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9月29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分组审议了省财政厅厅长程丽华受省政府委托作的《玉树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的报告》,大家认为,玉树“4.14”强烈地震发生后,省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玉树州各级政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规范接收捐助资金和物资,精心组织款物发放,资金使用和物资管理规范有序、组织得力,各项工作卓有成效,为灾区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还就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马福海副主任说,我赞同这个报告。玉树“4·14”强烈地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筹措拨付抗震救灾资金,迅速组织调运救灾物资,主动研究提出支持抗震救灾政策措施,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省财政厅、民政厅等部门在短期内及时将救灾资金及物资发放到位,有力保障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应当充分肯定。希望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今后一个时期重建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救灾资金和物资有序分配,公开透明,保证使用到位,为灾区重建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桑 杰副主任说,玉树“4·14”强烈地震发生后,省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玉树州各级政府在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工作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各项工作卓有成效。突出表现在思想认识到位、规章制度健全、监督管理成效显著、工作细致深入,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报告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玉树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我表示赞同。提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救灾款物管理制度,细化各项规定,把监督贯穿于救灾款物募集、分配、拨付、管理、使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项目,确保抗震救灾资金物资万无一失,安全、合理、合法使用。二是要科学使用,实现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最大效益。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既要保证需求,又要避免浪费。要在统筹考虑灾区重建需求和重建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统一调度,引导社会捐赠资金物资和各级政府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真正发挥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要进一步公开透明,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在阳光下运作。
刘春耀副主任说,玉树地震发生后,省政府及其各部门、玉树州各级党委政府紧急抢险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规范接收捐助资金和物资,精心组织款物发放,资金使用和物资管理规范有序、组织得力,没有发生大的失误。对报告表示满意。建议进一步加大重建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监督救灾款物的接受发放工作,确保救灾资金物资管理有序、安全运行。
昂 毛副主任说,报告全面反映了玉树地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客观实在,我赞同这个报告。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援下,各部门各负其责,责任到人,确保了恢复重建工作紧张有序的开展。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资金物资使用规范、监管安全有效,救灾资金物资管理和使用在细致严格的制度下照章运行,在恢复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人民群众感到满意。提几点希望:1.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坚持公开透明原则,让人民群众了解救灾物资资金的用途和去向。2.对“谁接受、谁监管、谁使用、谁管理”的办法,政府要加强协调,统筹管理,使资金能够安全运行。3.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总之要让人民群众收益。
蔡德贵秘书长说,玉树地震发生后,省政府在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中做到了反应迅速、积极应对、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强化监管。主要表现在:首先,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周密安排部署救灾物资调运,建立了军地联合、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提出了受灾群众“五有”的救灾目标任务,且在灾后第七天全部实现。其次,积极主动应对灾后物资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难,保证了物资资金运输、发放的及时、有序、合理、到位。第三,把制度建设作为救灾物资资金管理使用的重中之重,及时制定了救灾物资发放办法等一系列关于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规章制度。第四,强化监督,确保了救灾款物的安全有效。建议:1、在认真总结前阶段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使其更加科学合理规范;2、严格物资资金管理使用程序,认真落实物资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巩固前阶段成果。
公保尚委员说,玉树地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是全省人民关注的大事,报告实事求是地反映了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表示赞同。玉树的抗震救灾,注重从源头上进行管理,省上成立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各级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管理制度,使各项救灾资金物资接受程序规范、管理规范、监管得力,确保了救灾资金物资的安全运行。建议:1.由于余震等原因,受灾人数有所变化,在救助及恢复重建当中要考虑对这部分人员的妥善安置。2.加强和协调对定向捐赠人捐款使用情况的解释。3.进一步统筹安排好资金和物资的使用,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薛 政委员说,对玉树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高效有序地管理使用,保证了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取得了抗震救灾阶段性的重大胜利,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建议:1、对余震后造成的新的灾害损失应报足报全,以便客观反映地震灾害损失情况。2、部分偏远地区的物资发放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重点解决。
王小娟委员说,玉树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全国人民非常关切,捐助、拨付的资金和物资数额大,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从汇报和调研情况看,灾区资金物资管理和使用比较到位。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各项资金物资得到切实有效使用。有一个疑问,视察报告中提到各方捐赠款物共计103.34亿元,在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中提出恢复重建资金总量为316.5亿元,其中社会捐助资金为60亿元。那么社会捐助资金的其余40多亿元资金使用是怎样安排的,是否全部用于灾后重建?
克 保委员说,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玉树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目前,救灾资金由财政统管的做法欠妥,应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同时捐赠的资金应及时到位,不能将捐赠资金仅仅用在灾区政府机构的建设上。灾后重建任务主要由央企承担,且成本较高,应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使我省的一些建筑企业能够参与到玉树灾后恢复重建中来。要重视发挥民政部门在救灾中的主渠道作用。
程 苏委员说,一是进一步加强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尤其是要加大对民间救灾资金的监管力度。二是要结合实际,制定救灾应急预案,确保救灾资金物资发放科学有序,避免人为浪费。三是在救灾物资发放时,要把受灾人员统计清楚,注意民族团结。
赵奎明委员说,玉树地震救灾资金物资来源渠道多、层次多、数量多,总的来说,在整个接受、发放、使用、管理救灾款物当中基本上做到了组织得力、程序规范、紧张有序,对报告表示赞同。捐赠资金监管实施“谁接收、谁监管、谁使用、谁管理”,在工作中容易造成资金违规使用的现象,建议在“谁主管、谁负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救灾重建款物的监督管理,严格拨付程序,加强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准确把握政策之间的衔接,防止打政策方面的“擦边球”,导致资金使用违规现象。
马四海委员说,玉树地震发生后,省政府及其各部门、玉树州各级党委政府在全力紧急抢险救治生命的同时,紧急调运救灾物资,精心组织款物发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格规范接收款物程序,切实加强款物管理,认真落实救助政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各项工作卓有成效。报告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玉树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同意这个报告。提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强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统一计划和调度,确保救灾款物的科学有效使用,提高资金物资的使用效率。要在统筹考虑灾区重建需求和重建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分配使用资金物资,既要保证救灾资金物资的需求,也要避免造成损失和浪费。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监督管理,确保救灾资金物资合法、安全使用。要针对资金物资监管的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及时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细化各项规定,使监督贯穿于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全过程,保证抗震救灾资金物资万无一失。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好灾区群众工作,确保政策公开透明。要加强公开公示,让群众充分了解和理解政策,让救助政策、救助程序家喻户晓,救助对象、救助结果人人监督,切实维护灾区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调动群众参与重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推进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