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这场硬仗

日期:2010-08-23
字体:【 打印本页

       按:2010年6月29日,在玉树抗震救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展开的重要时期,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增开一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徐福顺副省长代表省政府所作的关于玉树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大家认为,省政府的报告客观总结了抗震救灾的巨大成就、灾后重建前期和基础工作的积极成效,立足于玉树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生态地位和文化背景,围绕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规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计划措施,展示了一幅社会主义新玉树的壮美蓝图。在审议中,与会人员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还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马福海副主任说,刚才听了报告,很受鼓舞、很受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报告。玉树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安排救灾人员抢救伤员,在极短的时间内使灾区从无序到有序,表现出了极强的领导驾驶局势的能力和执政能力。我省的抗震救灾工作有几个特点:一是反应快、动手早。地震发生第一天就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并迅速展开救援行动。二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强卫书记和骆惠宁省长第一时间赶到玉树震区一线指挥抗震救灾,起到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三是心系群众、水乳相融。各级政府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助群众解决了大量实际困难。四是思维超前、指挥有方。通过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真抓实干的精神,也通过这次抗震救灾,表明各级政府是人民信赖的、能战胜困难的政府,是危难时节全心帮助群众救难的政府。目前,已全面进入灾后重建阶段,省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应对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各项规划等工作量非常大,规划符合玉树实际,切实可行,表示完全赞同。

        刘   晓副主任说,听了徐副省长的报告,深受鼓舞。省政府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汇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表明对这次工作高度重视,我完全赞同这个报告。谈几点感受,一是抗震救灾工作搞得非常好,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前所未有,取得的成效非常明效和巨大,伤病员基本得以康复,创造了地震史上死亡率和致残率最低的奇迹,很了不起。同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妥善安置了群众,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及时抢修了重大设施,恢复了秩序。二是恢复重建的规划抓得非常紧,做得非常好。搞好规划是恢复重建的前提,规划是最核心的东西,有了规划可以少走弯路。震后第二天省上便派员赴外省考察恢复重建工作,学习他们的好做法,非常正确。规划符合玉树实际,非常到位。苦干三年,使玉树跨越二十年的目标非常了不起。三是下一步工作的安排和部署非常全面,符合中央要求,符合青海实际和玉树实际,对于玉树的恢复重建意义重大,一定要抓紧抓实,早见成效。

        桑   杰副主任说,听了徐福顺省长的报告,感到报告很全面,很清晰,信心很足。玉树地震后我本人很关心,也就灾后重建提出了许多建议,得到了省委领导同志的肯定,这主要是自己对某些方面比较熟悉。灾后重建规划很全面,符合玉树实际,势必对玉树的重建起到重大的积极的指导作用。受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制约,三年对玉树重建来说,时间短、任务重,难度是非常大的,但它必将又创造一种速度,创建一种精神。建议灾后重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依法办事,切实做好政策、规划的宣传;二是加强对重建的监督和管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三是落实各项资金的使用,做好援助援建对口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四是加强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合力。

        王小青副主任说,5月6日带领海东代表团赴玉树慰问当地干部群众,深切地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感受到了玉树各族干部群众的苦干精神。听了徐副省长的报告,可汇总为三个大:第一个大,是取得了重大胜利。表现在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创造了死亡率和致残率极低的奇迹;二是体现了挑战极限、攻坚克难的精神。政府、部队、社会各界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取得的重大胜利是令人信服的。第二个大,是重大成效。表现在一是总体规划和八个子规划都很好,相互联动,是可持续的规划,将玉树重新进行了定位,充分体现了重建的宏伟蓝图;二是政策制定相当到位,相互配套和协调;三是项目资金争取快,到位快,项目准备和各项保障充分,体现了重大成效。第三个大,是重大安排,尤其是重大项目的安排、群众生活的安排等都考虑的非常详细。玉树的灾后重建任重道远,我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一定会克服各种困难,使新玉树展现在世人面前。
        郭汝琢副主任说,前一段时间去玉树灾区开展调研了解了一些情况。抗震救灾有力,灾后重建扎实,总体情况很好,工作到位,是调研后的总体感受。这些都有赖于省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目前,清理废墟、灾后重建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政府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规划正在征求群众的意见,这一工作是非常细致复杂的工作,而且抓得很紧。所有的细化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省政府领导、各厅局的领导也在现场督战,充分说明了政府的重视程度。玉树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灾后重建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困难很多。我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灾后重建工作。作为人大代表要全力支持重建工作,帮助宣传好、协助好重建工作。

        刘春耀副主任说,报告全面详实,我赞同这个报告。到目前为止,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做了许多工作,感到有几个特点,一是反应快、行动快,比唐山和汶川都快。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反应灵敏,行动迅速,现场指挥,这是前所未有的。二是动员广泛、组织迅速,各级政府,部队等投入巨大力量抗震救灾,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三是科学重建、规划先行。灾后很短的时间内就派人学习考察,制定出方案,充分讨论、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四是重建工作任务繁重,考验巨大。这需要重建工作规划一定要详细,制度、政策方面要设计好,同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希望省政府继续抓好这项工作,把工作做实做细,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我们作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将全力支持政府的工作,支持玉树灾后重建工作。

         昂   毛副主任说,听了报告很受鼓舞和教育,完全赞同报告。玉树地震后各项工作取得的重大成绩有目共睹,大家非常公认。这些成绩的取得,取决于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支持和人民子弟兵的无私奉献。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几个方面总结得都很好,非常到位,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深入一线,在灾难面前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在落实目标和任务方面,充分体现了政府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如清墟工作我们认为比较难,但政府执行力强,责任明确,措施得力,很好地完成了拆迁等工作,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驾驭全局的能力。另外,灾后重建超前规划,非常符合国务院的总体要求,确定的原则和目标也符合实际,符合灾区群众的愿望。规划编制过程中广泛听取灾区各族群众的意见,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学习借鉴汶川抗震救灾的经验。规划从玉树实际出发,非常科学,非常可信。报告措施清楚,责任明确,提出的几个保证鼓舞人心,相信灾后重建工作一定会按照确定的目标和要求顺利完成。

        武玉嶂委员说,玉树抗震救灾目前已进入全面实施的关键时间,省人大常委会安排这次会议专题听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报告很全面,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恢复重建,都体现了政府强有力的执行力,在全国很好地树立了党的形象和青海的形象,也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制度好。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几次掌声,充分表明了对灾后重建工作的肯定。感到各项工作细致,考虑周到,工作超前,环环相扣,正在向确定的目标有条不紊地推进。报告提出的目标是庄严的承诺,相信灾后重建工作肯定会实现举世瞩目的成效。

        马四海委员说,听了报告,很受感动,赞成这个报告。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行动迅速,措施果断,领导有力,过渡期的安置严谨有序,保证了玉树的安定,群众对政府充满了信心。目前,清墟工作已基本完成,规划也几易其稿,尤其是玉树情况复杂,规划很难做,政府为此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非常不易。玉树三年重建任务相当重,施工期短,总共14个月,材料紧缺,运输困难,水资源也紧缺,大量的材料要靠外运,政府的压力相当大,更需要做非常细致的工作。
        官玉林委员说,省人大常委会增开这次会议,听取省政府关于玉树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徐福顺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作的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求真务实,思路明晰,部署周密,措施得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前瞻性,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人心、凝聚人心的报告。完全赞同这个报告。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地的有力支援和全省上下的一致努力下,取得了重大胜利,创造了世界救灾和灾后重建史上的奇迹。这一重大胜利,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坚强的领导能力、高超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果断的决策能力;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及其各工作部门对全省各民族人民高度负责的意识;充分彰显了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指战员和广大救援人民攻艰克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充分彰显了全省各民族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团结,鼎力相助,奋发勇进,众志成城的时代风貌。对省政府在玉树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坚信今后的各项工作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梁曦东委员说,通过这次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充分表现出省委省政府反应迅速、措施得力。我们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地震当天就组织医务人员赶赴灾区,通过具体参与,感到省政府反应迅速,省政府的工作可以说向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列席同志们的几次掌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切。同意这个报告。
        陈君贤委员说,玉树抗震救灾取得的重大胜利,再一次彰显了党和政府坚强的执政能力,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我完全同意徐副省长的报告,并就玉树灾后重建提出如下建议:1、通过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加强各族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人民军队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教育活动,激发全省人民尤其是灾区各族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人民军队的热情,常怀感恩之情,自觉维护祖国大家庭的团结,维护稳定和谐的局面。2、要在抗灾救灾过程中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增强对各种灾害的自我防范和防御能力,降低救灾成本。3、重建工作重在规划、重在质量,重在人民群众是否满意,要用好重建资金和物资,让重建项目和工作经得起人民的认可、时间的检验。
       

    公保尚委员说 ,这次常委会专门增开一次会议听取玉树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非常及时,很有必要,充分体现了省人大常委会心系灾区,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听了报告,非常感动,也鼓舞人心。玉树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领导第一时间赶赴地震一线,紧急动员,果断处置,速度很快,令人感动。老百姓反映党和政府第一时间到达地震现场,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玉树地震才过了两个半月,在高寒缺氧、环境艰苦等条件下,各项工作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高超的智慧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玉树条件艰苦,去年巴塘机场刚刚建成,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在我们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

                赵喜平委员说,玉树地震的事情我始终在关注,但是了解的情况不是很全面,刚才听了报告,对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有了更加全面、详细的了解,在玉树这样海拔高、条件艰苦的地区开展灾后重建,难度非常大,但省委省政府高效、有序的工作,组织得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说明执政能力经得起考验,得到了提升,公信力也大大提升。目前,灾后重建的目标明确,定位清楚,思路清晰,机制建全,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如报告中提到的恢复重建与生态保护关系、建设与监督、重建与民族团结和谐关系等。大规模的重建工作中,资金多、项目多,如何健全监督机制是很重要的方面,建议在这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金生光委员说,徐副省长的报告非常感人,句句包含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灾后重建规划很细、很实,切实可行。地震后我也参与了抢险救灾,感到前方强有力的领导,是抓好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感到了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团结和政府强有力的执行力。报告起点高、计划周密,让大家对重建工作信心倍增。
        格日力委员说,报告分了三部分,重点在第三部分,内容很实,听后非常感人,我完全同意这个报告。作为参与救灾过程的见证人,感到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取得前期工作的胜利,充分彰显了党的力量、祖国的力量、民族团结的力量。这次救灾中各级领导身先士卒,以人为本,第一时间赶赴地震一线,坚持一线指挥,一线参与抢险救灾工作,让人倍受鼓舞。玉树特殊的环境决定了灾后重建一定要科学计划、科学组织。建议:一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让群众熟悉政策,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工作;二要强化科学规划,比如六个方面的建议等。
        赵奎明委员说,自玉树地震后,全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突出做了三件大事,即抗震救灾、编制重建规划和实施灾后重建。我完全同意徐福顺副省长代表省人民政府所作的报告。建议在灾后重建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贯彻省委提出的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牢固树立先进的理念,以高科技为支撑,大量引进新技术、新材料,不仅要实现报告提出的“努力苦干三年,使玉树跨越二十年”的目标,而且要确保重建后的一些公共服务设施保持领先三十年。

        乔正孝代表说,听了徐副省长的报告,非常受鼓舞,对报告十分满意。我到四川就灾后重建进行过考察,前段时间又赴玉树进行了调研。我省的抗震救灾工作有两点很突出,一是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主要领导同志亲临一线开展工作,形成了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二是规划和建设同步进行,政府和群众共同努力,解决了快与慢、多与少、进与退的问题,有利于实现玉树的绿色发展、统筹发展、跨越发展。总之,对各项工作都非常满意。玉树的灾后重建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建议:一是要营造良好的灾后重建的社会环境,要把玉树建设成一流的地区;二是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三是玉树的发展一定要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科技对玉树的支撑作用很重要,要加大科技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