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晏县采访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扎西东珠告诉我们:“旦巴仁青有一个特点就是爱提意见、建议。他一直工作在乡村,对基层比较熟悉,对牧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很了解。”
2013年,旦巴仁青担任了甘子河乡党委书记。甘子河乡以畜牧业为主,与海晏县其它5个乡镇相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贫困面较大。面对严峻的形势,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多次带领比较有经验的党员干部,以及有经验、有想法的老村民深入到乡里的贫困户家中去了解情况,查找贫困产生的原因,帮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并通过开展专题工作会,听取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民好的意见、建议,将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他在州县人代会上提出的建议累计12条,采用率达到80%。
甘子河乡农牧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不是很好,其中有200多户村民的住房都属于土坯房、危房,旦巴仁青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及时向县上有关部门反映,在去年州人代会上他提出了《关于解决甘子河乡住房困难的建议》。今年4月,省上通过国家游牧民定居项目的政策给海晏县分发100个扶贫项目名额,旦巴仁青积极争取,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协调,最终将全县的100个游牧民定居项目的名额全部都争取到了甘子河乡。目前这些定居房正在修建,预计今年年底,村里的100户贫困住户可以搬进新房。
才合力在达玉村算得上是最贫困的,家中3口人,牲畜少,他长期卧病在床,生活条件很差。在争取到这100套项目住房之后,旦巴仁青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才合力一家,他在第一时间为才合力一家争取到一套60平米的住房,通过自筹资金及项目资金的大力扶持,一套全新的砖木结构住房即将落成。“旦巴书记是我们全家的恩人,这份恩情我们一家老小感激不尽。”牧民才合力激动地说。
对于旦巴仁青而言,在履职期间提出的建议意见中令他最为满意的一条,就是《关于扶持甘子河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在建议提出后,通过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目前已筹得项目资金多达一个亿,发展的路子宽了,发展的思路清晰了,筹得这笔资金后群众积极投身全乡建设的心也便踏实了。 (下转第42页)(上接第40页)今年甘子河乡提出要实现“两年跨越发展,七年同步步入小康社会”的目标,通过政策、项目、资金、部门联点帮扶等模式,提出建设“富余甘子河、美丽甘子河、和谐甘子河”的发展蓝图,海晏县还出台了今年1号文件,指导甘子河经济社会发展。
在项目资金的扶持下,目前,甘子河乡已新建硬化道路160多公里,维修人畜饮水管道60多公里,修建小口机井200余眼,新建畜用暖棚近500幢,新建养殖小区16处,引进优良种畜300多头只,串换良种畜近18000头只,为40余户群众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新建保障性住房240多套,庭院建设370户,新建群众性文化广场2处,落实各类扶贫资金达2000多万元,人均收入也由旦巴仁青刚来时的7000元增长到2013年底的9200元。在他的带领下,乡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满意的呼声多了,渴望脱贫致富的心愿迫切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态度也愈发的高涨起来。
目前,对于旦巴仁青之前提出的在2020年实现与全县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他常说当好人大代表和乡镇党委书记,是党赋予他的重任,甘子河乡底子薄、基础差,但只要将“牢记使命,围绕中心,为民务实”的服务理念铭刻于心,建设富饶、美丽、和谐甘子河的美好愿景将在不久的将来一一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