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专题询问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这是省人大常委会贯彻施行监督法开展的首次专题询问。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穆东升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何、桑杰、郭汝琢、刘春耀、昂毛、曹文虎,秘书长蔡德贵和常委会委员出席会议。副省长马顺清、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开军、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晓勇,在青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及相关地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刘华芳等15位常委会委员分别从如何进一步建立对排污企业的监管机制,引大济湟工程的实施情况,湟水流域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工业项目,再生水利用,创新污水厂的运行模式、建立健全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了询问。省环保厅等12个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一一进行了认真的回答。询问人有的放矢,应答人实事求是,询问过程有提问,有回应,有介绍,有说明,在积极互动的氛围中,凝聚了共识,增强了信心,拓展了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思路。
这次专题询问,得到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专门听取了筹备情况汇报,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多次听取准备工作情况汇报,进行安排部署,组织专题调研组进行深入调研,并多次召开联系协调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研究、协调。省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专题询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穆东升副主任强调,湟水流域承载了全省6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60%以上的生产总值,处于我省“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事关全局、事关长远,责任重大,社会各界十分关注。这次会议,常委会委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询问,省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了实事求是、坦诚细致的回答,马顺清副省长代表省政府就如何落实委员们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抓好整改工作做出了诚恳的承诺。这次专题询问必将有效地推动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必将对提高我省人大工作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专门章节深刻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突出位置,表明了我们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吹响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目前,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任务还十分繁重,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责任,加大工作力度,使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更明显的成效,早日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的母亲河,为加快推进“三区”建设,早日实现“两新”目标,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马顺清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作了表态发言。他说,这次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和审议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提出了大量观点鲜明、富有真知灼见的建设性意见建议,必将对湟水流域综合治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参加这次会议,使我们深受教育,深感振奋,倍受鼓舞,砥砺意志,增强信心。参加今天专题询问会议的省政府各厅局的负责同志,会后要及时向班子进行通报和传达,进行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精心的而不是一般化的研究,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切实加大下一步的工作力度,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继续推进湟水的综合治理。今后,省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吸引社会各方参与、健全完善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等方面着手,多策并举,多管齐下,多方融资,合力攻坚,齐心治污,综合治理,早日还青海人民一条干净清澈的母亲河。
(温丽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