团干部的整体素质已成为加强和改进人大机关群团工作的当务之急。
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群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推进改革建设事业的重要纽带,具有政治性、群众性、时代性、自主性、灵活性等特点。人大机关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是人大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全面推进机关建设的基本依靠,作用不可或缺,必须不断加强,不断发展。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党的领导是做好群团工作的根本保证。省人大机关各级党组织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的高度,充分认识群团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群团组织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真正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关心、重视并大力支持群团组织建设。要切实加强对群团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机关党组群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把群团组织建设工作列入机关党组和机关党委的重要议题,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加强具体指导,对群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要及时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协调解决,在工作力量和经费保障上予以重点支持帮助,确保群团组织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把群团考核内容列入党建目标责任考核中,搞好具体工作衔接,使各项考核内容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能分解的一定要分解,努力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落实,坚持做到一起部署、一起检查督促、一起抓好落实,努力实现党建与群团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双赢、同步发展。要建立健全群团组织代表大会和委员会、重大事项报告、联系群众、事务公开、群众评议等相关工作制度和保障措施,通过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推进群团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围绕中心,推进发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始终是群团工作的价值所在。人大机关群团工作为机关中心工作服务,主要是通过思想教育、开展活动和走访服务等工作,组织动员干部职工参与机关各项事务民主管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保证机关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因此,一是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注重听取机关群团干部对搞好群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从而使机关群团组织更多地了解人大工作、更多地参与机关建设,能够站在人大常委会和机关工作全局上,布置和安排机关群团工作,更好地贴近中心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二是机关群团组织要紧紧围绕机关中心任务,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有效发挥团队的引领作用,通过开展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各类活动,丰富机关生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带动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以优良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服务机关工作大局。三是机关群团组织要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央和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决策部署以及重要工作安排。通过系列学习活动,不断提高机关干部职工服务中心工作的认识,统一意志,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而引导干部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人大改革和建设事业。
3.构建机制,发挥作用。构建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对于提升群团工作质量效率、发挥群团组织职能作用尤为重要。一是构建工青妇联动机制。机关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目的,在于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人大机关建设和改革,在工作方式上有更多的相同性,在服务对象上有更多的重合性。因此,为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须整合群团资源,打造大群团团队,切实避免“单打独奏”,通过建立工青妇联动机制,形成群团组织服务机关工作和干部职工的强大合力。二是构建宣传教育引导机制。要发挥机关群团组织的工作优势,多开展有声势、有特色、有内涵的活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提供平台,传播理念,汇聚正能量,营造积极氛围,让机关更多的党员受到教育、更多的干部发挥作用、更多的职工得到激励,真正让机关干部职工感受到群团组织的温暖。三是构建团体与全体互动机制。机关群团组织要更多地“接地气”、真正从职工群众中来,到职工群众中去,就需要多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集中职工群众的智慧,发挥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尽可能满足职工群众的需要,举办让大多数职工都能接受、都愿意参加、都比较满意的各类活动,通过群团组织与干部职工的互动,让机关更多的同志参与进来,确保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机关干部职工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4.创新载体,开展活动。从以往部署的群团工作,组织开展的运动会、游艺活动、慰问帮扶困难职工等活动情况看,更多的是考虑局部,形式单一,内容单薄,内涵不深,没能真正按照工青妇各自的章程全面履行职责。因此,机关群团组织要着眼新形势下群团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严格按照工青妇章程,围绕省人大常委会和机关的中心工作,结合部门、处室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创新工作载体,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开展有特色的活动,真正使群团组织在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和机关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忠于职守,敬职敬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机关工会要以“党工共建”为载体,在保障职工权利、关爱职工生活、奉献民主法制建设上下功夫,多开展学习培训、岗位练兵、提升素质、扶贫帮困等活动,切实维护广大机关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参与机关各项事务的民主管理。机关团支部要以“党团共建”为载体,着眼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坚持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机关广大青年身上,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多组织开展青年岗位成才评比、青年志愿者奉献服务、深入基层走访帮扶等活动,充分展示青年的青春活力,引导机关广大青年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时期人大工作的伟大实践。机关妇委会要以“党妇共建”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文明礼仪讲座、卫生保健知识学习、心理减压等活动,大力培养机关妇女干部职工内外兼修的气质,进一步关爱机关妇女干部职工成长,引导机关妇女干部职工弘扬传统美德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机关各项工作中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
5.建设队伍,提升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机关群团干部队伍,是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的组织保证,也是群团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育人是用人的基础。要针对机关群团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工作目标,提出务实举措,通过积极努力,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热心群众工作的机关群团干部队伍。要注重抓好群团干部的定向培训,把认真学习中央《意见》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网络传媒知识,作为培训群团干部的重要内容,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实践锻炼是群团干部成长的重要渠道。要通过岗位培训、横向交流、挂职锻炼、实职安排等多种形式,为培养机关群团干部创造条件,使他们不断开阔视野,努力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在锻炼中逐步成长和成熟起来。□
(作者单位: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