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全省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及产业升级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日期:2014-12-01
字体:【 打印本页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及产业升级情况的报告》,并以联组会议的形式进行了专题询问。会议认为,“十二五”以来,我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把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我省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战场和引擎,在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工作中坚持科学规划、坚持市场导向、坚持政策引导、坚持科技创新,着力打造基地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及产业升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可喜的步伐,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报告客观全面反映了“十二五”以来我省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及产业升级工作情况,对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透彻,提出的工作措施切实可行,同意该报告。

针对报告反映的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转型升级力度

推进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及产业升级,既是一项长期的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性任务,也是当前必须突出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突出重点,加快推进。一是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调整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发展好我省的传统产业,通过不断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先进产能比重,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二是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规划引导,争取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做到布局合理、有序发展,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三是要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配套政策,消除制度障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对企业的扶持资金应主要用于企业科研和科技创新。要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构建以企业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二是要推进企业产品创新,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实现由成本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由制造产品向创造产品转化,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改革,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建立符合企业制度要求、适应企业发展实际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三、破解资金“瓶颈”制约

在充分发挥投资的引领示范作用、破解资金制约“瓶颈”方面,一是要密切关注投资结构,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按照市场导向抓招商引资,提高招商引资门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率。二是要严格项目准入,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审核制度,严把投资“入口关”,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入,抑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三是要继续优化投资结构,努力创新资金投入模式,逐步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在工业投资中的比重。四是要加强政策引导,改善融资环境,拓展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支持,加快财政专项资金拨付进度,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同时要提高金融业对工业建设项目的服务水平,加大金融部门对工业投资的支持力度。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企业高级人才和劳务用工出现“人才荒”、“用工荒”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业经济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使高端人才引得来、用得上、靠得住,同时要重视我省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升我省高端人才的自我培养能力。要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已建好的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功能,尽快将这些职业教育学院打造成为我省产业工人的教育基地。有关部门还要拿出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高端人才、劳务用工的待遇水平,使能够发挥作用的人力资源劳有所得,立足岗位,努力创造价值。

五、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论述及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关于生态保护第一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因工业经济发展开发资源时,要注重合理开发、适度开发,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重点抓好惠及当地和生态保护工作。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走节能、环保、低碳发展之路,努力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

此外,常委会组成人员还提出有关部门应认真抓好专题询问应询承诺事项的落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