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与担当

日期:2013-09-09
字体:【 打印本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青海团代表认真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以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围绕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内容,畅所欲言,切中肯綮。

 

职为民所履   责为民所尽

39日,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代表们认为,过去五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足职能优势,紧扣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作用,紧贴群众现实需求注重保障民生,紧靠履职主体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谈到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工作时,穆东升代表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治上有高度,理论上有深度,写法上有新意,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实践性、指导性,报告最根本的特质是高举旗帜,最突出的特点是实事求是,最鲜明的特色是富有新意。过去五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立足职能优势,紧扣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作用,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二是彰显为民情怀,紧贴人民群众现实需求注重保障民生,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夯实工作基础,紧靠履职主体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全国人大进一步加强对地方人大工作的联系指导,特别是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立法给予指导。

尼玛卓玛代表说,要进一步完善立法、执法工作体制机制,更加注重法律的修改完善工作同执法及监督工作的有机结合。

宋宝善代表说,要根据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

诺卫星代表说,国家出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清洁能源等方面法律后,对促进各地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感觉有些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建议适时修订细化。

韩永东代表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已经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建议加快制定这方面法律。通过制定法律,落实资源补偿机制,制约和规范道德缺失问题。

程苏代表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开征求法律草案意见时,以短信等途径告知代表,让代表积极参与征求意见工作。法律草案未通过前,媒体不宜报道该草案的有关内容,以免造成误导。

邓晓辉代表说,推进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是基础,执法必严更关键,要切实加大对执法情况的监督。

宋宝善、诺卫星代表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制宣传教育,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增强实效。

王予波代表说,要重视强化法治思维,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

在讨论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问题时,穆东升、程苏、尼玛卓玛、宋宝善、诺卫星、拜秀花、娘毛先等代表建议,一是更加注重培训实效,重点培训预算审查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让代表全面了解和掌握预算方面的有关内容。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小组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三是加强代表意见建议特别是重点建议督办工作,力求取得实效。四是继续做好全国人大代表查询全国人大网有关资料的服务保障工作,让代表通过网络了解人大工作信息,学习人大业务知识。五是人大代表要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特别是与选举单位的联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六是建立健全代表履职和培训档案。

在探讨着力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问题时,程苏、宗贻平、诺卫星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执法检查,特别要加大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王予波、宋宝善代表建议,强化法治权威,建立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的程序,督促“一府两院”及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拜秀花代表建议,充分行使监督职权,努力实现从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的转变,特别要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房屋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开展监督,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王玉虎代表建议,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开展专题调研等形式,加强对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情况的监督。

邓晓辉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预算监督,将预算编制、调整、执行的监督与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的监督结合起来,进一步跟踪政府的公共投资项目;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预算科目,并将有关资料提前印发代表,便于代表有充足的审查时间。

程苏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行政问责监督,依法治理有关部门履职不作为、不到位的问题。

 

建设法治中国   践行司法为民

310日下午至11日上午,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代表们认为,过去五年,“两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骆惠宁代表说,过去五年,“两高”坚持“三个至上”,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建议“两高”从实施国家战略高度,统筹对西藏和四省藏区法官和检察官队伍建设的支持,协调对口援青省市帮助青海藏区基层培养“双语”法官和检察官。

穆东升代表说,五年来,“两高”忠实履行职责,自觉服务大局,努力践行司法为民,着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建议“两高”进一步加强欠发达地区干警的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便民利民举措。

诺卫星代表建议,将援助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更高层次上对青海法检事业发展给予更大支持,重点对青海基层“两院”的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给予倾斜。“两高”加强协调指导,从外地安排“两官”到青海基层挂职,补充和优化人才资源,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

何峰代表建议,重视藏区的部落习惯法,设立课题,促进研究。深入研究陪审制度和旁听制度,不断加以完善。重视羁押人员改造工作,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司法队伍执业道德和司法能力建设,注重在职人员和后续力量的培养,对相关院校的相关专业给予支持。进一步加强对维稳工作的研究,依法明确维稳责任,改进审理工作。加强寺院管理,健全制度,进一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依托民族高校的优势,开展对藏传佛教教职人员的教育,将青海民族大学作为一个试点,先行先试。从国家战略高度和政治角度,支持民族院校的建设与发展。

穆东升、诺卫星、何峰、王予波、尼玛卓玛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法官、检察官学院青海分院建设的指导和支持,尽早解决基地和场所问题。帮助协调青海“两官”到发达地区挂职,或安排法律专家定期到青海“两院”挂职,加快提升依法办案和法律服务水平。

诺卫星、尼玛卓玛代表建议,适当降低青海民族地区司法考试门槛,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

王予波代表建议,引导舆论,疏导民意,保持司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坚持不懈地加强队伍建设,严肃惩处违法违纪行为,树立司法队伍良好形象,提高司法能力。

宗贻平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全民普法教育,明确界定涉法涉诉信访范畴,从制度上遏制“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引导群众依法维权。

尼玛卓玛代表建议,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退休制度,完善职业保障机制,稳定法官、检察官队伍;“两高”根据青海民族地区法院、检察院维护稳定任务重的实际,支持提高警用车辆等维稳装备配备标准,提高保障水平。

 

转变职能是核心   确保落实是关键

311日,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代表们认为,方案符合党的十八大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要求,适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顺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必将有力提高行政效能,创新行政管理与服务。

骆惠宁代表说,方案的针对性强,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了突破,尤其是转变职能的六条要求,较好地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社会、企业的关系,有利于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向着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迈出了重要步伐。建议方案实施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适时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评议。

穆东升代表说,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体现在转变、放权、整合、加强四个方面。转变,就是要理顺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放权,就是要解决政府部门管得多、管得细的问题;整合,就是要解决职能交叉的问题;加强,就是要提高抓全局、办大事的能力。改革的出发点、目标都很好,关键是要抓落实,不折不扣地执行,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任茂东代表说,方案出台后,认真组织实施是关键,要将其作为有刚性的法律性文件来落实,确保思想、机构、人员按要求到位。

诺卫星代表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地方各级政府改革势在必行,建议中央对地方机构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切实解决部门上下对口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尼玛卓玛代表说,要切实厘清权力界限,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着力完善政府绩效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要适当增加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基层的公务员编制,做到人员配置与机构职责相适应;要加快实现行政审批事项“一条龙办理”、“即时即办”。

王予波代表说,这次改革要切实体现权责一致原则,凡是赋予基层政府一定责任的,就要对它赋予一定权力,切实转变各级政府职能。同时,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住、管好,做到由审批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的转变。

李小松代表说,交通管理上要明确划分运输半径,发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方面优势,形成大物流运输体系,提高运输能力。要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

任建新代表说,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必然涉及编制和领导职数问题,要审慎研究,科学解决。将铁路的客运、货运、路网分开管理运营,建立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

何峰代表说,方案贵在落实,重在实效,避免半途而废、反复折腾。青海省中小学教师编制紧缺,近年通过聘任特岗教师,有效缓解了压力,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建议中央编办适时组织实地调研,切实解决编制不足问题。

邓晓辉代表说,机构改革涉及人民根本利益,涉及政府、社会、市场的责任,落实好方案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真正把职责界定明确,把权责落实到位。

程苏代表说,希望国家充分考虑一些部门和行业承担的公益性责任,并给落后地区必要的政策倾斜。推进改革要审慎稳妥,也应积极主动,不能经常被动调整。推进改革不仅要转变职能,更要改进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