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开展职业教育专题调研

日期:2011-05-09
字体:【 打印本页

        3月31日至4月1日,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对全省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春耀参加调研活动。
        调研组深入到西宁市第一职业学校、西宁世纪职业技术学校、省工业职业技术学校、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实地察看了办学条件和实训基地建设,观摩了部分实训课堂教学活动,先后听取了西宁市及湟中、湟源、大通县政府,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牧厅、审计厅关于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召开了6次座谈会,详细了解全省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解决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通过调研,大家认为,“十一五”期间全省职业教育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大职业教育基础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调整优化学校和专业布局,积极扩大职业学校招生,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全省职业教育工作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截至目前,全省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40所,在校生79105人,教职工3061人,其中专任教师2444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院5所,在校生13619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投入16.8亿元用于重点示范职业院校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一批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认真落实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培养了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实用人才。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职业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开展了面向企业、农村、未就业大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缓解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普遍不足的矛盾,提高了教学质量。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合作办学和校企合作,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为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肯定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的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校舍不足、实训设备短缺、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等问题,建议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发展状况,认真分析和查找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症结,坚持市场导向,以解决民生、促进就业为根本任务,制定出符合省情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刘春耀副主任指出,今年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与任务,我认为就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增强发展竞争力。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的关键举措。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把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专项报告列为今年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就是通过审议专项报告,监督和支持政府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社会就业,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为创建和谐富裕文明新青海作出努力。
        刘春耀副主任强调,“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我省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奉献了力量。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职业教育仍然处于创业发展阶段,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快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作为保民生、促发展、促和谐的重中之重,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坚持深化改革,打破部门、行业和学校界限,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实行规模化、集团化办学,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坚持推动职业学院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立足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和品牌,加强校企合作,围绕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服务,建立和完善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教科文卫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