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协调调整生态红线设置的建议

日期:2024-07-01
字体:【 打印本页

果洛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生态环境保护地位突出,保护与发展任务繁重。近年来,全州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争取到一批有利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产业发展项目。但因在以往设置自然保护区红线时考虑不周,设置范围过大,致使出现目前项目无法落地的现实问题,造成农牧业、产业发展受阻,乡村建设滞后。以此问题突出的班玛县为例,全县国土面积为960万亩,最新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后全县生态保护红线内总面积698.72万亩,其中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为316.68万亩,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地面积382.03万亩(核心保护区163.28万亩、一般控制区218.75万亩、水源地面积0.012万亩),严重制约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出现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生态红线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成果目前只有自然资源部门在启用,林草部门尚未启用该成果,建设项目选址存在矛盾。二是全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过大,建设项目落地难度大,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困难,此问题在班玛尤为突出。三是根据《第三轮草原生态奖补方案》要求,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划入禁牧区,部分乡镇核心区占比超过80%,严重影响牧民群众正常的牧业生产。

建议:

1.省有关部门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协调落实重新划定全州生态保护红线事宜,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切实解决项目建设无法落地的现实问题,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实现果洛经济高质量发展。

2.在省级层面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结合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制定因地制宜的法规,将资金保障机制和发展目标具体化,以确保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地区高质量发展、群众收入可持续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