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的好代表

日期:2014-08-04
字体:【 打印本页

619日,记者来到坐落在瞿昙寺旁的河西村。雨后的村庄浓荫蔽日、鸟语花香,在红瓦碧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安静闲适。

“尹得胜代表在海东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强瞿昙寺旅游综合开发的建议。目前,总投资13亿元的瞿昙寺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已启动,征地拆迁任务基本完成。”海东市乐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君荣向我们介绍说:“作为一名农民人大代表,能够在人代会上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很不容易”。

几年来,尹得胜在人代会上提出的建议意见有10余件。瞿昙寺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人称“小故宫”,游客众多。尹得胜看到寺院周围的卫生环境越来越差,十分焦虑。他利用闲暇时间,带领全家人清扫寺院周围的垃圾,并在镇人代会上提出改善瞿昙寺周围环境的建议。在他的建议下,镇政府定制了20多个垃圾箱放置在寺院周边,还聘用两位农民定期打扫、清运垃圾。现在,瞿昙寺周围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改善。

为了丰富全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邻里感情,他先后自筹资金4万多元购置了社火演出服,发动群众办起了村里的社火表演队。群众一旦有困难,他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几年间,他为村里的公益事业、邻村困难家庭、病患家庭捐款捐物达3万余元。

河西村地处半浅山地区、人多地少。为增加土地产出,尽快致富,尹得胜提出了“蔬菜拉动、苗木增收、劳务输出”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设施农业。2011年,完成蔬菜旧棚改造80栋,完成河道治理300米,渠道改造4.5公里。2012年,引进养殖项目资金60万元,修建猪舍110间。2013年,37栋冬暖式高效温棚落户河西村,辣椒、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上市。种植的黄芪、党参等中药材达300亩,种植苗木400多亩、投资80万的养殖场正在紧张的施工中。在尹得胜的带领下,全村增收的渠道日渐多样,15户村民自筹资金跑起了运输,10户村民合资承包建筑工程。现在,河西村的群众从种植结构调整、发展设施农业、扩大特色种植面积等路子上尝到了甜头,全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子,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

河西村北面有12000多亩荒山荒坡,为遏制水土流失,还子孙一片绿荫,今年春节刚过,尹得胜个人投资200多万元,购买苗木30万株,带领全家上山植树。目前,尹得胜已经投工5000多个,埋设浇水管道6000米,在山顶修建蓄水池3个,架设电线1500米,开通道路3000米。他今年计划绿化荒山荒坡2000亩,用10年时间让12000亩荒山披上绿装。

采访结束时,尹得胜给我们讲了他在植树时创作的一首小诗——《治理荒山有感》:“青龙善心宜上山,黄土善义米粮川,众人眼光要放宽,荒山绿化遍地花,后继有人结硕果,子孙福荫万年长。”相信通过尹得胜的带领,山绿水清、苍松翠柏的河西村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