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德令哈市盐碱地改良的建议

日期:2024-07-04
字体:【 打印本页

建 议 人:王大磊

建议内容

案由: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又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然而现阶段,耕地占用与保护的矛盾和压力十分突出,作为可以改造利用的非传统耕地资源,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能够有效补充现有耕地,是农业综合生产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部署。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因地制宜开展盐碱地改良综合利用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案据:经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统计,我市现有盐碱地16.7万亩,将具有潜力的盐碱地开发为耕地,提高现有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科学提升农业生产产能,是当前我市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2023年我市积极实施盐碱地改良,完成3.56万亩盐碱地改良种植,年产饲草达1.424万吨,对外销售的同时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当地牧民养殖需求,改良后的土地成为重要的饲草生产基地,“高原草都”初具雏形,盐碱地改良技术在我市得到了成功实践证明。目前我市仍有5.4万亩盐碱地闲置,为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我市2024年计划继续开展盐碱地改良,预计盐碱地改良1.8万亩,预计总投资1.17亿元,为打造高原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贡献德令哈一份力量。

建议:一是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大盐碱地改良技术和资金方面投入,可在我市选取不同程度盐碱化区域,进行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改良试验示范试点基地和耐盐碱作物引种及繁育基地建设,研究不同类型盐碱地治理模式和技术路径,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二是省级自然资源部门加大补充耕地指标调剂支持力度,对于盐碱地综合利用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优先申报国家统筹和纳入省内调剂。对补充耕地指标调剂资金,优先用于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保障形成资金投入回报的良性循环。三是省级水务部门加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入,加强农业基础水利设施建设,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四是省级科技部门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创新,加强盐碱地改良、节水灌溉、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攻关,联合制定盐碱地综合利用相关技术标准,形成符合实际的技术体系。五是省级财政局部门设立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扶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