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人大工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日期:2011-05-09
字体:【 打印本页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桑杰赴黄南州和海东地区就特色农牧业、热贡文化、旅游业、劳务经济、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桑杰副主任一行深入乡村民户、企业景点,与干部群众和员工亲切座谈,全面了解情况,共谋发展良策。
        在尖扎县,桑杰副主任深入马克堂镇和昂拉乡,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他说,近年来,尖扎县把调整农牧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牧业作为全县农牧经济发展的主功方向,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加大农牧民技能培训力度,特色农牧业已经成为促进全县农牧民增收,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二五”,尖扎县农牧业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把发展具有尖扎特点的现代农牧业作为转变农牧区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着力加大投入,强化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色,加快特色农牧业发展步伐;积极引导,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立足长远,坚持走生态农牧业之路;落实政策,为特色农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黄南州是热贡文化的故乡。近年来,黄南州在保护和弘扬热贡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护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保持其原真性,维护热贡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完整。要正确处理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与旅游的关联度、融合度,努力构建旅游与文化共融共生的平台。要继续加大宣传造势力度,提高热贡文化知名度,增强黄南吸引力。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融资力度,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使热贡文化传承万年,发扬光大。
        在互助县,桑杰副主任深入中华土族园等旅游景点建设现场,了解情况,听取汇报。桑杰副主任说,土族是青海省重要的土著民族,其民俗文化很有特点。互助县在旅游业发展中,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和优势,挖掘潜力,把发展旅游与挖掘和弘扬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结合起来,与促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结合起来,旅游发展很有特色,富有成效。特别是高起点策划、高标准建设,打造了一批旅游品牌项目,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目前,互助旅游业正处于转型时期,要紧紧抓住加快我省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有利时机,把全县旅游放在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认真审视,深入谋划,潜心挖掘,重点做好宣传促销、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工作,促进互助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在化隆县扎巴镇与县乡干部和拉面经营户座谈时,桑杰副主任说,“化隆牛肉拉面”享誉省内外,牛肉面馆遍布全国各地,拉面经济已成为化隆人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化隆县的劳务经济能够发展到今天实属不易,与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群众的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密不可分。目前,化隆县在发展“拉面经济”经济方面还存在贷款难、资金紧缺等诸多困难的问题,要积极向有关方面反映,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今后政府应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狠抓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农民群众的就业机会;二是强化各办事处的功能,发挥其在办证服务、矛盾排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劳务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循化县调研少小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桑杰副主任与白庄镇下拉边村、街子镇干部群众进行了亲切交谈,他说,循化县把实施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与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实施农田建设、乡村道路建设、校舍改造等项目,使撒拉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今后工作中,循化县要用好、用足、用活国家优惠政策,着力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发展质量上下功夫,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循化县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很有成效、富有经验,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融资、技术改造等难题,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提高深精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循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