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社会,竞争是永恒的。竞争靠的是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靠的是自身的理论素养和认识水平的高低。而要在竞争性社会立足、长进,为人类社会多奉献,为人民大众多谋利,就只能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努力学习。
江泽民同志指出:“讲学习,历来十分重要。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自古以来就以重视学习、讲究学问之道而著称于世。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志士仁人和著名学者,他们的建树都是同勤于学习,具有丰富的知识分不开的。”从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看,我们党历来是十分重视学习的。每当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到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全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时,更是特别强调加强和改进学习。延安时期、建国前夕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时期的几次全党范围的大学习活动,成效尤为明显。
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推进的伟大实践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际遇期,尤其是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我们更要注重学习。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掌握新知识,摸索新经验,既是新的实践过程,也是新的学习过程。不加强学习,就会处于盲目、被动和落后状态,就不可能永葆党的先进性,不可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开创新局面,从胜利走向胜利的。
勤奋学习,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保证。面对改革开放这场深刻而伟大的历史变革,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使命,我们都应牢记列宁的一句名言:“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学则智,不学则愚;人生苦短,而学无尽头。当今社会,是知识不断更新、理论不断创新、实践不断发展的时代,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实在太多,既便是过去懂得、熟悉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深化、创新的问题。要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就要有学习的紧迫感、不足感,学而则先进,不学则落伍。学习的态度,就是毛泽东同志倡导的“挤”与“钻”的精神,也就是如雷锋同志总结的“钉子”精神。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首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们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管总的,不自觉深入学习,势必思想空虚,精神贫乏,方向不明。作为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放松了学习,就会产生与保持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结果,就会丧失先进性。因此,最根本的是要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也是这次党中央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所在。同时,要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理论、科学、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一切有用的知识。不仅从书本上学,更要注重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孜孜以求,永不懈怠。学习搞好了,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精神境界也会高起来。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推动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此乃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必备品格。
工作多年,人的“内能”毕竟在不断释放,大可不必“空载上岗”。“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为此,时时“充电”,处处“加油”,才是上策。少些闲聊,少点应酬,少些棋牌茶艺,少些无所事事,多读点书,多操“鼠标”,把自我融入知识的海洋,开卷只会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