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贵在实

日期:2012-08-30
字体:【 打印本页

最近一个时期,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纷纷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调研的主题多,有立法、监督方面的、也有代表工作的。调研的范围广,有本地的、也有异地的。调研的形式多样,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等等。目的就是为常委会决策提供全面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常委会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工作,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要求我们开展任何工作都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可以说,调查研究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调研过程求真实。开展调查研究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要紧紧围绕本地区发展改革稳定的大局,紧紧围绕常委会的重点工作确定调研主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多到发展任务繁重的地方去、多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多到矛盾问题多的地方去、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听成绩,也要听不足,切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全面、客观、公正的第一手材料,才能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问题要务实。要在研究思考上多下功夫,善于从调查获取的材料中抓住问题的实质,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在调研中,问题的外在和表层现象较易显露出来,因而容易认识把握,但对问题的深入揭示、深刻认识却需要做过细的研究思考。科学的决策都只能产生于整个调查研究过程的末尾,研究思考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说,既认真深入调查,又注重研究思考,构成了完整的调研过程和认识过程,这样有助于提高调查研究的实效,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制定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决策,最终把问题解决好。

解决问题要扎实。胡锦涛同志曾经说过,“到基层调查研究要坚持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要提那些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也不要喊那种哗众取宠的空口号,更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 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那种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不解决什么问题的调查研究,是事倍功半的。我省自然条件艰苦,面临的困难很多,加快发展的任务很重,我们不仅要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而且要提高抓好落实的本领。要善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弘扬新青海精神和“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切实把工作抓紧、抓牢、抓实、抓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前不久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与贯彻落实全省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在调研工作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牢牢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紧紧围绕“两新”目标、“三区”建设和一个保证,同心合力、认真履职、扎实工作,以“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