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青海人大工作记者采访团在互助土族自治县采访时,时任互助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侯晓云对记者说:“人大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培养起来的基层妇女干部,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奉献一行,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为党旗增光添彩。”侯晓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74年参加工作后,侯晓云先后任县人民法院副院长、院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等职。2006年9月,侯晓云当选为互助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后,她就把人大工作做为实现人生最高价值的舞台,把自己无悔的人生追求融入到了人大工作之中,以自己对党的忠诚辛勤地耕耘着人大事业。
侯晓云自从当选为互助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后,她就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人大工作法律性、程序性很强,于是她首先向书本学习,认真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人大工作常用的法律法规,深入钻研人大业务知识;同时她深入调查研究,广泛走访选民和各级人大代表,向广大群众和人大代表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她很快便成了业务娴熟的“专家主任”,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工作角色由行政机关被监督岗位到权力机关监督岗位,由副职到正职、由“官员”到“议员”、工作方式由行政首长负责制到人大合议制的四个转变。
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在确定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点的安排上,还是代表活动的指导以及行使决定权、监督权和人事任免权上,侯晓云都始终坚持以党委为核心,以促进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为己任,以代表人民利益和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围绕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走访政府部门,听取基层和人大代表意见,选择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组织和指导代表活动,为加快跨越发展建言献策,确保人大工作与党委工作同调,与政府工作同步,与群众要求同心。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为激发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经过深思熟虑,侯晓云提出了创新代表工作方面的“三项机制”。一是联系机制。制定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和县乡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三查(察)等活动制度,增强了人大代表的政治使命感。二是激励机制。开展“优秀人大代表”评选活动,县人大代表童守珠、刘登祥的先进事迹在《青海人大》刊发,20名人大代表事迹在互助电视台“人大代表风采”栏目播发。倡导并坚持代表述职评议制度,在各代表小组中分别确定1—2名县、乡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选民在听取述职报告的基础上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评选优秀人大代表的主要依据,进一步增强了代表的履职责任感。三是保障机制。从2009年起,互助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坚持向代表寄送《互助人大》、政府办编发的《情况交流》等资料,让代表及时了解常委会和县政府工作动态,掌握最新情况。县政府将县、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按规定标准予以落实。
侯晓云非常重视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理工作。每次县、乡镇人代会结束后,她及时召集代表建议交办会,明确办理责任、期限并要求有关承办部门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办理。结合“三查(察)”活动,通过听取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汇报、邀请相关代表参与督办、代表约见局长、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电话督办、明察暗访六种方式,督促“一府两院”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同时,坚持代表建议办理情况重点检查和“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对办理较好的单位进行表彰,促进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5年来,共受理代表意见建议249件,已办理220件,29件正在办理当中。
在立法工作中,侯晓云带领县人大常委会一班人坚持“立足县情,突出重点,急需先立”的原则,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先后制定并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施行了《互助土族自治县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互助土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和涉及森林、水利工程、公路、县城市容环卫、水土保持、河道管护等六个方面的单行条例,在进一步保障民族地方妇女权益和自治权力,促进公共设施和城市化管理等领域做出了积极努力,促进了依法治县进程。
侯晓云经常说:“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一定要挺直腰杆,理直气壮,要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要一抓到底。”2006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共组织了近20次的法律法规检查活动,检查内容涵盖了水法、农业法、教育法、交通法、社会治安处罚法等三十多项法律法规。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她明确要求常委会有关工委对“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的整改工作要加强跟踪监督,从而使每次执法检查都取得明显的效果,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处理了个别单位个别人员执法违法行为,确保了法律的正确实施,也使人大的权威在执法检查的过程逐步树立起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作为一名省、县两级人大代表,侯晓云深知自己的责任,她经常告诫自己绝不能辜负选民的信任和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一定要真正为民代言。每一次人代会上,她都认真行使代表职权,充分发挥参与决策、依法监督治理、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作用。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分别向省、县人代会提出意见建议40多件。
侯晓云非常重视人大机关自身建设。“如何使人大工作有更大的突破,仅靠人大常委会一班人的威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只有用制度管人管事,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在她担任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近五年时间里,互助县人大常委会在制度建设方面可谓卓有成效,相继出台和修改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规定》《常委会议事规则》《常委会“三查(察)”规则》《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制度》《常委会信访制度》《主任会议议事规则》等,在她的倡导下,互助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还建立了一月两个安排,一周两个例会的制度保障机制,可以说,互助县人大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有章可循。
2007年,她大胆提出了“三创”目标,即创一流工作水平、创一流工作特色、创一流工作实绩,带领全体机关干部、职工把“三创”活动与争创省、县文明单位结合起来。2008年,她又提出了创建“学习成才型”机关的目标,在人大机关倡导“学习是第一需要”的新观念,构筑了多元化的学习载体,配套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激励机制,营造了良好的成才环境,从而使创建“学习成才型”机关活动的长期性、目标的稳定性、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大为增强。
由于常年累月的操劳,她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2009年,她因病住院一个月。即使在住院期间,她头脑里时刻想着的还是事业,生怕落下任何一项工作。出院后,医院要求她全休一个月,为了不影响全局工作,她拖着尚未痊愈的身体,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作者单位: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