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脱贫攻坚实施意见要求到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调研中发现,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条件差不多的贫困边缘户没有纳入进来,这部分群众享受不到精准扶贫的任何政策和好处,如果在本轮脱贫攻坚当中不统筹考虑的话,到2020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脱贫了,但边缘户还处在近似贫困状态,甚至会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海北州县两级政府利用本级财政,将这些贫困边缘户纳入到了州县两级的帮扶范围内,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一道同步施策,效果非常好,但省内大部分地区没有这样搞。另外,我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农牧民仍未摆脱靠天养畜、靠天吃饭的现实,自然灾害对农牧业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请问,我省边缘人口有多少,省上是如何考虑边缘人口的帮扶?在农牧业防灾减灾方面有哪些对策和措施?
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回答:
截止目前,国家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标准。我们认为边缘户是相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而言,属于低收入人口。这样,放在我省来讲,边缘户应该是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2015年底国家确定贫困人口标准2968元(我省确定2970元),低于4000元(2019年脱贫标准)的低收入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2015年青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抽样调查,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以下的人口占比为25.4%。按照2015年底全省乡村人口292.45万人测算,我省边缘户人口约为22.3万人。如果再考虑因灾、因病等各种原因,我省贫困边缘人口大约在30万人左右,占农牧民总人口的10.3%。边缘户的状况,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差无几,主要表现还是收入低,住房比较困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且这些群众大多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如果不统筹考虑,势必影响区域性整体脱贫,甚至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我们从五个方面统筹考虑边缘人口的脱贫发展问题的。一是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按照国家“两不愁、三保障”的识别标准,2015年底国家确定我省贫困人口规模为42万。为切实抓住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机遇,我们多次向国扶办汇报我省的特殊情况和实际问题,重点是补“短板”难度大的问题,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做了大量的汇报衔接工作,最终国家确认我省贫困人口为52万。这使我省10万边缘人口被纳入了国家扶持范围,可有利于争取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资金。二是守住一个底线。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首先要确保16万户、52万人如期稳定脱贫和持续发展,就是说要守住最低的贫困线,兜住现有贫困人口,不增加新的边缘人口。三是做好动态管理。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要求,在每年数据清洗和动态调整中,将致贫或返贫的边缘人口纳入扶贫政策扶持范围,做到应扶尽扶。四是明确政策延续。省上对2016—2019年分年度摘帽后的贫困县扶持政策不变,而且还有奖励,鼓励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摘帽后,由各地自行确定扶持对象,始终瞄准最困难群体。如西宁市、海西州考虑将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扶贫扶持范围,海北州考虑将5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扶持范围。五是坚持统筹推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做到点面结合,综合施策,统筹推进。
从点上来讲。从今年开始,我们按照户有产业项目、村有集体经济、县有产业园区“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为增收脱贫提供产业保障。今年安排8.1亿元,在1622个贫困村建立互助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向银行质押,按5—10倍放大,全民共享,重点发展村级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从明年开始,我们对今年摘帽和计划摘帽的14个县所有村安排互助发展资金,力争到2018年全省所有行政村互助发展资金全覆盖。这样全省4166个行政村,安排互助金达20.8亿元,加上市县配套,总投资将超过30亿元,这部分资金将长期发挥效益。按照产业带动、能人带动的思路,在每个县建设一个扶贫产业园。目前,已投资3.9亿元,在26个县建成扶贫产业园。明年计划投资19.5亿元,对剩下的13个县全覆盖。这样省级财政资金将达到5.9亿元,同时我们要求以扶贫资金为牵引,每个园区吸纳企业、银行及社会资金达到1亿元,每个产业园吸纳就业1000人以上。照此计算,全省产业园区各类资金将达到39亿元,吸纳就业近4万人。这样,既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又带动了就业增收。全省计划投资15亿元,在500个具备条件的村,每村投资300万元,扶持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带动辐射村民增收。
从面上讲。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我省“小财政大民生”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随着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的有力推进,全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将有质的提升,惠及更多的农牧民群众。
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回答:
“十三五”期间,为加强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我厅已专门编印了全省农牧业生产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划,重点考虑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是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在农区高标准建设种植大田、日光温室、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场、有机牧场、果蔬标准园、休闲农庄等基地,完善水电路及仓储、加工、物流等配套设施,在牧区加强畜棚、围栏、人工饲草地、贮草棚、青贮窖、动物防疫设施、饲草料加工等建设,做实合作社。二是根据农作物、草原和重大病虫鼠害疫情种类,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存施药机械、农药、运输工具等物资装备,配套建设生防天敌扩繁基地,开展跨区域植物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加大植物保护工作力度。三是根据动物疫病发生规律和防控工作实际,完善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配备应急监测、应急防护、消毒扑杀、移动式无害化处理等设施设备,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四是根据草原灾害分布级别及分布情况,建设区域性的草原灾害物资储备库和草原防火站,配备灾害防控设施设备,实现重大草原灾害的快速响应。五是根据重大农牧机械作业区域分布情况,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重大农机事故的防控能力。
(二)完善监测服务体系,提升管控农牧业灾害的能力。在植物保护方面,围绕农作物和草原重大病虫鼠害疫情区域联防联控,建设田间监测点、植物疫情监测点和迁飞性虫害监测点,提升病虫发生源头区、迁飞流行过渡带和常年重发生区的联合监测能力。在动物防疫方面,根据动物疫病发生、传播、控制的特点,建设动物疫情监测站、监测点,掌握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发展趋势以及防控措施有效性,提升动物疫病监测预警能力。在草原灾害方面,根据草原灾害发生情况和区域特点,建设草原火灾监测点和草原雪灾监测点,提高草原火灾、雪灾的监测预警能力。在农机安全方面,以跨区作业农机和深松作业农机为重点,建设农机安全监测点,加强农机作业及工况信息的实时监测能力;在耕地检测方面,建设省级耕地质量监测区域分中心和耕地质量区域监测站(点),实现耕地质量理化性状的系统监测。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依托电子政务业务网和农牧业遥感与应用中心,初步建立农牧业生产安全保障、农情数据监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村集体资产信息监测、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农牧业综合服务六大信息平台。
(三)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丰富农牧业抗灾物质基础。一是大力发展草牧业。围绕粮改饲、草产业发展等内容,进一步探索我省草牧业发展模式,争取国家扩大试点县范围,加快建设试点区牧草良种繁育基地、畜用暖棚、贮草棚、高标准饲草基地和天然草原改良,全面提升草牧业物质装备水平。二是继续强化越冬饲草料储备。加强饲料产业发展与服务指导,做好认真做好全省的抗灾保畜工作项目储备、申报及管理工作,继续做好青南多灾易灾地区越冬饲料调运工作。三是提升农业防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增强农业防旱抗旱能力,加强气象服务指导,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健全农牧业保险体系,建立大灾风险分担机制。我省自2007年开展农牧业保险试点以来,保险范围、规模、品种逐年扩大,常规农业保险地区扩大到32个县(市);保险品种从由5个扩大到14个品种,并与2011年启动了藏区藏羊、牦牛保险试点,为分散降低农牧民灾害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我厅将进一步加大争取中央加大补贴力度,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我省藏区藏系羊、牦牛保险支持力度,探索中藏药材、家禽、饲草保险试点,增加保险品种,加大保险规模。加强调研摸底,强化农业保险的多部门协作,加大督促指导,使农牧业保险更加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政策性农牧业保险工作的宣传和动员力度,结合各地农牧业面临的主要灾害风险,认真做好农牧业防灾和选险工作,积极配合保险机构做好农牧业保险承保理赔工作。
二、要实现脱贫致富,产业带动是基础,也是农牧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从调研的情况看,有些地区的产业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建立在当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些地区对产业扶持资金用途上仍然注重一家一户自我发展,形不成规模经营,难以增加群众收入;有些地区在产业发展上缺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抛开农牧这一优势主业寻找二三产业项目。请问,在产业培育上究竟存在哪些困难和不足,下一步将采取哪些对策和措施?
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回答:
(一)农牧产业培育存在的困难及不足。一是转变发展方式难度大。全省1622个贫困村多在山大沟深的浅脑山地区或边缘草原牧区,资源禀赋不足,自然灾害频发,产业结构单一,长期靠天养畜、靠天吃饭,自我发展能力十分有限,成为贫困人口难以实现脱贫的瓶颈。二是装备水平滞后。全省贫困地区现有的基础设施薄弱,设施农业、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电力保障等设施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装备水平不高,农牧业机械化程度低,防灾减灾能力弱,贫困人口增收空间有限。三是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加工层次低;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服务能力和规范程度有待提升,新型经营主体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辐射带动能力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四是科技推广能力弱。基层科技推广人员不足,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新品种、新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运用。农村牧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的趋势,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五是农牧业生产成本高。我省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耕地质量差、草地产出低,农牧业生产成本高,增值效益低。受农产品价格接近“天花板”和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攀升的“双重挤压”,农牧业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导致贫困农牧民增收困难。
(二)农牧产业培育拟采取的措施。青海的地域特点、贫困状况决定了发展特色农牧业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必须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广大扶贫对象脱贫致富。下一步,我厅重点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尊重自然规律,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我们通过对贫困人口参与产业程度和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进行分析,发展农牧产业仍然是我省贫困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扶贫产业依然以种养业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同时在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适度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和商贸流通为主的二三产业。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受制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应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草则草,立足当地资源禀赋,选择最适宜的产业。我省农作物种植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农牧交错区,区域贫困面广,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山旱地多,转产转业难度大,必须依托当地气候冷凉,地理区位特殊,大气和土壤污染少等独特的资源禀赋,发展油菜、马铃薯、青稞、蚕(豌)豆、蔬菜、饲草料等特色种植业,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另外,我省素有“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的美称,草食畜牧业是全省农牧民的支柱产业,也是藏区六州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4年,农业部确定我省为全国首个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为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东部农区肉牛、肉羊、生猪等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以上,带动力强。发展肉牛、肉羊、生猪、奶牛、禽兔等特色养殖业,依然是贫困地区易推广、增收快的短平快产业。全省冷水鱼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且河流、湖泊资源丰富,拓展空间较大。冷水鱼产业也成为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是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十三五”时期,我们将着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马铃薯、油菜、牛羊肉、冷水鱼等特色农畜产品产地初加工,创建扶贫产业园,推进产地资源与加工企业、上下游企业间的有效对接;加快建设一批蔬菜保鲜库、马铃薯储藏窖等鲜活农产品保鲜物流设施,加强农畜产品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培育一批重点从事特色农畜产品经销的运销公司、专业协会、贩运大户,积极推广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形式的产销对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城市或城郊设立鲜活农畜产品直销网点、连锁店、专销区、专卖店,探索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物联网+实体流通相结合,努力提高农畜产品的附加值;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创建活动为重点,依托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等项目支持,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建设基金等多种方式,着力改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村基础设施条件,拓展农牧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业,以加工业带动“接二连三”,以休闲农牧业带动“隔二连三”,让贫困农牧户分享更多的红利。
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我厅将围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选择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大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一是以农牧民合作社等为主体,重点扶持股份制改造,支持种植、养殖环节,采收、产地处理、烘干等初加工环节,贮藏、运输、销售等流通环节建设和休闲农庄设施建设,支持开展综合性服务、农村电子商务等平台建设。二是以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为主体,扶持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农牧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和营销设施,支持企业与农牧户合作共建标准化原料基地、农畜产品保鲜包装、加工、直销配送或餐饮服务设施,让农牧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三是以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为主体,扶持集中建设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公共设施,带动农牧民分享利润。
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补充回答:
从今年脱贫攻坚的实践来看,产业扶贫方面的确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选择培育难。我省有80%以上的贫困农牧民分布在青南高寒牧区和东部干旱山区,这些地区资源禀赋差,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繁,可供选择的扶贫产业十分有限。二是产业选择简单化。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由于基层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项目库建设薄弱等原因,导致一些地方的产业选择过于简单和雷同,要么是千篇一律搞养殖,要么是简单搞资金收益。三是产业发展见效慢。扶贫资金当年投入,当年见效难度大。四是贫困群众参与度还不高,自我发展的动力不足。
下一步,我们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产业选择上,坚持实事求是,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林则林,精准施策;二是产业方向上,紧紧围绕我省十大特色产业,做大基地,做强规模,走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路子;三是工作举措上,加强政策宣传,加大技能培训,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使贫困群众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四是资金安排上,针对产业培育周期长、见效慢的实际情况,今年安排了9.7亿元实施到户产业项目,覆盖贫困人口16.2万人。2017年计划安排14.4亿元覆盖贫困人口24万人,提前三年做到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
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而精准识别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从调研的情况看,绝大多数精准识别的贫困户是符合条件的,但“关系户”“人情户”在少数村仍然存在,虽然比例不高,但负面影响很大。调研中发现有些子女通过分户口等手段让老人享受贫困人口优惠政策,将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义务转嫁给政府,其中有些老人的子女经济条件不错,甚至有国家公职人员,这一现象不但不符合国家的扶贫政策,而且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法律规定,也带坏了周围的社会风气。另外,部分基层干部调查研究不够、村情民意了解不深,不同程度存在精准施策不切实际、综合施策不对路,发展难以持续,甚至有些贫困户不了解对自己要实施的具体扶贫措施。请问,对个别地方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方面存在的不够精准问题,下一步准备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省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马正军回答:
关于精准识别的问题。去年以来,我们以2015年底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0元为标准,严格遵照“个人申请、民主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复核、县级审定和两公示一公告”的建档立卡工作程序,通过采取“五看法”(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还要看技能强不强,最后看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等方式,并经过多轮反复识别,在全省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万户、52万人。
为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识别精准度,今年我们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次专项督查,并多次进行实地暗访,了解掌握群众的反映,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了精准识别数据信息比对和核实,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进一步挤出了水分,夯实了精准扶贫的基础。从调查情况看,群众对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的知晓率达到100%,对贫困户识别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在精准识别工作中还难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地方工作不扎实,责任心不强,在开展入户调查核实过程中,不深入不细致,情况摸的不准不实,导致个别不符合条件的农牧户被纳入到精准识别范围;二是个别村执行精准识别认定的程序不严格,开展民主评议走形式、走过场,甚至通过采取抓阄的办法来确定贫困户,导致出现过优亲厚友识别不精准。三是对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基础资料的整理、收集、归档重视不够,存在着影像资料、文字记录等不完整、缺失等情况,影响到精准识别的信用度。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解决。一是继续加大工作指导和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作用,通过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倒排倒查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提升贫困识别精准度。二是健全完善贫困基础数据库,积极借助扶贫开发综合信息系统,通过与行业部门建立数据信息分析比对工作机制,在开展数据清洗工作中,坚决将不符合条件的农牧户予以剔除。三是加大督查巡查工作力度,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公布举报电话,对群众反映的精准识别问题,做到有问必查,有错必纠。四是强化精准识别档案管理,通过如实收集、记录贫困户资料,对精准识别工作进行补充和完善。
关于精准施策的问题。面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要求,个别地区党委和政府尚未从传统扶贫的思维定式中转变过来,在实化细化各项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上,仍存在着大而化之、“大水漫灌”等现象,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个性需求掌握不够全面、深入,帮扶效应体现的不够明显。二是在金融扶贫、医疗救助等领域的帮扶政策跟进较慢,一些被列入年度脱贫计划的扶贫对象没能得到及时扶持,易发生“被脱贫”“数字脱贫”情况。三是部分行业部门的专项扶贫政策对接不够及时,与脱贫滚动计划不同步,甚至在个别地区还存在盲点和死角。四是在选派帮扶干部方面,还存在力量不够、业务不精等现象,帮扶措施多局限于送钱、送物,帮扶成效不持续。对此,在今后将着重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县级主体责任,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因村因户因人量身施策。二是加大督查巡查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对各地精准施策工作进行重点督查,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三是进一步强化考核问责工作,发挥好县级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对精准施策存在的问题实行跟踪问效严肃追责。
四、实施易地搬迁是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扶贫搬迁过程中,既要考虑城镇化和农牧区的协调发展,还要考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对此,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都做了精心设计,目前易地搬迁总体上健康有序地实施。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和了解到,部分搬迁户在易地安置后,不但挤占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空间,而且搬迁后没有生产资料,培育产业难,去原住地经营自己的承包地和草场,又要增加生产成本,得不偿失。对此,比较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是将搬出地的草场、耕地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和土地流转,通过特色规模化经营,走规模化生产、商品化经营的路子。另外,整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贫困农户、牧户分别补助8万元、9万元,而非贫困农户、牧户分别补助4.5万元、5.5万元;对就地无力改造房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户补助4.2万元、牧户补助5.2万元,虽然补助标准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但由于住房建设成本逐年增加,各地群众收入差异大,致使一些贫困户和整村易地搬迁的非贫困户自筹资金负担过重,不少农牧户只能举债搬迁、改造,形成新的经济压力。请问,如何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将如何改进?
省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沙德林回答:
1.易地扶贫搬迁对我省来讲显得更为重要,我省贫困群众大多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干旱山区和高寒牧区,搬迁才是脱贫的根本途径,不搬就没有任何出路。为此,我省积极向国家争取20万人的搬迁规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2.8%,占比在全国算是最高的,可以说达到了应搬尽搬。
2.在总体的政策设计上,我省紧紧围绕“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思路,既从实际出发,又着眼长远发展,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加强后续政策保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过得好。
3.在安置方式上,我们根据地区地域特征和群众搬迁需求,采取集中安置和自主安置相结合的方式。东部地区主要突出建设新村、小城镇、县城或工业园区集中安置和自主安置;环湖地区主要突出小城镇安置、就近集中安置、乡村旅游区安置;青南地区坚持3个“三分之一”布局,即:三分之一县城安置,三分之一乡镇或交通沿线集中安置,三分之一村内就近安置,实现人口梯度转移,草场流转经营,产业集约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在扶持标准上,我们出台了综合性的扶持政策,标准在全国也属于最高的。对建房补助分了8万元、9万元和10万元三个标准,在此基础上,对集中安置的每户安排征地费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农区12万、牧区11万,户均投资达到了20万元。对同步搬迁的,分别给予了4.5万元、5.5万元补助;对就地改造的,在危房改造扶持2.5万元的基础上,省政府再补助2万元、3万元。
5.在项目建设上,我们确定了80平方米的最高上限,也是政策红线,严格落实了国家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政策要求,同时扶持标准与农区、藏区的住房建设成本基本吻合,加上征地费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的补贴,完全满足建设费用,不存在举债建房的问题。对今后需要扩建的,建议采取预留空间的办法给予解决。
6.在政策措施的保障上,针对建档立卡搬迁户的致贫因素和脱贫需求,在易地搬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特色产业、转移就业、教育脱贫、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生态保护等扶持政策,政策叠加,措施配套,缺啥补啥。对搬迁安置的贫困户,各地积极采取流转土地草场的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草产业,让群众多元增收。一些县还将当地的旅游资源配置给搬迁户发展旅游扶贫项目。同时,对集中安置区,坚持按照新农村、新牧区的标准来规划和打造,水、电、路、房、气、网等基础设施全方位配套,高标准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今年,各有关行业部门积极跟进,推进有力,进展顺利,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项目开工率和进度均居全国前列。
针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导编制好搬迁规划,细化实施方案,真正把安置区建成美丽乡村、美丽社区;二是加强后续产业项目研究,加强技能培训,做好搬迁后的文章;三是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制定完善好土地、教育、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四是用足用活各项政策,严把政策红线,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五是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工作。
省发改委副主任平志强补充回答:
结合我委职能,就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有关问题补充如下:
(一)关于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发展改革委、扶贫办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五部门联合印发《“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地区〔2015〕2769)精神,我委会同省扶贫开发局等相关单位,牵头编制并上报了《青海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制定了《青海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及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计划。在编制过程中,严格落实《关于切实执行落实好易地扶贫搬迁有关政策的紧急通知》(青政办〔2016〕87号)和《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有关的紧急通知》(青扶组办〔2016〕7号)文件要求,按照的“保障基本、安全适用”的原则,执行我省确定的“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建房面积不超过80平方米的强制性标准和最高限制标准。
规划中还明确了采取自然村整村搬迁和分散搬迁两种方式,用4年时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377户、118869人搬迁,同步搬迁非建档立卡户19103户、81198人的搬迁规模。经估算,“十三五”期间共需投资88.66亿元。主要通过以下渠道筹资解决:一是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1.89亿元(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89万人,人均补助资金1.0万元);二是通过调整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向省级投融资平台注入资本金11.89亿元;三是落实国家专项建设基金5.94亿元;四是向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统贷长期低息贷款40.49亿元(人均贷款3.41万元);五是争取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等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1.62亿元(纳入本规划的集中安置非建档立卡搬迁群众1.91万户,每户0.85万元测算),省、州(市)、县财政筹措资金7.61亿元,共计9.23亿元,用于集中安置非建档立卡户建房补助;六是搬迁群众建房自筹9.22亿元。其中,建档立卡户每户自筹1.0万元,同步搬迁的非建档立卡户每户自筹3.5万元。
(二)关于资金下达工作。通过我省的积极汇报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标准上对青海予以倾斜照顾,全省均按藏区标准执行,与新疆、西藏两个自治区同标准,为全国最高,即人均1万元(中东部地区7000元、西部地区8000元)。
依据青海省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分2批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82亿元,我省及时转下计划,并衔接落实省财政垫资6926万元,全力推进2016年4.51万人搬迁任务的组织实施。近日,我委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上报了青海省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议计划,建议拟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县34个,工程34项,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6万户4.80万人,项目总投资26.62亿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4.80亿元。
五、精准脱贫的关键是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调动他们改变贫困面貌的积极性,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力军。在调研中发现,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做好脱贫攻坚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力度也很大,但也存在大包大揽的现象,部分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个别人“靠着墙头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不思进取、懒惰成性,整天想着怎样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获取更多的财物,不想脱贫,也不愿改变现状,致使一些群众认为我们的扶贫政策是“扶懒不扶勤”。请问,如何从脱贫攻坚的每一个具体工作层面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把脱贫致富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对那些不思进取、甘于贫困、好吃懒做的懒人不劳而获方面有什么措施和办法?
省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马正军回答:
(一)从目前情况看,我省“十三五”所剩下的52万贫困人口,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说“硬骨头”,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客观上是贫困村、贫困户大多处于干旱山区和高寒牧区,补“短板”、谋发展的难度大、成本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主观上是一些贫困群众自我发展意愿弱、意识差,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我们平时经常谈到的,一些贫困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靠要”思想突出;也有一部分群众行动没办法,脑子没想法,不愿改变现状,不愿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脱贫。我们也了解到,有的县给个别贫困户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有的提供了劳务输出机会,贫困户却因怕辛苦而不愿去干。虽然说这些仅是极个别现象,但负面影响却不小,致使一些群众产生了不满情绪,认为我们的扶贫政策是“扶懒不扶勤”。
这些问题也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省领导就强调,要做好思想脱贫工作,在持续解决好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问题的同时,落实好“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工作要求。对此,严金海副省长也多次要求,要把思想脱贫作为先导性、基础性工程来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如何从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层面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我们认为: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群众主体地位,减少政府大包大揽,让贫困群众参与到对象识别、需求评估、项目选择、实施和监测等各个环节,保证他们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他们有参与感,有作主感。
二是要强化到户产业的服务指导,对贫困户发展什么产业、采取什么方式、种植养殖技能等方面给予面对面指导,手把手传授,避免群众不因村因户选择项目,一哄而上,家家都一样,规避好项目风险。
三是要强化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个体发展能力。培训要尽可能满足贫困对象的实际需求,延长培训时间,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尽可能与厂企联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点到点指导,增强实用性,让贫困群众愿意培训、学到本领、能够就业,提升他们的培训积极性,同时起到示范效应。
四是要做好金融扶贫工作,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对自主发展愿望强烈的贫困户,加大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加大贴息力度,充分调动他们的脱贫积极性。
五是要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的扶持力度。充分挖掘和培养乡村致富带头人,发挥好“领头羊”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乡土人才来引导激发贫困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六是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组织部和省扶贫局已联合印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意见,通过多种措施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在脱贫攻坚中真正发挥“村两委”班子的作用。
(三)个别贫困人口不思进取、甘于贫困、好吃懒做的现象,是个共性的问题,虽说是个例,但影响不小。对于这部分群体,我们认为,不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首先,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他们树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营造一种靠劳动脱贫光荣、懒惰无为可耻的氛围。目前,省政府已作出安排,成立思想引导工作组,抽调有基层工作经验、懂“双语”的干部组成,深入贫困地区重点是青南地区开展宣讲,来逐步解决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
其次,要加强帮扶引导,通过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做好激励引导工作,既送温暖,更送志气和信心,用真心和行动去感化他们,让他们心热起来,手动起来。
第三,要加强道德约束。要进一步加强贫困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发挥好《村规民约》的监督约束作用,让群众来监督,让村规民约来约束,达到正向激励效果。
第四,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一批脱贫典型现身说法,让他们明确差距、看到信心,从而改变不良习惯,积极参与脱贫攻坚。
六、调研过程中明显的感觉到,从中央到地方都切实加大了脱贫攻坚的财政投入力度,也加大了监管力度,出台了许多制度和办法,确保资金使用安全。但是也发现,由于受自然和气候条件的限制,相当一部分资金下达后项目选择难、落地难,有些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回报率不高,有些产业扶贫资金入股给了企业、合作社,但承担资产收益实施项目的各类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抵押资产,如果出现经营不善甚至破产,如何保障产业扶持资金安全和贫困户利益,各地尚未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另外,由于扶贫资金量大面广,在基层还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请问,今年已经投入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如何?在保障财政扶贫资金风险防范,特别是实施资产收益扶贫专项资金的风险防范上将采取哪些措施?
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新平回答:
(一)关于今年已经投入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问题。今年,省级财政共安排下达各类财政扶贫资金42.5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7.1亿元,增幅43.2%、省级财政扶贫资金8.44亿元,增幅67.3%、扶贫易地搬迁资金(含两房改造资金)17.01亿元。据统计,截止10月底,省、市(州)县财政部门完成扶贫专项资金支出40.47亿元,财政部门支出比例平均达到95.11%。省、市(州)县扶贫部门及项目实施单位完成项目实际支出25.95亿元,实际支出比例为64.12%。
为此,8月份省财政、省审计厅组成三个联合检查组,重点对今年脱贫摘帽贫困县和脱贫攻坚任务重财政扶贫资金使用量大的9个贫困县,2016年财政扶贫资金拨付、使用管理情况,扶贫项目实施进展和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等进行了督促检查。11月11日又组织召开了由省级农口部门的财务(计划)处长、各市(州)财政局长、有关县主管财政的副县长和财政局长参加的支出分析座谈会,会议通报了支农资金支出情况,分析了支出迟缓的原因,并要求部门、市(州)县召开相应的会议,研究部署财政支农工作,落实抓好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的措施和办法,促进财政支农支出更上一个台阶,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及时发挥效益。
(二)关于保障财政扶贫资金风险防范,特别是实施资产收益扶贫专项资金的风险防范上采取的措施。一是为加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省财政与省扶贫局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明确了扶贫项目扶持标准和扶持方式,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政策依据。二是省纪委监察厅、省人民检察院、省财政厅、省扶贫局联合行动,对扶贫资金申请、分配、拨付、管理、使用过程中贪污侵占、虚报冒领、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挤占挪用、滞留延压、损失浪费、不精准问题、扶贫政策落实问题等进行了督查,通过专项行动营造出打击扶贫领域犯罪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强化了扶贫专项资金的风险防控意识。
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补充回答:
扶贫资金量大、面广、使用分散,管好用好扶贫资金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效。
(一)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也是政策顶层设计之年,由于前期有的政策未明朗,导致一些年度资金在安排使用上有点滞后,7月份资金使用进度仅60%多,目前已接近90%。项目效益发挥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度脱贫人口的增收,但这基本上不会影响年度脱贫任务的完成。“两线合一”后,全省把52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对象,分别按400元、2016元、2500元标准进行低保救助,仅此一项每人最低可增收400元,超过了年度扶贫标准线的增幅(2015年2970元,2016年3316元,相差346元)。同时,全省安排公益性岗位1.45万个,等于说扶持了1.45万个贫困家庭。
(二)我省从2014年开始率先把财政扶贫资金全部切块下达到县,做到了权力、资金、任务、责任四到县。近两年来,我们不断完善机制,加强工作指导,各地扶贫资金接不住、管不严、用不好的问题逐步得到了改善。今年以来,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省上建立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月通报制度,并作为扶贫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展了督查巡查,在工作通报中指名道姓,不留情面。同时我局与省纪委监察厅、省检察院、省财政厅召开部署会、座谈会等6次,开展3次联合督查,不断强化执纪问责和集中整治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省审计厅从8月17日开始,对2015、2016年扶贫资金进行跟踪审计全覆盖。针对中纪委、省纪委通报的几起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我局高度重视,将进一步强化各级各类扶贫干部扶贫资金“高压线”的意识,要求以《准则》和《条例》来严格约束,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
资产收益扶贫是对产业选择难和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的有效模式,既能实现保本经营,又能实现贫困户增收,这种模式我省探索起步的较早。今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项目选择难度大,资产收益项目比例较高。下一步,我们将从4个方面加强风险防范。一是要求各类经营主体、项目村和受益户订立资产收益投资分红可入股分红协议;二是做好经营主体资产抵押工作,并经法律公证;三是明确资产运营方保值增值责任,对出现问题的优先保障贫困人口的资产受益权;四是要求各类经营主体把实施资产收益脱贫项目形成的资产纳入相应保障范围,保障因不可抗力导致资产损失后贫困人口的收益。
七、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是根本性的,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从调研情况看,教育扶贫方面从实施免费教育、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等工作,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受各地财力制约,资助标准不一,也没有考虑那些靠借贷正在就读或完成学业的贫困大学生。职业培训上,一些地方存在农牧民培训机构不健全,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对接不够,培训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覆盖面小,培训时间短等问题;也存在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不到位,转移就业的一技之长的培训不够,合作社经营者和职业农牧民的培训不够等问题。与此同时,对农牧民的教育培训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伴随着农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既使脱贫攻坚工作结束了,教育培训工作还得继续高质量地进行下去。下面我想问两个问题,一是省上对资助贫困大学生有没有统一的政策,对解决部分贫困大学生债务方面有哪些措施?二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农牧民技能培训质量?
教育厅厅长王绚回答:
(一)关于贫困大学生统一资助政策
我省对贫困大学生有统一的资助政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直接资助政策,即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中本、专科生资助面为在校生的28%,资助标准为每年每生3000元;研究生资助面为在校生的100%,资助标准为硕士生每年每生6000元,博士生每年每生10000元。二是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政策,即国家助学贷款。2008年起,我省实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每年贷款金额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年贷款金额不超过12000元,用于解决学费和住宿费,还款期限为学制加13年,最长20年。三是除此之外,我省已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各行业部门、社会组织、企业捐助和个人捐款等多种资助方式组合的大学生资助体系。
(二)关于解决贫困大学生债务方面的措施
据我厅掌握的情况来看,自2008年实施助学贷款政策至今,只有2.85%的学生逾期未还清助学贷款,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毕业后是能够偿还债务的。
政府为减轻贫困大学生贷款的还款压力,采取了免除就读期间贷款利息和延长还款时间的措施,即上学期间贷款免息,毕业后前3年只还利息,工作从第3年起还本息,还款期限最长可延长至20年。
对尚未完全还清贷款的2.85%的学生,我们将认真调研有关情况,分析原因,与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
省人社厅厅长杨颐回答:
提高技能培训,是加快农牧民特别是贫困农牧民治穷治富的根本之策。人社部门深感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二要进一步改革创新,三要进一步扩大成效,在推动提高农牧民自身素质、提高转移就业的能力水平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按照这次会议精神,初步考虑,从4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1.紧贴需求做计划,促进技能培训与农牧民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岁末年初,全省人社部门,将深入农村牧区和千家万户,深入开展培训需求调查,面对面、一对一地收集需求信息。在此基础上,会同农牧、扶贫等部门编制《2017年全省职业技能培训总体计划》,实现培训内容全部来自群众、培训项目全部覆盖城乡、培训计划全部按时落地。
2.优胜劣汰增效益,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体制机制。近期,我厅将会同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方法。总体考虑是,坚持以市场竞争为主,发挥省内技工学校资源优势,指导六州利用对口援青平台加大省外高层次培训力度,大力推广企业用工直培,实现培训载体的多元化发展。
3.立足实际保重点,提高培训的差异性、针对性。根据各地产业布局各异、农牧民技能层次不一的实际,在六州牧区,重点开展旅游服务、民族用品、藏餐烹饪、汽车维修等培训项目;在东部农区,重点开展拉面技术、清真中餐、种养技能、电子商务等培训项目;在西宁、格尔木及其他中心城镇,重点开展机械加工、资源开发配套、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社区服务、家政养老、三产提升等培训项目,并创新“技能+创业”模式,显著扩大技术类就业收入的占比;在建档贫困户,推行“带薪在岗实训”,把就业增收的关口前移,实现边培训、边就业,保证贫困户一个劳动力在岗实训期间,当年收入2万元以上。
4.改革创新强机制,大力推进培训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培训工作质量管理责任,明确管理责任,强化监督措施,严格绩效考评,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技能培训的实效性。
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补充回答:
“十三五”期间,我厅将按照农业部、省委省政府资金统筹安排计划,指导各地开展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加大对我省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精准扶贫培训工作力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围绕需求,注重导向,明确培育对象。在全面掌握培育对象的产业现状、从业年限、技能水平、培训需求、政策要求等信息,建立个人档案,纳入培育对象库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产业发展水平和培育对象特点,分产业分层次确定培育对象,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农牧业产业化企业以及返乡创业者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实现培训对象由千家万户向种养殖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经营者和管理者转变。
二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开展精准培训。以农牧业技术和管理为重点,以法律、道德和公共知识为补充,突出“两条主线”,开展农牧业全程技术和综合性知识培训。按照东部特色种养高效示范区、环湖农牧交错循环发展先行区、青南生态有机畜牧业保护发展区和沿黄冷水养殖适度开发带的“三区一带”农牧业区域布局,结合各地产业特点,各有侧重地设置培训内容。根据农牧民培训需求,分类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牧民培训。
三是创新方式,严格过程,提高培育质量。综合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智慧农民云平台,将教育培训贯穿于“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生产过程,全面推行“分阶段、重实训、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支持“田间学校”参与互动教学,支持中高等农牧业职业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牧民学历提升教育,支持新型职业农牧民采用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生产经营型农牧民培训每年累计不少于15天,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农牧民培训每年累计不少于7天。鼓励支持农牧民参加高等职业教育。坚持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指导相结合,理论教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实践性指导教学和生产实践观摩考察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四是规范认定,加强考核,发挥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健全完善新型职业农牧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原则、认定主体、承办机构、认定程序、认定条件和认定标准。新型职业农牧民认定工作实行动态管理。考核合格者纳入新型职业农牧民信息管理系统;考核不合格的继续进行强化培训,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新型职业农牧民资格。对不再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出现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破坏农牧业生态环境以及生产经营水平低下等情况的,应按规定予以清退。建立考核评价制度,研究制定《青海省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绩效考核办法》,科学确定考核指标、评分标准和考核方式,将培训过程、产业发展与培育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培育效果的综合指标,实行量化考核。
五是选树典型,加强宣传,营造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良好氛围。认真总结推广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的好经验、好模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传媒,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牧民在引领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的典型事迹,提高新型职业农牧民的社会影响力,引导传统农牧民自觉向新型职业农牧民转变,营造全社会广泛关心和支持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推动全省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健康发展。
八、健康是贫困人口提高生活水平的前提,调研中发现,虽然三基医疗服务网已普及,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在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地方病、传染病是主要原因。如何提高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水平,保障农牧区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健康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请问,如何确保贫困地区各族群众享有基本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对解决部分地区存在的地方病、传染病等有什么具体措施?在做好贫困家庭优生优育方面有哪些举措?
省卫计委副主任张秀萍回答:
(一)确保贫困地区群众享有基本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围绕推进我省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卫生计生基本医疗和公共服务水平,确保贫困地区各族群众享有基本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提供健康保证,我委重点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制定出台《青海省医疗卫生扶贫专项方案》,通过继续实施“一免七减四优先十覆盖”政策、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筑牢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深化城乡医疗对口支援、健全包虫病防控联动机制、打造传染病慢性病综合防控、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等措施全面强化医疗精准扶贫和健康促进。截至目前,“一免七减”政策为贫困人口减免医疗费用550万元。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1345例,资助实施先心病患儿手术177例。对“三无”人员、贫困人口及时给予应急救助、医疗救治132万元。
2.开展建档立卡农牧区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核查涵盖8个市(州)39个县356个乡(镇),核查核准的病种包括发病率高、费用高、严重影响生产生活能力的45个重点病种和48个次重点病种。上报贫困户38619户131815人,有病人的户数25503户,占66.04%,残疾、已治愈、暂无法核实户数有13116户等占33.96%。45种主要关注病种中发病率排名前十位依次是脑血管病、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类风湿性关节、关节病(髋、膝)、糖尿病、心肌病、肺结核病、风湿性心脏病、肝炎、先天性心脏病,人均治疗费用排名前十位依次是白血病、卵巢癌、终末期肾病、神经系统肿瘤、乳腺癌、胃癌、肺癌、肾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调查结果为农牧区贫困人口实施分类救治奠定了基础。
3.为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等15个部门出台的《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我委与相关部门充分协商,制定了《青海省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减轻农牧区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二是提高农牧区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障水平;三是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农牧区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救治;四是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力度;五是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六是实施公共卫生项目,落实国家基本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力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七是充实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八是深入开展贫困地区爱国卫生运动。
(二)解决部分地区地方病、传染病的具体措施
我省有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病及包虫病等6种主要地方病。《青海省防治地方性氟(砷)中毒行动计划(2016—2020年)》、《青海省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方案的实施为有效控制地方病、传染病,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抓手。以解决贫困地区包虫病为例,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中间宿主防制、病人查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动员各相关地区和部门力量,依据各自职责分工,将防治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建立包虫病病人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对患者给予有效管理和服务。强化人群包虫病筛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对已确诊的包虫病患者实施免费抗包虫药物治疗,在医疗保险报付完毕后,对剩余未报付金额进行再补助,截止2016年10月底,手术治疗470人(发放包虫病手术补贴350万余元),实施免费抗包虫病药物治疗1134人,大部分包虫病患者手术费用实现个人零支出,极大减轻了贫困患者看病就医负担。
同时开展传染病慢性病综合防控。通过对贫困地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医疗(主要门诊诊断;初次、末次查体;肝肾功能检查;营养费等)救治,开展慢性病防控培训,提升贫困村医生队伍慢性病防控能力。在贫困县区开展重点慢性病综合防控,包括每年为贫困地区群众免费发放碘盐、重点慢性病病人管理、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截止目前,投入367万元向碘缺乏重点地区和人群免费发放碘盐1300吨,免费救治大骨节病患者300余人。
(三)对贫困家庭优生优育方面将采取的措施
我委出台的“十覆盖”健康扶贫政策中,就包含了做好贫困家庭优生优育的内容。一是为贫困群众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计划生育技术免费服务,开展育龄妇女补服叶酸项目,提高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参检率,切实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牢筑人口质量第一道防线。二是通过实施农村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每人补助500元的政策,结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建立农村牧区孕产妇医疗保障机制,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三是进一步推广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尽早发现贫困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和新生儿听力障碍疾患儿童,降低儿童智障和听力残疾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改善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状况。
九、信息闭塞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一个因素。由于多数贫困地区山大沟深,地域偏僻,大多数乡村宽带网络覆盖率很低,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商务对精准脱贫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够。请问,对贫困地区宽带网络建设采取了哪些扶持措施,落实得如何?在扶持农牧区电子商务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效果怎么样?
省商务厅厅长尚玉龙回答:
从这两年的实践看,电子商务在脱贫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从我省的情况看,由于农牧区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弱,起步晚,制约因素多,地域辽阔,点多面广,总体上有三个短板需要破解,第一个是要补上宽带网络建设这个短板,也就是要搭建信息高速公路,第二个是扩大电子商务在农牧区农牧户应用的覆盖率,第三个是解决物流配送快递的发展问题。只有这三个短板补上了,才能重点实现两个目的:一是促进工业品下乡,让老百姓减少购物支出,实现减收减支增收,减少购物的支出,促进增收;二是更多地推动农畜产品上线实现促销增收。
对此,一是要强化政策的支撑,落实省委省政府宽带数字青海战略。省里相继出台了培育经济新动力发展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加流通的行动计划,电子商务扶贫专项计划,这些政策着眼点都是为了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社会资源向农牧区转移、延伸。二是要强化规划的引领。从基础设施来看,这两年我们加大了在农牧区的投入力度,今年农牧区宽带网络的通达率已经达到93%,在649个村新建和改建宽带网络提高应用水平,根据国家部署在11个县开展了电商进农村试点工作。三是要强化项目带动,从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和电商的推广应用两个方面争取了大批资金,到2020年宽带的应用率由目前的93%提高到98%。从推广的应用角度来说,我们从894个行政村,其中有253个贫困村实施电商应用,带动了3400个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特色养殖、种殖、手工编织等产业,实现了年均增收9700元。四是要强化人才培训。我们把人才培训摆到重要位置,累计培训5000多人次。五是要强化典型示范。聚焦乡村抓一些示范点,比如支持返乡青年依托互联网开发农家餐饮、露营旅游、农耕体验等创业项目,从去年实施以来,实现营业收入160万元,带动40余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户均增收4000余元。在大通3个村开展电商企业加合作社、加农户产销对接的合作模式,包括建设农产品的限价体验店来实现网上和实体店的多渠道销售,帮助当地296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户均年收入达到9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