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来,全省交通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和扩内需保增长等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提高交通“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着力加强国家高速公路网、地方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结构调整和交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交通建设、养护、运输、管理协调发展,公路交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00亿元,形成了青海交通建设史上又一轮新的高潮。截至2009年底,省会西宁至各州府全部通了二级以上公路,州府至县基本通了三级油路。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了60136公里,其中高速和一级公路达到426公里,二级公路达到5201公里,三级公路达到6238公里,四级公路达到27862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达到18962公里,初步形成了以二、三级公路为主的全省主骨架公路网,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到2009年底,全省420个乡镇(农牧场)全部通了公路,其中通沥青(水泥)路的394个,占93.8%;4172个建制村(农牧场大队)中,通公路或机动车的3911个,通达率达93.74%,通沥青(水泥)路的2369个,占56.78%;已实施村道硬化的行政村(含部分寺院和移民点等)2516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60.3%,全省已有250多万农牧民兄弟走了水泥路和沥青路;建设独立桥梁1985座,极大地缓解了各族群众过河难的问题。到2010年底,我省实现乡乡通水泥(沥青)路、建制村村村基本通公路的目标。农村交通的快速发展,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增加了农牧民群众收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
青海交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关心,离不开人大代表建议和帮助,更离不开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奉献。十一届人大以来的三年,省人大代表共提出交通发展改革方面的建议、意见65件。从这些建议和意见的内容可以明显感觉到,人大代表改变了以往只关心本地区或家乡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具体项目的情况,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关乎全省交通发展以及与之有关的一些大事上来,反映了人大代表眼界的开阔和水平的提高,凝聚着人大代表的心血和辛勤的付出。并且这些建议、意见紧紧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发展实际,对我省交通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我厅历来十分重视,并把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作为交通部门自觉接受人大和人大代表监督、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具体行动,厅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对代表提出的涉及交通发展决策的重要意见、建议,亲自组织调查研究,有的议题提交厅长办公会议或专题会议研究。厅分管领导亲自安排,经常过问、了解办理工作进展情况,仔细审核、签署答复文件。厅主办处室经常催办督办,认真起草答复文件。具体承办单位创新办理方式,加强与代表的沟通和联系,邀请代表召开座谈会或现场调研,进一步征求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代表的想法和意图,尽最大努力解决代表提出的问题。
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我厅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的认识
每年省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交办会后,我厅都要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召开会议安排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厅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亲自部署,并对办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学习,各承办处室、单位、相关人员对人大代表建议的性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的法律要求和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我厅对代表建议及时登记造册,对办理任务进行分解交办,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办理程序、办理步骤、办理时限以及质量要求,为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办理程序,创新办理方式,突出三个重点环节
为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我厅建立了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亲自抓、厅办公室具体抓、各相关处室和相关单位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健全了登记造册、任务分解交办、沟通调研、答复文件拟办、审核签发、答复寄送、办理情况总结报备、答复意见督办落实等办理工作程序。为进一步提高办理工作水平,我厅突出抓好三个重点环节:一是交办环节。召开人大代表建议交办会,分解工作任务,明确主办和协办单位、办理时限、责任要求,并进行签字交办。二是沟通调研环节,准确把握代表意图,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厅十分重视代表建议办理的面商和现场调研工作,为把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得更加扎实有效,我厅不断创新办理方式,每年人大代表建议分解交办后,我厅各承办处室和单位按要求及时向代表寄送办理工作联系单,对部分情况不太清楚、需进一步了解的建议,采取与代表进行电话沟通或者走访座谈的办法,进一步了解人大代表的意图和要求。对有的建议,我厅还邀请代表共赴现场调研,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对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金生光代表提出的《关于提高拉脊山隧道平行导洞标准的建议》,我厅特别邀请金生光代表来厅详谈想法,交换意见,厅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并组织有关勘测设计单位和省内外专家多次赴现场调研论证,提出建设方案,然后召开厅长办公会对湟贵一级公路拉脊山隧道建设标准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采纳了金生光代表的建议,现拉脊山隧道双洞已按高速公路隧道标准正在建设之中。对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拉结加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维修平李公路康杨段的建议》,我厅组织承办处室、承办单位、地方交通部门并邀请拉结加代表进行了现场察看,将我厅已安排实施的平李公路康杨镇街道620米整治工程向代表进行了介绍,并将康杨镇至李家峡段整治计划向代表进行了通报。三是答复审查环节,对具体承办人员提出的人大代表建议初步答复意见,由承办处室或单位负责人审核把关,再交厅办公室主任复审后,报厅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签发,从而保证了答复的准确性和办理质量。答复函和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寄出后,我厅承办人员逐一给代表打电话询问是否收到,并请代表及时反馈对我厅办理工作的意见。我厅的这些做法得到了人大代表的肯定,也增进了我们与代表的感情。
三、加强工作衔接配合,推动代表建议顺利办理
我厅办理的人大代表建议中,有些建议内容涉及两个以上的处室和单位。为及时做好这部分建议的办理工作,主办处室主动征求相关处室和单位的意见,协办处室和单位也给予了积极配合,共同协商积极办理。对涉及到有关地区、有关部门的建议,我厅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有些还进行了双方座谈。例如,对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更太代表提出的《关于对藏区农村公路养护给予长期定额补助政策的建议》、鲁永德代表提出的《关于增加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建议》等增加和保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方面的建议,我厅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与省财政厅沟通、协调,在我省公路养护资金非常紧缺和省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商定从国家下拨的燃油税公路养护费用和省财政资金中每年各拿3000万元,专项用于我省农村公路养护,并随着国家下拨公路养护费用和我省财政收入的增加不断提高补助标准。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落实应由地方承担的农村公路养护地方配套资金,我们两厅还联合对各州(市、地)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落实配套资金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对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朱昌正代表提出的《关于提高西湟一级公路湟源至多巴段车辆限速的建议》,我厅高管局负责同志与省公安交警总队有关领导进行了座谈,并多次赴现场查看、研究,在科学试验、评估的基础上,最终提高了该路段车辆限速标准。对省编办主办、我厅协办的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哈斯巴图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完善地方道路养护机制、成立地方道路路政管理机构的建议》,我厅将全省各地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意见、组建农村道路养护管理机构情况以及尚未成立路政管理机构的县人员编制需求测算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及时提供给省编制管理部门。在省编办和我厅的共同协商、催办之下,目前这些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之中。在我厅和相关承办单位的协作与配合下,这些涉及几个单位和部门的人大代表建议得以顺利办理。
四、加强督促检查,做到“四个结合”,确保办理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办理工作任务,提高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办理任务分解交办后,我厅办公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经常与具体承办单位和承办人员联系,了解办理程序是否到位,以及办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催办督办。厅领导也经常过问办理工作进展情况。在办理过程中,我厅注意做好“四个结合”:一是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与交通发展改革相结合,在制定交通发展政策时,充分考虑并积极采纳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例如,对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呼和巴拉代表提出的《关于提高村级道路硬化补助金的建议》、吴金才让代表提出的《关于适当提高村道硬化和通村砂路建设补助标准的建议》、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路万元代表提出的《关于提高村级道路硬化资金补助标准的建议》等有关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补助标准方面的建议,我厅一方面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测算,根据物价上涨程度和村道硬化已进沟上山、造价升高的实际情况,召开厅长办公会议研究,逐年提高了农村公路建设省级投资补助标准;另一方面,积极想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了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对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吴金才让代表提出的《关于将海南州宗教寺院道路纳入农村公路建设范围的建议》,我厅举一反三,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将全省重点寺院道路纳入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补助范围。到今年,全省牧区距离主干公路或建制村较近的重点寺院大多已新建或改造了原有公路。在“十二五”期,我厅将继续安排通寺院公路建设,直至全省重点寺院全部通公路。二是与交通中心工作相结合,在确定年度交通中心工作时,尽量将人大代表建议融入其中。对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昂秀代表提出的《关于提高乡村公路通达率和等级的建议》,我厅结合青海省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署的“十一五”部省农村公路共建目标,将提高我省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等级标准列入每年年度重点工作。对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刘德代表提出的《关于对黑泉水库加强保护的建议》、王秀荣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客、货运车辆超载、超重的管理力度的建议》,我厅非常重视,将黑泉水库库岸公路安全防护设施作为2009和2010年度的一项重点工作,已于2010年6月底前完成了黑泉水库库岸公路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为加大车辆超限超载管理工作力度、防止对公路的破坏和预防公路交通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厅每年都将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控制车辆超限率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与厅属相关单位签定考核目标责任书。三是与交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相结合,在制定交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时,尽可能将人大代表提出的项目纳入其中,积极争取当年或者短期内解决。对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金生光代表提出的《关于提高拉脊山隧道平行导洞标准的建议》,我厅将其纳入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对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更藏代表提出的《关于对湟嘉公路升级改造的建议》,我厅已于2009年开始实施,部分路段已改造完成;对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郑得志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立项建设沿黄高等级公路的建议》,我厅已建成了沿黄公路大部分路段,剩余的保安河至循化段已完成工可研和初步设计,并纳入到我省“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对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陈国顺代表提出的《关于立项建设宁张高速公路的建议》、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仁青才仁代表提出的《关于尽早建设清不公路黑色化的建议》,我厅在抓紧进行项目前期工作的同时,已将这些项目列入我省“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四是与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相结合,通过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转变我厅机关作风,将“学习型、效率型、服务型”三型机关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
省十一届人大以来三年,我厅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5件(其中重复的6件,皆为不符合政策或条件不具备的)。对代表所提建议,我厅积极想办法予以解决,条件基本成熟或创造条件能够解决的,我厅已经解决(30件)或列入近几年工作计划(16件),这部分建议占到我厅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总数的78%;条件不具备、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10件(其中重复的1件),这部分建议或是代表所提公路项目刚建成不久、车流量尚不能达到近期改建提高等级的要求,或是所提公路项目路线方案经过较大的地质灾害区,滑坡体尚未稳定且无法绕避,需等滑坡体基本稳定后才能实施,或是所提项目属于乡村公路连接线或通往较偏僻的自然村的道路,“十一五”我省农村公路主要解决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和建制村通公路的问题,乡村公路连接线或通往自然村的道路将结合我省新农村建设在“十二五”逐步解决。对这部分建议,我厅一方面向代表详细说明原因,另一方面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争取国家支持,尽最大努力争取早安排、早解决;另有9件(其中重复的5件)是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这部分建议主要是代表要求撤消高等级公路收费站或改变高速公路使用性质。对这些建议,我厅一方面通过对省内大型活动使用的车辆、抗震救灾车辆以及收费站周遍企业、村庄群众的车辆、拉运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减免通行费的办法来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媒体和渠道向人大代表和广大群众宣传、解释国家的收费公路政策,以及我省高等级公路收费、还贷情况,以期得到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办理意见向代表正式答复后,我厅要求各相关处室、单位按照答复意见,对已承诺的事项认真抓好落实,通过扎扎实实落实承诺,取信于代表,取信于人民,树立负责任的政府部门形象。2010年9月2日,对已办结的刘德代表提出的《关于对黑泉水库加强保护的建议》,我厅邀请刘德代表对该段公路新增防护工程和警示标志设置情况进行了检查,刘德代表对我厅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国道227线黑泉水库段公路防护工程和警示标志表示满意。
(作者系省交通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