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纪念人大成立:宣示中国人大制度的新高度

日期:2014-11-03
字体:【 打印本页

在人民代表大会历史上,党和国家一共举行过三次纪念大会:1994年、2004年、2014年。在纪念、庆祝全国人大成立40周年、50周年、6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这三次纪念大会的规格和领导人讲话内容,提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大课题,表达了党和国家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的自信,宣示中国人大制度的政治高度。

中国人大史上三次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大会有一个共同程式: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的内容都回顾了人大光辉历程,总结历史经验,阐释人大制度常态运行关涉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和人民当家作主;提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政治方向;对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加强人大工作提出新要求。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使命,其内涵和实践需要与时俱进,其地位和功效需要赋予新的时代基因。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从乔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胡锦涛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庄严宣示中国人大制度的新高度。

乔石: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94915日下午,首都各界群众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集会,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4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主持大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举行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的活动,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

乔石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就是要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1982年宪法、选举法、组织法等法律,对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规定。乔石指出,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0年特别是近16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能不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发挥它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生活是否正常,决策是否正确,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这一制度的优势和功效。

乔石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按照宪法规定,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建设,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有权威的国家权力机关,成为能够担负起宪法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矛盾的为人民所充分信赖的代表机关。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

据公开资料,1993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座谈会。针对会上有人提出地方人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乔石针对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作了讲话。他说:“一是要用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人大地位、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二是要结合实际不断地进行宣传教育。”乔石在纪念大会上进一步强调,“我们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和法制观念,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宪法上来,切实按照宪法办事,自觉地维护国家的这一根本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体制相适应的整个政权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915日,《人民日报》社论说,40年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胡锦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915日上午,首都各界代表3500多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出席大会。

这次纪念大会规格高,中共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全部出席纪念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吴邦国委员长主持纪念大会。

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一个“最好”、一个“最高”实现形式,这表明党和国家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政治高度。

为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9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座谈会,吴邦国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开展人大工作。对接胡锦涛明确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性质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吴邦国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路径上,把人大制度提升到“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的高度,前所未有。

“五十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胡锦涛指出,五十年来的历程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康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这个制度受到破坏,人民当家作主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

胡锦涛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第一,必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第二,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第三,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科学规范党委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能。要把依法执政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善于运用国家政权处理国家事务。

“必须认真落实宪法赋予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各项职权。”胡锦涛从加强立法、监督、与人民群众联系和自身建设等四个方面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习近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95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与纪念全国人大成立50周年相比,这次大会尽管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会都出席,但规格更高,为什么这么说?前两次纪念大会是以首都各届群众、代表隆重集会的名义来纪念,这次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的庆祝大会,这是顶格的会议,既有纪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庆祝,六十年一甲子,因为人大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

习近平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上一次纪念大会胡锦涛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了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治国理政中地位认识的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严禁侵犯群众合法权益。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后,国际国内反响强烈,并从庆祝大会的内容和基调,预测和解析四中全会“推进依法治国”之决意和内容。□

 

(作者单位:《人民之友》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