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登祥,63岁,互助县红崖子沟乡小寨村一位普通农民,曾担任过小寨村村委会主任,现任村支部书记,乡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县第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这些年来,他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群众的嘱托,认真履行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职责,积极发挥代表作用,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和致富带头人。
勇挑重担 甘做群众代言人
那是1998年,当刘登祥当选为红崖子沟乡人大代表时,不少人劝他说,你这个人大代表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弄不好,就得罪人!还不如干好自家的事情就行了。对于这些劝阻,他不是没有想过,在开放搞活、发展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人人都在忙着给自己赚钱致富。可他图啥呐?就连妻子也埋怨他忙得连家都顾不上。但他心里明白:作为人大代表,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代表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向政府真实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和愿望,督促政府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特别是当他在人代会上代表群众所提的议案和建议得以通过,最终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后,更加坚定了他当好人大代表的信心,总想着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为乡亲们多办好事、实事。他常说这样一句话: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人呐,还有啥比信任更重要的?
牢记职责 积极建言谋实效
向人代会提出意见建议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人大代表,几年来,他积极参政议政,每年县、乡人代大会召开之前,他都主动深入到群众当中调查走访、撰写议案和建议,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一名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提出意见、建议的过程中,他有着自己的深切体会,那就是要提到点子上。他一贯坚持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出发考虑问题,充分考虑群众的期盼和政府的承受能力,将二者有机结合提出意见建议。因此,他所提的关于松多干渠、红土湾水库引水渠改造、土地整理项目中调整产业结构等建议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心系民生 务实为民促发展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不能仅仅局限于监督和代言,更重要的是为民办实事。2005年,小寨村被互助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集中区选址之后,他意识到发展小寨村经济的机遇来了,尤其是对于发展小寨村二三产业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通过多种渠道招商引资,先后将海东驾驶员考试中心、砂石厂等企业成功引到小寨村东山开发区,并积极协调施工方吸收当地村民就近务工,以增加村民的收入。紧接着,他又谋划着在工业区附近搞活餐饮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进一步拓宽第三产业。2006年,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他带领两委一班人积极承诺、认真履诺,在红崖子沟乡老灌渠的改造项目中,积极主动地配合施工队,广泛动员群众投工投劳,为本村维修了老灌渠1200多米,新建支渠4条,共计
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群众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也是刘登祥的重要内容。由于他在群众中的较高威望,平时不少群众都愿意找他调解纠纷,各种矛盾纠纷在他的及时调解下得到有效化解,促使邻里和谐相处,群众都视他为自己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