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青海代表团团长强卫紧紧围绕会议议题,既讲“普通话”,也说“青海话”,建言献策,商讨国是。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卫说,过去五年,政府工作有四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积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现了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加快、力度加大,实现了预定目标任务,保持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四是统筹兼顾,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各地区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制定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指导意见,进一步增强了西部地区干部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青海的财政转移、专项转移以及政策扶持力度,使青海早日实现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全面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在审查计划和预算报告时强卫说, 2008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翻了1.2番,公共财政收入翻了1.5番,总财力翻了1.9番,固定资产投资翻了2番,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4%和14.9%。特别是去年,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均增长22.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6%和16.4%,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青海的发展成绩从一个侧面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完成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坚持抓思想铸灵魂,坚持抓队伍强班子,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坚持抓作风促落实,坚持抓廉政反腐败,大力促进文化名省建设实现新跨越,不断推动旅游名省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实现青海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强卫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既是一个求真务实、内涵丰厚的工作报告,更是一篇旗帜鲜明、思想深刻的政治报告。五年来,十一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各项职权,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分关心青海,多位领导同志到我省指导工作。去年青海团提出的3件建议被列入全国人大重点建议,通过有效督办,有力促进了有关方面工作,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取得了很好效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进入新阶段,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有不少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既需要通过发展来加快解决,也需要依靠完善立法来切实解决。建议全国人大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在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强卫说,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围绕大局,突出重点,依法履职,扎实工作,一是服务大局卓有成效,二是保障民生更加有力,三是维护稳定保驾护航,四是司法改革深入推进,五是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反自焚专项斗争中,会同公安、司法、安全等部门,及时制定依法办理的意见,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指导地方依法办理相关案件,为打击自焚违法犯罪、维护藏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两高”始终关心支持青海司法建设,特别是围绕落实中发〔2010〕5号文件精神,协调京、津、沪、鲁、苏、浙等省市,全力支持和帮助青海法检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提三点建议:一是坚持不懈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二是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强对下级法院和地方法院的监督指导和审判管理,确保司法公正,维护法律权威。三是“两高”及地方“两院”要进一步发挥在反腐败斗争中的职能作用,提高发现和查处腐败案件能力。
在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时强卫说,方案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一是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显示了党和政府攻坚克难、与时俱进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二是突出了以职能转变为核心,从六个方面明确了职能转变的方向、原则和重点;三是体现了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原则,对看准的、成熟的事情不失时机地推进。希望加大力度,真改真转,不只是简单的物理组合,而要产生化学反应,实现职能的良好融合,为今后的改革提供经验,打牢基础。
3月6日上午,我省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青海厅向境内外记者开放。强卫就青海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回答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强卫说,青海被誉为三江之源,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同时,青海又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各族人民对加快发展的愿望非常迫切。如何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加快发展的关系,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和民生改善,始终是摆在青海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几年,我们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实施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要抓住机遇,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我们的发展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走一条符合青海实际,具有青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为此,我们要坚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来统领青海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打造培育具有青海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提高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大美青海建设好,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强卫说,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和社会诸多因素,青海仍然是一个欠发达省份,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缩小差距,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要继续团结带领青海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具体来说,就是要认真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两新”目标和“三区”战略的具体部署。一要加快青海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二要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执政理念,为各族群众办更多实事好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三要努力缩小区域、城乡的贫富差距,坚持“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加快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扶贫攻坚,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做到了这些,我们就能加快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青海和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让青海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