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一直很关注咱们青海的经济发展,我始终认为,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对我省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想问的是我省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主攻方向是什么?在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问题是什么,如何破解?
省经信委主任朱建平回答:
一、关于主攻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以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建设企业、科研机构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有竞争力、市场前景好的研究开发项目,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更好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开展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提升传统产业、资源型企业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在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为目标,紧紧依托现有的资源型和原材料类产业基础,以西宁、柴达木两个国家级循环经济实验区和海东工业园区为重要载体,遵循资源能源“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通过积极谋划符合低碳、绿色发展特征的循环经济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措施,加快在光伏、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特色纺织、生物医药等行业领域,实施一批关键补链项目和产业链延伸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推进清洁生产,推动形成企业内部小循环、企业之间中循环、园区之间大循环的发展格局,加快构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多产业纵向延伸、横向融合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集聚、集群化发展。突出三大重点园区、15个重大产业基地和10个县域工业园区(集中区),引导和推动重点产业、优势企业向园区和基地集中,加快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集群建设,提高资源型产业集中度和集聚水平。支持各类资源要素向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非资源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加快培育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的非资源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着力加快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园区、基地之间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有序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关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企业主体实力不强。我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实力不强,尤其重工业比重高,转方式、调结构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除中央驻青、省属出资和近年引进的骨干民营企业外,我省大部分企业自身积累不足,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乏力,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品牌产品较少,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正是由于企业不大不强、自有资金不足,在国家银根收紧的大背景下,大部分企业扩大再生产面临的可抵押资产少、担保条件不足等融资难题较为突出。破解这个问题,要持之以恒做大工业规模总量,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迅速做大做强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先进产能提升工业整体发展水平。要进一步加快以技术研发中心为平台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培育我省工业企业自主品牌;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企业,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继续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加快推进黄金产业、锂产业及水泥、铁合金等行业资源和企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实力。
二是吸引外来投资的环境条件弱化。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战略,我省90%的面积为限制开发区域,工业发展的布局空间严重受限。与周边省区相比,我省在资源、能源方面的比较优势在逐步弱化,招商引资政策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破解这个问题,要在提高现政策支持水平、发展支撑能力上下功夫。关键是要继续实施我省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等支持工业发展力度,创新财政各类补贴资金扶持方式,提高工业发展政策对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吸引力。同时要加快完善重点园区、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围绕供气、供热、配套生产和服务等重点环节,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配套企业,发挥集聚效应,降低园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努力从改善政策“软环境”和基础条件“硬环境”两方面入手,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增强招商引资比较优势。
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国家在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基础上,又增加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考核指标,“十二五”乃至未来一个时期,我省工业发展空间将受到能源消耗强度、能源消费总量的双重制约。减排方面,国家出台碳排放权、节能量和排污权交易制度,随着未来工业排放空间收窄,企业排放成本将进一步提高。土地方面,国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审批,我省工业发展建设用地总量指标严重不足,这对今后发展将造成严重制约。破解这个问题,在积极争取国家差别化政策的同时,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等措施,减少现有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努力为今后发展创造能耗和排放空间。逐步把单位面积投资强度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园区、企业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能力,提升现有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因自身原因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企业,要完善退出机制,加大并购重组力度,为优势企业、先进产能“腾笼换鸟”,不断提高现有工业用地的使用效率。
四是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近几年,我省在引进高技能人才、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人口总量、环境条件、薪酬待遇等问题,企业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向周边省区外流严重,重点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不足。这方面,我们将会同人社厅、教育厅等相关部门,立足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特点,以企业需求和市场就业为导向,进一步优化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大招生和培养力度;继续争取省财政资金支持,加快建设面向工业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并加快建立完善与环境条件相匹配、与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和一线产业工人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重点园区住宿餐饮、商贸服务、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努力改善工作环境条件、提高薪酬待遇水平,不断增强工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人力资源保障能力。
2.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对于财政如何支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这个问题,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度比较高。我们都知道,运用财政政策扶持企业转型升级,是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手段,我想问的是近年来我省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下一步还有哪些举措?
省财政厅副厅长左玉玲回答:
近年来,省财政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工具,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调控功能,通过设立工业“双百”、产业结构调整及振兴、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等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同时,制定修改了一系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了资金监管,确保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一、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十二五”以来,省级预算安排工业“双百”和产业结构调整及振兴资金20.21亿元,用于支持在工业领域实施“双百”行动,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现有的设施、生产条件进行升级改造,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新兴行业,提高新兴产业的比重。同时,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7亿元,重点用于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煤炭产业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
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以来,按照创建循环经济先行区行动方案,省级预算安排循环经济发展资金44.5亿元,支持循环经济实验区的发展,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特色资源综合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同时,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8.7亿元,用于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柴达木盆地盐湖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及矿产资源节约及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
三、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十二五”以来,省级预算累计安排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等专项资金3.43亿元,支持工业企业利用余热余压、低压无功补偿等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确保落后产能平稳有序退出。同时,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1亿元,重点用于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重点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
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十二五”以来,省级预算累计安排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1.58亿元,支持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制约我省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五、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设在我省境内的国家鼓励类产业企业,在2011年至2020年期间,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相关优惠政策。同时,对工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通过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等方式予以减免支持。
下一步,省财政将积极探索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主要采取股权投资、后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由直接支持改为间接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既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同时,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积极申报国家产业扶持项目,争取中央财政对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持。
3.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矛盾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重要举措。我的问题是,我省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今后我省在发展高载能项目方面是如何考虑的?如何处理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
省经信委副主任李小松回答:
一、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
“十二五”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省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推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明确任务目标、强化监督检查,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制定淘汰计划和职工安置方案,将淘汰目标任务和企业职工安置分解到具体地区及企业。二是积极落实资金,近三年共安排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1.53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1.09亿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4427万元。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开展不定期督查,严把验收考核关,确保落后产能按要求全部关停。四是通过内部转岗、引导周边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及免费组织职业培训和岗位介绍等措施,妥善安置分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确保了社会稳定。通过上述工作,“十二五”前三年全省累计淘汰落后产能160.39万吨、1845万米、10万标张,涉及企业36户。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今年进一步加大淘汰力度,计划淘汰落后产能27万吨。“十二五”前三年淘汰的落后产能影响我省工业产值约76亿元,但经过全省工业战线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快产业布局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项目落地和投产、达产,保障了产业发展的快速递增,有力地支撑了发展的后劲。
二、在化解过剩产能矛盾方面
根据国发〔2013〕41号文,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青政〔2014〕10号)。从全国看,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而我省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并不突出,主要是阶段性、结构性的矛盾。因此,我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的关键是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专项对标和延伸产业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能过剩行业提质增效。目前化解产能过剩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一是完成了全省电解铝、钢铁等在建和已建项目分类清理,省政府已将《青海省化解产能过剩违规项目清理整顿方案》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委申报项目备案和认定。二是在水泥、铁合金、电解铝行业通过开展以降低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指标为主要内容的行业专项对标活动,“倒逼”企业升级技术装备。根据企业自查情况,省内优势企业能耗及排放指标已超过或接近国家先进水平。其中,硅铁单位电耗降至7800千瓦时,粉尘排放浓度降至46毫克/立方米;吨铝综合交流电耗降至13700千瓦时/吨;水泥熟料可比综合能耗降至118千克标煤/吨,粉尘排放浓度降至23毫克/立方米。三是行业兼并重组积极推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冶金集团已完成对青海百通和华晟铁合金的重组,其他行业整合重组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四是在电解铝、铁合金、水泥等行业全面实施电解槽新型阴极钢棒、余热发电(利用)、烟气净化回收、扬尘点烟尘捕集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效益明显,其中,吨硅铁发电700度以上,吨硅铁成本下降300元以上,吨水泥节电25%以上,吨铝电耗降低500度以上。五是着力完善产业链条,预计今年电解铝产能转化率达到70%,并实施了一批光伏行业高效多晶硅片、光伏逆变器、蓝宝石、光伏玻璃等补链项目,全省资源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升。
三、关于如何发展高载能工业的问题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高载能并不等同于高耗能,从我省来看,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的“传统”项目要坚决杜绝,但对技术先进、能源利用率高、环保型和优势资源开发的载能项目,还是需要发展。在“传统”高载能项目方面,一是严格控制高载能项目建设,不再审批新增电解铝、水泥、铁合金等产能过剩项目。二是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评估审查和供电审查制度,对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项目,一律不得核准或审批,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三是现有的铁合金、钢铁、电解铝、电石、水泥等企业必须对余热、余压、尾气进行回收利用,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验收。四是对照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经济技术指标,在水泥、铁合金、电解铝行业通过开展以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指标为主要内容的行业专项对标活动,促进行业提质增效。
四、关于如何处理好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垃圾分类处理的观念,而工业已经走在节能减排的前列。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现有冶金、有色、建材、化工等企业实施余热、余压、尾气利用和发电等技术改造,支持高效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二是坚持走“绿色、低碳、聚集、循环”的工业发展之路,严把招商引资项目关,杜绝“两高一资”项目。三是对节能减排实施既要降低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强度,也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上限的双重约束,对超量行为采取行政处罚、限批、能源加价和节能量交易等多种措施。四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重点用能领域和行业,积极探索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有效降低减排成本。
4.我在前期参与了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调研中我了解到,科技支撑、科技创新是工业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请问我省科技工作是如何支持和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
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旭回答:
我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转型的核心动力,努力实现我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十二五”以来,我省科技工作支持和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及成效以及下一步准备采取的重点措施汇报如下:
一、工作及成效
(一)突出太阳能、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以“123”科技支撑工程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围绕省政府确定的50个重大技术进步项目、工业“双百”行动,组织实施“123”科技支撑工程项目,自2009年实施以来,在协调小组的领导下,部门成员齐心协力,“123”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3年,组织实施项目222项,安排经费近7亿元,企业科技投入66.7亿元,带动企业建设投入720亿元,实现产值896亿元。
在新能源领域,通过对定日镜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完成了10MW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建设,填补了我国太阳能光热电站并网发电的空白,为我国建设并发展大规模应用的商业化太阳能热发电站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示范引领。攻克了多晶硅生产关键技术,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攻克了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高性能磷酸铁锂合成技术、镁基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延伸了锂产业链。
在新材料技术领域,自主研发了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的专用高档电解铜箔,打破了台日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自主研发试制出镁合金系列产品,填补了我省的空白,并构建了从矿山、硅铁、原镁到镁合金及各种挤压型材的完整产业链。一系列科技突破推进了低附加值的普通钢材、铝材和铜材延伸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专用高档产品。
在盐湖化工领域,研发了固体钾矿强制浸泡溶解转化开采方法,使盐湖新增钾资源量达到2.368亿吨,相当于再造2.4个察尔汗盐湖。该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同时,钾肥生产钾回收率由原来的55%提高到现在的63%。在一系列技术创新的支持下,盐湖资源开发已由单纯的氯化钾的生产延伸到高附加值的氢氧化钾、硫酸钾、碳酸锂、镁盐系列化工产品,乃至金属镁的全方位综合循环开发利用。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了从普通数控机床生产到高专业化的铁路数控车轮车床、大吨位400吨数控机床、飞机起落架专用机床的生产;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得连续油管作业设备;开发出国内最先进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在生物医药领域,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攻克了白刺、沙棘、枸杞鲜果采收、预处理、贮藏及其有效成分提取技术,高纯菊粉和低聚果糖产业化技术,冬虫夏草菌丝发酵基配方和培养液过滤技术;中藏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扩大了我省特色生物产业规模。
在节能环保领域,针对我省单位GDP能耗过高,节能减排压力大等问题,实施青海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科技行动。2013年共安排节能减排项目26项,总经费20.5亿元,资助总经费4215万元,可新增产值22.2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31万吨/年。使我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1.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013年,在经济环境整体偏紧、工业经济增长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我省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表现出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为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的战略目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拉动我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2.加快创新型园区建设
2013年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56.5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工业总产值178亿元,工业增加值64.5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4.6%、25.2%,高于我省工业园区的平均增长速度。在严峻复杂经济环境下,显现出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省工业经济中的亮点。
3.大力培养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
截止2013年底,我省已有科技型企业14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8家, 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1家,其中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创新型企业。积极推进企业成为研究与开发的主体,产业化项目要求必须以企业为主承担,鼓励产学研结合。推动了光伏科研中心等企业研发平台建设。
(三)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1.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深入推动全省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目前共组建了86家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1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个,院士企业工作站2家。
2.进一步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
一是建立青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以财政6000万元资金支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4亿元。二是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扩展科技与资本的深入和广泛合作。三是推进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积极探索专利质押融资新思路。
二、下一步采取的重点措施
(一)以“123”科技支撑工程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着力攻克一批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提高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以更好地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焕发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的创新活动,使创新成为驱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以“十三五规划”工作为抓手,聚焦青海要着重发展的重点领域,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适应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充分开放、充满活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青海社会经济发展由单纯资源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提供强大科技支持。
(四)加强企业科研平台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推进在太阳能、锂产业、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五)积极落实省部会商工作议题,全力推进科技援青工作。建立国家支持、对口支援和科技合作有机结合的新型科技援青模式,集成科技资源,培育壮大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支撑和引领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和常委会专题调研报告都指出,优化投资结构是优化我省工业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性措施。近年来我省投资建设了一批“千亿元”、“百亿元”产业基地,积极推进“双百”工程,我想问的是,产业基地建设、“双百”工程建设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对优化我省工业经济结构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省经信委副主任乔弘志回答:
工业“双百”行动、15个重大产业基地是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做出的两项重大决策部署,并拓展延伸实施了100个重大技术进步、50个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这两项重大举措,对于迅速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全面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4年,全省累计实施“工业双百”和重大技术进步项目274项,总投资3926.1亿元。截至今年7月,274项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89.6亿元,其中,盐湖化工、能源化工等循环经济类项目完成投资744.4亿元,光伏制造、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类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8.9、88.7、42.3、68.6亿元。循环经济类和新兴产业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52.66亿元,占已完成投资的70.7%,投资结构得到持续优化。总的来看,两项重大举措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有力支撑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1年至2013年,全省一般性工业投资累计达1726.6亿元,年均增速31.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9.43%,贡献率超过30%;2013年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迈上2千亿元台阶。今年1—7月,全省一般性工业投资完成投资518.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60%。二是拉动了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截止2013年底,有82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累计新增产值407.2亿元,拉动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6.3个百分点,推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跨越千亿;2014年1—7月,42个投产或部分投产项目新增产值55.6亿元,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3.6个百分点。三是百户重点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到2013年底,黄河上游水电、西部矿业等4户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盐湖股份、西宁特钢等5户企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22户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亿到50亿。百户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由2011年的1250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1685亿元,增长34.8%。四是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三年来,通过实施重大技术进步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生物超临界萃取、铁合金余热发电、大型铬铁炉密闭及煤气回收净化、电解铝阴极钢棒节能技术等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得到有效突破,已取得了“利用光伏晶体硅加工废砂浆生产三氯氢硅方法”等50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取得“在高海拔条件下生产高容量化成箔的关键性技术研究”等160项科技成果。培育了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3家创新型企业。西部矿业、西宁特钢等30户企业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平台。五是基地建设初显成效。2013年15个重大产业基地技工贸收入总额201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87.7%。其中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1523亿元。今年1—7月,15个重大产业基地已经实现技工贸收入1433亿元。六是解决城镇劳动力就业成效显著。从2011年到2013年,全省实施的179项重点工业项目用工需求约11.3万人,其中82个投产或部分投产项目已提供了5.2万个就业岗位,占3年全社会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的30%,工业项目建设为稳定社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七是带动了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快发展。2013全省货物运输量14457万吨,较2011年增长8.7%;货物周转量557.1亿吨/吨公里,较2011年增长8.63%,促进了西宁、海东、海西地区物流业快速发展,全省形成了20家A级物流企业和30家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示范企业。西宁朝阳物流园区已初具规模,海东临空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保税物流园区明年投入使用。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施工业“双百”行动,建设15个重大产业基地优化了工业布局,探索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了全省工业的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从行业看,截至2013年底,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占当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5.2%。轻工业占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7.6%上升到2013年的10.9%。从投资结构看,2013年采掘业占一般性工业投资的27.8%,制造业占72.2%,制造业占比较2010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从地区占比看,西宁市占全省一般性工业投资的46%,海西占37.4%,海东占12.6%,西宁、海西、海东3个地区工业投资占全省的96%,工业投资集中度不断提高。二是循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硅材料及太阳能、盐湖化工、铝及铝加工、铅锌冶炼及综合利用、铜及铜加工、锂及锂电池、地毯绒纺、中藏药及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产业体系日趋完整。三是技术改造效益明显。铁合金、水泥行业实施烟气治理和余热发电技术改造,吨硅铁发电700度以上,铁合金烟气排放浓度低于50mg/m3,吨硅铁成本下降300元以上,吨水泥节电25%以上,水泥行业排放浓度低于100mg/m3。电解铝行业实施阴极钢棒节能技术改造,吨铝电耗降低500度以上。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以硅及光伏组件、锂及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已形成规模;电子箔材料、蓝宝石晶体、光纤材料、铝基合金、镁基合金、PVC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高速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高精齿轮及变速机构、环卫清洁车辆、餐厨垃圾处理及风力发电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得到提升;虫草、枸杞、沙棘深加工和中藏药等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物流及生产性服务业、电子信息基础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开始起步。我们感到,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是正确的。只要我们按照既定目标,坚持不懈抓下去,就一定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实现青海工业的跨越发展。
6.目前,全省上下都很关注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前期调研中,我感觉到各地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都努力把发展循环经济当做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和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种有效途径。请问我省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举措?
省发改委副主任王景雄回答:
近年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重要精神,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工作部署,以循环经济统领经济建设,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扩大经济总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进工业结构向特色优势型、循环经济型转变。现将我省循环经济主要工作及下一步工作举措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是全面建设先行区。2012年5月,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2013年1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全面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加快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2014年5月,省政府印发实施《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100项重点工作,细化了《行动方案》目标任务。
二是积极谋划产业。2010年3月,国务院批复实施《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是全国首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2年7月,省政府批复实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导产业体系规划》,提出试验区发展思路。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接,形成盐湖化工、油气化工、金属冶金、煤炭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7大主导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融合的循环型工业体系,以及副产物和废弃物资源相结合的资源循环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链。
三是完善政策体系。2010年8月,省政府批复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各有关部门组织制定了《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青海省原生矿产品生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分别在特色产业、科技创新、财政税收、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相关配套措施,为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建立了政策支持。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十二五”以来,我省争取落实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资金4.27亿元,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工业园区及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被国家确定为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相继实施了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补链以及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省上设立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十二五”以来,共安排44.16亿元,重点支持了重点产业园区融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升级改造及有关项目前期工作。
五是加快园区发展。柴达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迅速,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全省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园区,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企业之间建立物料流、能源流、产品链紧密结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园区已发展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平台。
六是推动项目建设。通过实施盐湖综合利用一期、二期、百万吨复合肥等一批循环经济重大产业项目,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将盐湖化工、天然气化工等传统产业有机结合,大力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水平;通过实施光伏发电、枸杞精深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培育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金峰实业利用纯碱蒸氨废液生产氯化钙,湘和有色利用铅锌冶炼废渣提炼锌粉,紫金矿业利用铜冶炼尾矿生产硫酸,百通高纯材料利用硅铁矿热炉烟气余热发电,盐湖海纳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中利光纤利用多晶硅副产四氯化硅生产光纤预制棒等一批废弃物、副产物资源化项目,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利益最大化;通过实施青海至新疆750千伏联网、格尔木至敦煌铁路、西宁机场二期、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循环经济支撑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全面推进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建设,按照三年强基础、八年创先行两个阶段分步实施,全面推广试点,夯实园区,打造龙头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基地,在试验区建设、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绿色发展、制度建设五个方面为国家或同类地区树立典范,促进循环经济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二是落实省政府5月7日在海西州召开的柴达木循环经济工作座谈会各项工作部署,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发挥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壮大主导产业体系,通过盐湖金属镁一体化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的实施,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三是继续向国家部委汇报衔接,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公路、铁路、机场、水利、电网、管网、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实施格库铁路、750千伏佑宁输变电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业污水处理、工业废渣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促进共建共享、集成优化,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7.我是一名来自工业企业的财经委委员,对节能减排工作比较关注。我们都知道,节能减排工作是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升级的一种倒逼机制,我想问的是“十二五”以来,我省有关部门是如何利用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推进工业转型、促升级的?今后还有哪些主要措施?
省环保厅副厅长张生杰回答:
“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督查下,我厅认真按照国家和我省污染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不断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在促进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及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力争总量增长指标,坚持在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
“十二五”我省争取的四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在2010年排放量基础上分别增长18%、15%、16.7%和15.3%,是全国唯一四项约束性指标均给予增量的省份。在支持省内重大建设项目落地建设中,积极利用国家关于支持青海等藏区发展的特殊政策,以一事一议的方式又争取了部分指标,为全省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争取到了总量空间。
二、狠抓减排工程措施,努力腾出转方式调结构的环境空间
近年来,全省共完成减排工程270项(其中化学需氧量82项、氨氮67项、二氧化硫64项、氮氧化物57项),完成化学需氧量削减量1.43万吨、氨氮削减量0.1148万吨、二氧化硫削减量3.8万吨、氮氧化物削减量0.91万吨。在电力、水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实施脱硫脱硝、余热余压利用、烟气除尘减排、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技术,有效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目前,全省14条日产2000吨以上的水泥生产线已全部完成脱硝工程建设,脱硝产能达到1179万吨,占全省水泥总产能的89%,远高于全国63%的平均水平;全省火电脱硫装机容量达到189.5万千瓦,占全省火电装机总容量的97%;在西北地区率先在电解铝行业开展二氧化硫减排,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形势下,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为转方式调结构赢得了总量空间。
三、落实总量前置条件,从源头上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以总量指标作为规划和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控“两高一资”项目上马,严格控制污染向青海各地转移,对不符合总量控制和区域环境质量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使一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染量大的项目予以环评否决。对产能过剩行业新建、扩建项目一律要求以等量或减量置换的方式取得排放总量,并对新建火电企业严格实施限煤质、限排放的双限标准,从源头上促进了转方式调结构。
四、积极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用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理念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工作。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点实施方案、确定交易基价、交易规则、交易资格审查办法、电子竞价交易规则等各项基础工作到位的基础上,成功举办两期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竞买交易会,13家企业参加交易,成交金额已达1131万元,标志着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与试点工作进入常态阶段,有力推进了转方式调结构工作。
五、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污染减排长效监管机制
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污染减排工作的意见》、《青海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青海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切实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水泥企业脱硝设施运行监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源减排台账档案的通知》等多项制度和技术规范。建立了减排考核、监测、统计、核查、调度、定期报告、备案、预警、约谈等制度,有效推动了减排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从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转变。
近年来,通过狠抓污染减排,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考核,扎实落实工程、结构、管理减排措施,切实发挥了环境保护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综合作用,环保优化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保持了全省环境质量的总体稳定和局部改善。全省环境质量整体保持良好、总体可控。长江、黄河干流保持Ⅰ类优良水质;湟水流域水质整体呈轻度污染,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0.6%,高于全国平均值。三江源地区主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积极争取将我省纳入国家排污权交易试点省份,年底前基本形成排污权利交易管理制度框架。把握好总量存量的使用,有效支持我省重点建设项目的总量需求。以化解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供需矛盾、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利用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经济手段规范企业污染物排放行为,督促企业加快实施污染减排,提高治污装备与水平,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行为,确保我省污染减排约束性目标完成。
二、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以总量控制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控制区域内经济发展速度、优化产业布局和淘汰落后产能,新建项目按照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建设治污设施,提高现有工业企业治污水平,建立完备高效的治污体系,推进企业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使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与区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相一致,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三、依靠综合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强化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治理,把总量减排指标落实到流域、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整治中,依靠环保治理工程削减总量。继续提升企业技术工艺水平和污染防治能力,提高重点企业废水深度治理及回用率,不断削减污染负荷,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四、加强排污许可管理。监测及核定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明确排污总量核定、排污许可证颁发等管理程序,规范企业排污行为,严格做到持证排污。建好排污许可证管理数据库,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预警。对排污企业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定量化管理。
五、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全面落实最严格的环评审批、总量控制、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环保验收相联动的综合监管措施。严格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和清洁生产水平,控制重污染项目在环境敏感区域建设。落实总量准入、空间准入、项目准入的前置要求,推进建设项目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减少布局性环境问题。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依法治理影响环境质量的突出环境问题。
8.在这次专题询问调研中,有关地区、园区普遍反映,高、中、低端人才缺乏的问题制约着市场主体的发展,换言之,普遍认为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智力支撑和职业教育的支持,请问我省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爱国回答:
围绕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我省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及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推进,多措并举,为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及成效
(一)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青海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青海省优秀专家选拔办法》、《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等6项政策措施,围绕工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积极调整工作重心,加大企业单位各类专家、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并将企业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青海省优秀专家和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选拔范围,为企业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截止2013年底,我省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达1.53万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1989人),高技能人才达7.65万人;选拔国务院特贴专家、省级优秀专家等47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6人)。二是搭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在西部矿业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有39名博士进站工作。建立了4个国家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2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大师工作室,扶持企业以“师带徒”方式培养技能人才。认真落实政府对企业新招员工的培训补贴,支持企业对新招员工开展技能培训,2011—2013年,共为企业培训新招员工近2万人。组织开展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全省有1047人获得“省级技术能手”等称号。
(二)加大人才智力引进力度,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一是吸引国内高层次人才来青工作。出台并实施了《青海省引进人才智力实施办法》等引进人才智力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就近落户、子女在青参加高考、工龄折算、灵活确定薪酬、创业扶持、职称评定、表彰奖励、工作补贴等优惠政策,为我省企业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同时,开展年度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摸底、分析,及时发布《青海省年度人才需求目录》,为企业引才和吸引人才来青工作搭建信息平台。截止2013年底,我省企业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29人(硕士学位28人,博士学位1人)。二是大力开展国外专家智力引进工作。2011年以来,先后为青海藏羊地毯、青海洁神等省内18家企业组织实施了36个引进国外人才项目,共引进969名外国专家来青服务。同时,选送西部矿业、青海华鼎、西宁特钢等企业的196名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出国(境)培训,提高了企业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创新政策措施,继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专家的培养选拔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满足工业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
(二)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指导企业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开展岗前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组织开展全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做好企业技能人才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畅通培养评价渠道;建设好4个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工艺攻关、技能研习、创新和传承等活动,实现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和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推广。做好技能人才政府表彰工作,加大政策和先进典型宣传力度,为技能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三)进一步加强引才引智工作。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助推作用,不断完善引进人才智力政策措施,采取刚柔性并举的引才引智办法,积极搭建平台,畅通多种渠道,帮助企业引进国内外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智力,为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小杰回答: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现就“十二五”以来,我省职业教育支持和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及成效及下一步工作措施汇报如下:
一、工作及成效
(一)制定政策,加大投入,进一步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为进一步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我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布局及学科专业结构的意见》(青政〔2013〕74号)等政策文件,指导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二是加大投入力度,解决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师资队伍、实习实训设备等问题。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由2010年的7000万增加到目前的每年2亿元。2011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共所入6.4亿元改扩建了一批职业院校,建成3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省有11所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所有的职业院校都不同程度得到了项目支持,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二)调整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一是优化职业院校布局,扩大高职办学规模。今年在西宁、海东两市和海西州各建设一所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三所新建高职院校已开始招生。二是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突出理工类等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截至2013年,新增设本科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12个,增设高职工程测量技术等专业应用型专业26个。新增中职有色金属、化工机械等10个专业。三是发挥招生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采取停招、限招和扩招等手段,推动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压缩就业率偏低专业招生规模,扩大理工类等应用型专业招生计划。2014年新增铁道机车车辆、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5个高职专业招生计划。扩大化工、加工制造等中职专业招生规模,工科类专业占60%以上。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二是积极探索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省外高校联合培养和订单式培养等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截至2013年,高校在校内外建立了600多个实训基地,中职学校与省内外358个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实行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模式。三是推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组建了青海交通、卫生、机械、化工、水电5个职业教育集团。自2011年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共就业5.8万学生,其中在工科类企业就业3.3万人,占就业总数的57%,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四)加大培养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启动实施了“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养了24名高职院校教学科研骨干,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技术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机制。近年来,有370名教师到省内外193各企业进行为期两个月以上的实践,共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900多人担任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制定出台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意见,整体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能力。
二是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以企业需求和市场就业为导向,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全省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巩固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家职业教育项目资金,使用好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进一步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四是继续实施好 “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采取对口省市职业院校培养和省内外企业实践的方式,提高专业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
9.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社区的省人大代表,能够列席这次常委会并得到询问的机会,感到很高兴。我想说的是,装备制造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退出市场,装备制造业开始萎缩,请问我省在重振装备制造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省经信委副主任周平回答:
我省装备制造业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实施三线建设战略而建立起来的产业,曾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过辉煌(据1985年工业普查统计,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的机械企业225户,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3%;职工人数70192人,占全省工业职工总数的34%;固定资产原值116522万元,占全省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的30%;利税4844万元),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省内大型军工企业转产、改制、关闭,民用工业受设备、资金、人才等影响发展缓慢,加之自身后续投入不足,造成技术装备整体水平较低、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和人才短缺,市场竞争处于劣势,2000年前后进入最为艰难的境地(1999年,全行业产值4个亿,亏损近4个亿;国有资产29亿元,负债达到31亿元),经历了为期四年的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及资产重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原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实施了一大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基本形成大工业发展格局,极大地拉动了省内机械设备、非标设备和维保运服务等的市场需求,装备制造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国家将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发展战略调整的重点,我省紧紧抓住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的战略机遇,积极推进装备工业转型升级,将装备制造业作为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重点培育,采取整合重组、引进外来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等举措,加强与省内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的互补和相关保障关系,逐步形成了以数控机床、环卫设备、专用汽车和非标设备等为核心的特色装备制造业体系并显现出了新的活力,十二五前三年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其中2011年增长18.1%,2012年增长12.1%,2013年增长35.7%,发展势头强劲。在实施装备制造业振兴中,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青海省装备制造工业园总体规划》、《青海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意见》和《青海省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园区定位、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出台了产业扶持政策。二是园区带动发展,建设西宁、乐都装备工业园区,对青海装备制造企业和生产要素重新整合,打造产业集群,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发展架构和产业布局正在形成。三是加大资金投入,设立青海装备制造工业专项发展资金,三年来共下达资金15500万元;有14个装备制造项目列入工业“双百”、50个重大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5.25亿元,实施了青海装备制造业服务体系建设和680MN多功能压机机组、5000辆专用汽车改装、石油钻机、重大型数控机床制造搬迁改造等项目。四是推动技术创新,实施国家数控机床专项5个,技术创新项目267项,完成并取得15项省级成果二等奖,完成新产品开发533项,保持了年均新产品产值占当年销售产值38%的发展水平。同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6家,青海华鼎技术开发中心、洁神技术开发中心以及青海二机技术开发中心三家省级研发中心的建立都极大提升了青海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五是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青海康泰正在建设的680MN多功能压机机组项目,以6.8万吨多功能压机和2.6万吨制坯压机作为主机的挤压模锻热加工生产线,具备挤压、模锻和多向模锻三种功能,挤压吨位远远大于目前世界上最大吨位的北方重工3.6万吨挤压机,模锻能力也与目前世界上最大吨位的四川德阳二重8万吨模锻液压机属同一等级,是全世界第一台大吨位、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模锻液压装备,为国内首台首套应用于锻造行业的多功能大型设备。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项目建成后,产品覆盖军用战机90%锻件、民航机80%锻件、大型异型轴类件和高品质钢管,将填补国家对大口径火电/核电用管的生产空白,提升我国超大型锻压设备设计、制造及安装能力,提高我国难变形合金、高温合金、高强度大口径厚壁钢管和钢锻件的生产能力。六是大力发展非标加工,实施了10万吨重化工非标设备等项目建设,加大上下游产业对接工作力度,引导支持装备制造企业为我省煤化工、盐湖化工等资源精深加工业提供非标设备和维保运服务,不断扩大我省装备就地转化和市场占有率,促进“青海装备装备青海”。2013年全行业对接实施5类14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到7.11亿元;2014年上半年完成对接金额11.94亿元。七是超前筹划和储备延伸汽车产业项目,围绕完善汽车产业链和提升主机及整车制造能力,正在积极洽谈引进汽车曲轴生产线、宝马发动机和电动汽车生产线等项目。
通过不懈努力,青海洁神5000辆专用汽车改装项目已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石油机械厂CYJ8—3—26HY(SW)数字化抽油机试制成功并进行了批量生产,填补了我省采油设备生产无整机的空白;青海康泰680MN多功能压机项目计划于2014年10月进行设备联动热试车;青海东大、恒业装备等企业实施的5万吨重钢结构、非标设备加工和容器制造、干燥器和除尘设备等非标建设项目已相继建成投产,形成5.2万吨的非标设备生产能力。青海机床产品在国内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环卫设备形成了覆盖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系统以及专用车系列产业链,千分尺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国际上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近年来,我省装备制造业虽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全行业总量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融资困难和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任重道远。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大压机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支持数控机床、专用汽车等行业扩大规模,积极推进电动汽车、乘用车产业发展,对主机、整车制造等带动性强的招商引资项目给予扶持。二是依托我省电子材料等产业发展,支持机床企业开展新产品开发,提供机械加工等配套设备。三是从财政、税收、土地、金融、资源配置、科技、人才培养及引进、市场推广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研究出台扶持政策,进一步支持我省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