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城市规划直接是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运作所许可的范围内生存、发展和发挥作用的。本文简要介绍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并在论述其作用的同时 探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发展趋势、基本特征、作用探究、发展趋势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城市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的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不仅推动着生产要素的流动,更作用于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型,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已发生了巨变。例如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制度从以单纯的行政计划无偿配置向有偿配置与计划控制下市场配置的转变。再如土地的有偿利用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节约用地、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的基础上,更加促进了城市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也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市场经济虽对我国城市掀起的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例如土地供给的有限性与价格的上涨趋势会导致城市土地投机活动,对于经济的过度追求也往往会造成对公众利益的侵害。所以说,城市规划如不加控制与引导,市场机制就会很容易导致城市建设的盲目性和城市机能失调。
二、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城市规划作为协调社会不同利益的一种工具,其目标就在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城市规划并不能自动地实现公共利益,为此不仅需要克服各方面的自利性影响,更要明确城市规划主要任务所表现的几个方面:1.查明城市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地理条件、城市建设条件、现有经济基础和历史发展的特点,确定本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2.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及长远发展方向,拟定城市发展的合理规模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3.选择城市各项功能组成部分的建设用地,并进行合理组织和布局,确定城市规划空间结构;4.为保持城市特色,拟定城市布局和城市设计方案;5.确定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和工程规划方案;
与此同时,在城市交通规划同城市结构和城市其他规划问题息息相关的环境下,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更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这已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一项基本内容。
三、城市规划的作用探究和发展趋势
城市规划不仅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城市的发展计划,更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通过规划,既可以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更可以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协调好各方面在建设中的矛盾,使之逐步发展成为“设施比较完善、环境清洁优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因此,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城市合理布局及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协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城市是国家或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中心,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城市建设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多种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它必须与经济建设相互协调。当前,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同时,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并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
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司能多的自由选择,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学科的建立,或许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也仍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不仅应该在空间上拓展,更应该在学科领域上加强交叉,尤其是注重对于决定土地与空间利用模式的利益关系的研究,应逐渐向政策科学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重视规划中的利益诉求机制的建设和规划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以及社会公益用地范围的界定。
总之,市场经济机制能够实现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它通过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的作用,能充分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但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来说,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往往带有局限性、被动性,在特定条件下还会失灵,这就必须依赖于城市规划控制。规划作为比较全面的长远发展计划,对解决市场机制自身的矛盾,保障公众长远利益起着不可缺少的平衡作用。在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应大力加强规划控制作用,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侵害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倾向。规划控制不是为了限制发展,而恰恰是为了城市长期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机会更具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这种机会对推动城市规划实施具有积极的效应,现实和将来要求城市规划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把握发展的良好机遇,能够及时地为投入的资金提供适当的用地空间和基础设施条件。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应有两手准备,一是加强规划控制作用,规范城市建设活动,保障城市健全发展,二是增强规划应变能力,适应市场机制要求,提供激励,主动发挥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杨秀珠,城市用地出让的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汇刊》,1994年第2期,同济大学出版社.
[2]朱介鸣,赵民.试论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的作用[J].城市规划,2004(3).
[3]杨玉华.论城市规划的作用[J].山西建筑,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