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建设领路人

日期:2014-08-04
字体:【 打印本页

午后的宁夏村牧草青翠、牛羊成群,和煦的阳光透过白云洒落在村落上,给夏日的辽阔草原描绘着一幅和谐安宁的画面。

青海湖畔的宁夏村居住着87户、419名牧民群众。这里有一位藏族汉子,他心系群众,黝黑俊朗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炙热的心,常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牢记心间,为了宁夏村经济发展他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时时处处展现着一位人大代表的风采,他就是刚察县泉吉乡宁夏村村委会主任,省、州人大代表——才保。

才保常说:“与群众交谈、接触,才能真切了解群众的需要,才能如实反映问题,这是人大代表的本职所在。”闲下来的时候,他经常走家串户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讲解党的惠民政策,并在第一时间将收集到的民意向有关部门反映,积极争取项目,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在任职期间,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他先后提出了游牧民定居住房建设、教育布局调整、乡村公路建设等有关方面的建议,提交至人代会后,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给予了办理,受到了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2004年,担任村委会主任后,为解决村民的用电问题,才保及时与乡镇领导沟通,前后用时三年,使电路在整村覆盖。过去,每到夜晚就伸手不见五指的村落,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灯,看上了电视,村子亮堂了,村民的心也跟着暖和起来。

2006年,为丰富牧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让村里人多了解世界和党的惠民政策,他提出了建立“牧家书屋”的想法。起初书屋里只有一个书柜,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目前书屋已经扩展到6个书柜的规模,涵盖养殖技术、国家政策、古诗、历史等多种类别。为化解群众间的矛盾,净化村中的风气,他多次到矛盾当事人家中进行劝说调解,起初内心还有郁结打不开的村民一经才保的耐心劝导,总能心服口服地都退一步握手言和。近几年村里的风气得到了净化,还被评选上了“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村民本拉油原来是比较贫困的住户,生活拮据,没有收入来源,加之妻子常年体弱多病,花钱为妻子看病已成为全家人的负担。才保积极动员本村群众,为本拉油一家出钱出力,2013年,村中为其出资购买85只牧羊,本拉油一家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全家人每当说起这件事总是感激不尽。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才保千方百计为群众想办法、找路子。在履职期间组织群众成立了“宁夏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并通过注册“瓦言山、蓝木措”等商标,进行对酥油、炒面、曲拉套装的精加工和“桑料”的加工,推进了本村集约化经营,使群众收入由2008年的4000元增长到2013年底的13079元,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和人大代表,才保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入党的誓言,用执着的追求,勤劳的汗水为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