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与梦想

日期:2013-09-09
字体:【 打印本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青海团全体代表肩负全省人民重托,立足青海实际,紧扣大会议题,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发表真知灼见,积极建言献策。】

王勇代表说,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难能可贵,实属不易。各级政府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非凡成就。报告关于今年工作的建议,是集各方面智慧的结晶,是实现阶段性目标的重要举措,总基调没有变,主题主线更清晰更突出,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信心。建议按照中央关于政企、政资分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定不移地唱响主旋律,更加自觉地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骆惠宁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立意高远,科学务实,是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高度统一、当前与长远高度统一、继承与创新高度统一的好报告。听后有三点突出感受:第一,过去五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要矢志不渝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青海坚持好、拓展好。第二,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坚持稳中求进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和宏观调控政策是切合实际的,我们要不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第三,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导向鲜明,反映了规律性认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应深刻领会,并结合实际把握好、贯彻好,为加快实现我省“两新”和“三区”战略目标,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建议国土资源部考虑西宁是全国唯一受危岩体威胁的省会城市,且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均在危岩体下通过的实际,对西宁市危岩体治理给予支持。进一步加大对青海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再扩大一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尽快评审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规划,加大投资支持。考虑青海已连续两年大规模缺电的实际,支持青海优化电力结构,加快对火电建设项目前期路条的核发。充分考虑青海大部分地区被划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实际,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全面、有效、长期的生态补偿机制。

穆东升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通篇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展现了责任和担当,显示了智慧和勇气,凝聚了党心和民意,是一个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的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报告,是一个提振信心、催人奋进的报告,我完全赞同。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新成就,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创新型国家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令人振奋。五年来,国务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切实感受到十一届中央政府是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府,是亲民爱民为民的政府,是人民满意的政府。过去五年,青海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中东部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紧迫而艰巨。建议国家一如既往地关注青海发展,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建议支持建立青海藏区维稳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每年安排维稳专项经费,并纳入对青海的固定补助基数。进一步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及时启动动态调整机制,加大海拔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使该津贴在职工工资总额中占有合理比重。高度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协调好城镇化与保护耕地的关系,采取特别过硬的制度措施,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

任茂东代表说,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五年来的工作,认真提出了今年工作的建议,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完全赞同。建议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政府的各项权力都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要更加重视粮食问题,建立健全各项有效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任建新代表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持续,但我们依然充满信心,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形势的复杂性,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理遇到的问题。建议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中,高度重视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创新思路,强化结构调整,在重视实体经济和产业布局的同时,推进资本层面的研究,科学决策引导,有效化解风险,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刘莉代表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当前,不仅国际战略安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且国内经济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要切实增强政权意识,防止分化西化,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牢牢把握斗争的主动权,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全力维护国家安全。

邓晓辉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这对青海加快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青海通信行业认真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宽带普及提速工作部署,全省宽带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信息基础领域投资有限,区域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应用创新不足,制约着宽带中国战略在青海的有效实施。为此,建议国家加大对青海通信基础网络建设的投资力度,使青海的网络覆盖和信息化水平尽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加强对各行业信息化应用的指导,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并进一步加大智慧城市功能性产品研发推广力度,促进网络有效利用。尽快出台通信设施保护条例,规范通信设施占用土地、空间、设施许可及补偿标准。

诺卫星代表说,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令人振奋,分析问题客观实在、符合实际,工作建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我完全赞同。报告关于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新任务新要求,对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2005年国家批准建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至今,试验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海西、青海乃至全国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推进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照中央要求,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和差距。今后,我们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步伐,进一步优化发展工业园,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努力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在建设循环经济先行区中发挥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试验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王予波代表说,五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体现了政府勤勉履职,科学施政,加快发展,普惠民生的责任。建议进一步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国家加快建立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新材料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特别在新材料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在产业发展中实行差别化的产能政策,针对青海实际,在发展电解铝、铁合金、光伏等产业过程中继续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推进青海特色工业发展。在制定政策上,增强配套政策的协调性,实现产业、金融支持协调推进,重点缓解光伏等产业的融资难问题。建议国家充分考虑青海在全国生态、资源、稳定大局中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把青海作为一个独特的经济社会单元,研究制定加快青海发展的特殊政策,帮助青海跨越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国土资源勘探的支持力度,并对青海资源勘探给予重点扶持。建议国家按照功能区划分,制定完善促进宜居建设的政策措施,对西宁宜居城市建设给予重视支持。

王玉虎代表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玉树灾后重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玉树人民深感自豪、深切感恩。建议进一步加大对青海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力度,逐步缩小青海特别是藏区与内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进一步加大三江源生态补偿资金支持力度,保护好我国的生态屏障。

李小松代表建议: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体制机制,探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加大指导支持力度。激励国内外大型企业参与循环经济产业建设,形成国家、地方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二是继续加大对青海资源勘查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大力推广融资勘查、商业性风险勘查等多元化投资模式,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三是进一步加大中央资金对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融资平台建设、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支持青海加快建成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四是强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以及2011计划等平台建设上给予政策优惠。利用东西部合作模式,引进东部优秀人才,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对长年在青工作直到退休的人员建立退休安置基金,保障他们退休后的异地安置,支持他们在高原安心工作。

拜秀花代表说,与兄弟省区相比,青海教育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突出。建议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帮助青海启动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在青海建立国家级藏汉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促进藏区教育持续发展。支持举办青海内地高中和中职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将青海大学“盐湖资源化学与过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纳入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尽快出台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

程苏代表建议,在国家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高中免费教育,进一步加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推进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科学核定高中教师编制,解决编制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培训实效。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投入,设置奖补专项资金。设立国家专项经费,对青海等西部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农牧区实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尽早在全国实现学前教育义务制。尽快出台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方面的政策规定。

何峰代表建议,重视民族、传统、时代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实施精品战略。制定和完善促进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文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在文化人才的培养上给予指导和支持。对文化建设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国家有关部委加大对青海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青海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青海土族地区威远镇、官亭镇等古镇建设。文化部、财政部比照其他省份的标准,适当增加我省博物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同时在文物安全、文物保护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

尼玛卓玛代表建议,国家对青海实行区域化、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减免重点建设项目、民生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将海北州列为全国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在项目资金、产业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发展藏区县域经济,促进区域发展。将青海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免费范畴,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体系,明确幼儿园保教保育人员编制,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建议国家建立健全青海生态保护区生态补偿、水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机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青海藏区农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扩大规模和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降低贫困户自筹比例。对危房改造数量较集中的自然村,在给予资金补助的同时,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配套项目扶持,提高危房改造整体效果。

娘毛先代表建议,对果洛、黄南两个藏族自治州的发展给予特殊补助。重视加大对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加双语人才工作岗位,提高少数民族语种试题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考试总分值中的比重。对青海藏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及时修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将符合要求的民族药品种纳入目录范畴,促进民族医药产业发展。

宋宝善代表说,中国梦也是强军梦。面对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面对国家安全的多重挑战,军队要直面忧患,奋勇向前,使实现中国梦的步伐更实、更快。实现强军梦,政治和科技上要强,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确保枪杆子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确保打赢现代信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建议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武警部队实行双重领导、双重保障,由于青海发展滞后,财力不足,部分保障难以全部到位,希望国家对青海武警部队财政保障予以支持和倾斜。在青海建立高原抢险救援培训基地,提高武警部队抢险救灾救援能力。

宗贻平代表建议,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推广广西、广东的天然气定价机制试点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推行峰谷气价试点,鼓励城市燃气企业增加调峰手段,增强调峰能力,确保安全平稳供用气。坚持促进天然气就地供应,让天然气成为生产地的“福气”,最大限度地减少管输成本。加大矿产资源勘探的支持力度,设立资源勘探基金,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技术攻关力度。适度减免或返还资源补偿费,加快相关税费制度改革,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调整特别收益金起征点,规范土地补偿金上限,制定非常规资源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加快资源勘探和开发。进一步加大对青海光伏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青海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议出台实施新的高原补贴制度,或恢复原来的地区津贴政策。制定青藏高原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方面的特殊政策措施。研究出台青藏高原退休人员住房政策,帮助解决青藏高原退休人员安置基地、购房价格补贴等具体政策,彻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诺尔德代表建议,中央充分考虑我省的实际困难,每年对果洛州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特殊补助,力争果洛州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国家有关部委进一步加大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力度,加快二期规划的审批进程,切实做到一、二期工程在实施时序上无缝衔接,不留空档,全面推进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

韩永东代表建议,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补贴标准,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在加快实施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基础上,支持实施青海省湟水流域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工程项目,尽快审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批复下达一期投资。在兰西经济区开发中更加注重小城镇建设,加大青海东部城市群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小城镇功能。尽快实施六盘山片区扶贫规划中以黄河通道为主的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西宁国家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使青海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针对民族地区县级财力不足等困难,适度减免配套资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毕生忠代表建议,国家将龙羊峡库区纳入国家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尽快组织实施龙羊峡水库及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将海南州列入国家级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重点扶持地区,从资金、设施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倾斜。针对青海藏区的实际情况,在汽车驾照考试中实行藏汉两种语言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