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应对措施

日期:2005-09-22
字体:【 打印本页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和社会转型时期,引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因素很多,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百万个孩子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希望。我们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特殊性,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的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形成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合力,把未成年人犯罪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切实维护好社会治安的稳定。公安机关作为预防和打击犯罪的重要职能部门,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要切实履行职责,与有关部门一起,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要依法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认真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一是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帮助其分析犯罪的原因和所犯的罪行,使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和危害后果,知罪悔过,达到教育和挽救的目的,二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严格执行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限制使用强制措施,讯问时通知其父母、监护人或学校老师到场等规定,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三是对羁押场所收押或执行的未成年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与成年人采取分别收押、分别看管、分别教育的措施,切实防止“交叉感染”,并有针对性的加强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增强其遵纪守法观念,促其自我警醒和觉悟。

        ()落实帮教措施,积极构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网络。全社会对未成年人都有共同教育的责任。学校、家庭、政府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公安机关派出所要充分发挥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和配合,建立家庭、学校、社区、派出所四位一体的帮教监控网络,建立健全易犯罪未成年人和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档案,落实民警下管区走访责任制度,所外执行人员定期汇报制度,定期写出自己学习、生活的思想汇报,让民警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做好刑满释放、所外执行和解除劳动教养、收容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及时将所掌握的情况向学校、社区等部门通报,做好引导性、控制性预防措施。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与宣传、教育、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履行各自担负的重要职责,在生活上多予以关心,多提供一些学习培训就业的机会,以使他们早日重新回到社会。对有违法犯罪经历和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在校生,要由学校、家庭、社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实行责任制,包人、包教育、包管理、包转变、包守法,一直到他们改过为止。同时,在各社区、各单位开展调查摸底,建立重点人口档案,对有劣迹的未成年人纳入管理视线,以切实的关爱、关怀感化他们,做好预防工作,使全社会构建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网络。

       ()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危害未成年人安全、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案件。特别是拐卖儿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向未成年人传授犯罪方法、绑架儿童勒索钱财等其他以未成年人为侵害对象的犯罪案件,公安机关要依法从重从快查处,尽快解救和保护被侵害的未成年人。

       ()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治安秩序的整治工作,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彻底清理整顿在学校周边设立的网吧和文化娱乐服务行业,对从事色情、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播放反动、黄色音像以及宣传暴力、邪教等不良报刊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查处,坚决取缔。当然,光靠短期的集中整治行动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应尽快建立健全一个比较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把集中整治与加强日常管理和防范工作相结合,将校园周边的日常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单位,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等群众性组织在维护校园周边地区治安秩序中的积极作用,使这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不能等发生了治安事件或刑事案件后,有关职能部门才“紧急出动”,而是把整治的精力与功夫致力于平常和固定在“长效”工作状态中,使学校周边的治安秩序长期平安、稳定,还学校一个宁静的环境。同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和文艺团体应多创作和提供适合未成年人特点、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影视、文艺作品,真正体现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可能的条件下,继续加强青少年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多建一些少年宫、体育场、图书馆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场所,让他们多参加一些健康的活动,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塑造良好的品行。目前,我省主要是以文化设施为依托,以艺术创作为手段,文化部门分工协调,通力合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西宁市中小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图书馆学习已蔚然成风,省博物馆定期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或实物展览向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正在逐步好转。

       ()加大禁毒宣传,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构筑预防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坚强堡垒。虽然2001年至2003年全省强制戒毒的未成年人只有23人,数量不是很多,但是未成年人进行毒品犯罪的却高达11人,这当中有些就是瘾君子。只要毒品在社会上存在,不远离未成年人,沾染上毒品的大多数未成年人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公安机关必须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戒毒工作,净化社会环境,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教育部门要重点抓好中小学的禁毒宣传教育,把禁毒预防教育列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宣传国家禁毒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贩卖、吸食、种植毒品的极大危害,增强对毒品侵袭的抵抗力,消灭禁毒宣传的死角,保证未成年人不受毒品犯罪侵扰,构筑预防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坚强堡垒。

        ()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并不是上一两堂法律常识课就能全部解决的,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依托各类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积极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教育场所大力开展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未成年人,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控能力。加强学校与公安机关的联系,充分发挥辖区民警担任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个性发展特点的研究,积极开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预防,利用中小学法制课堂,根据学生的需要,采取举办法制讲座、以案说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讲解法律常识,解答一些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有关的法律和治安方面的问题,尽可能把学生的违法心理和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创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学校,组织动员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和青少年法制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帮助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作者单位:青海省公安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