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是人大常委会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最基本、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在人大常委会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地方设立人大常委会
25年来,人大常委会会议程序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涉及问题日趋宽泛,内容更加丰富。因此,如何提高基层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质量,是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十分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要进一步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改进。
一、选好审议议题。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运用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汇报。人大常委会能否审议好“一府两院”的工作汇报,首先取决于选好审议议题。这是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的关键。怎样选择议题,根据我们的实践和人大工作的实际需要,应坚持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抓大事。在选择和确定会议议题时,着重于涉及本行政区域长远的、根本的、重大的工作或事项;着重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着重于经济发展、工作目标的实现,保证作出的决议、决定更科学、更合理。二是突出重点。人大常委会要有所作为,工作上不能面面俱到,必须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安排议题应抓住重点,少而精,每次会议安排两至三个重点议题,使组成人员能够集中精力,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发表意见。议就要议深议透,抓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这样才能树立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三是要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人大工作的显著特点是坚持依法办事,不仅确定议题要符合宪法、法律关于人大常委会职权的规定,就是监督议题的确定,监督行为的实施,监督结果的形成,也要按照法定程序,经过集体审议,通过会议表决来决定。四是有所侧重。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议题,应当侧重同级党委的工作重点、政府致力要做的大事,在时间上侧重及时,保证抓得早,抓得准。在具体选择议题时要侧重党的中心工作、”一府两院”的工作重点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把议题选在其需要加强和改进或正在着手抓的工作上。要从人大自身实际出发,考虑组成人员对拟审议议题的了解程度。总之,确定会议审议议题要有所侧重,科学安排,才能保证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二、搞好会前调查。人大常委会会议确定之后,审议前的准备更为重要。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审议质量的高低。会前准备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做好有关资料的准备工作。组成人员审议议题,首先必须对需要审议的问题的各个方面、各种意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人大常委会机关在会前要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及时提供给组成人员,让大家熟悉情况。必要时组织大家集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听取情况介绍,熟悉有关资料。会议的时间、议题按规定提前一个月通知下去,要求组成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查准备。会议前一周将会议材料、有关资料送到与会人员手中,让他们提前熟悉材料,做好审议准备。对组成人员的发言,必要时要求提前写好书面发言稿,避免发言中出现不应有的偏差和失误。二是组织好视察调查。会前视察调查是提高审议质量的基础。如果视察调查组织不好,了解不到实际情况,审议发言中就会出现发言不踊跃,甚至冷场现象。有的抓不住重点,脱离正题;有的发言泛泛而谈,空洞无物;有的甚至说题外话、外行话。因此,要提高审议质量,必须搞好视察调查。在视察调查前,要认真安排,明确重点,组织学习,掌握方法。视察中,多深入基层,走访代表和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 了解真情实况。视察调查后,要将所见所感去粗取精,整理成书面发言材料。材料要客观公正,建议要具体实在,切实可行。视察调查要采取多种方法,既有集中,又有分散,注意视察调查的广泛性。要坚持做到每听取“一府两院”的一个工作汇报,就有人大常委会有关工委的一个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多提问题,少讲成绩;多提意见、建议,少作空泛议论,力求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说问题说到点子上,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常委会会议的审议质量。三是精心组织。要充分发挥“一府两院”的积极性,不仅要向人大常委会提供高质量的工作汇报,还要提供准确、翔实的辅助性参考材料,使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所审议议题的有关情况有更具体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所以,搞好审议要重视规范“一府两院”的工作汇报。汇报材料要提前送审,把好材料关,防止报告内容不全、角度不准,署名、称谓不规范等。人大常委会要创造条件使“一府两院”做到主动配合,如通过协调会等加强工作联系,请“一府两院”领导及时向常委会通报工作情况和信息,或参加常委会组织的有关视察、调查、座谈,交换工作意见等。重视发挥好人大主任会议的作用。会前,主任会议应认真听取和研究有关工委的专项调查报告,对事关全局的重大议题,可要求“一府两院”向主任会议汇报,进行初审,使“一府两院”及时了解人大常委会可能提出的工作意见,作一些必要的准备,确保常委会会议审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组织好会中审议。会中审议是审议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提高审议质量应在五个方面着力抓好:一是写好会议主持词。常委会会议主持词是人大机关特有的文书形式,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准确细致地反映常委会会议的内容和过程。主持词的起草,是一项严肃、认真、细致的工作,办理机构要按照法律规定和有关要求,早作准备,细心研究,认真起草,务求完善。主持词要做到程序合法,内容完备,安排得当,衔接顺畅,细致严密,语言规范,文字精炼。二是会议主持者要充分发挥好引导、领头的中心作用。主持者应提前熟悉主持词,认真思索,成竹在胸;主持时熟练自然,有张有弛,引导有度,围绕主题,认真审议,既不让会议节奏过快,气氛过于紧张,让人感到沉重压抑,又不出现松散拖拉、漫无边际现象。主持者要善于引导委员大胆进行发言,确保常委会会议审议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有效进行。三是认真审议。要保证组成人员都能在常委会会议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会议最大限度地体现集体的意志和智慧。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位委员都有机会发言,充分展开讨论。防止限制时间,影响委员发言。要让委员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该批评的批评,该提的建议毫不保留,使会议高效、有序,充分体现人大集体行使职权的基本职能。四是注重发言质量。除了掌握好发言面,尽可能让到会的组成人员、法定列席人员、应邀的人大代表在审议时都有发言机会外,还要提前准备,开展重点发言,把审议引向深入。五是做好审议意见的办理和决议的落实工作。做好审议意见的办理和落实,是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质量的根本目的。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审议意见的办理工作。1、认真抓好审议意见的交办。审议意见初稿形成后,交主任会议研究审定,然后以文件形式送交“一府两院”办理。2、做好督查工作。在审议意见的办理过程中,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应进行跟踪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向人大主任会议汇报。人大常委会应在适当时候听取办理情况的报告。3、做好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反馈工作。“一府两院”要把审议意见的办理结果适时向人大常委会反馈,反馈的形式应是书面报告。常委会主任会议必要时应对如何做好审议意见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这样有利于推进“一府两院”工作,也有利于促进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的提高。
四、健全规章制度。实践证明,建立健全常委会会议制度,是各项工作规范化、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质量的保证。一是建立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制度。要制定常委会议事规则、常委会监督“一府两院”工作办法以及一些专项性的监督办法,如人事任免办法、预算监督办法、审议意见处理办法、人大信访工作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要制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办法、视察制度、组成人员出席常委会会议的考勤制度以及组成人员的述职制度等,规范组成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责任心,促进审议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要制定列席人员守则。明确规定必须列席的人员,列席人员必须保证按时列席会议,必须认真回答组成人员的询问,虚心听取审议,接受意见,会后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并做好反馈工作等。
(作者单位:西宁市城东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