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青海工作,2016年、2021年两次亲临青海视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确了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明确了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生态文明高地的更高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高水平建设国家公园,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决落实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重大使命。
近年来,祁连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省委、省政府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各项工作要求,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创新打造祁连方案、祁连路径、祁连模式,初步实现了“生态、人文、效益、景观”协调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2022年11月,祁连县被命名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祁连县牢全力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然而,祁连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在制度、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和转化机制建立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的开展。
建议:从省级层面加大对祁连县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支持力度。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在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生活垃圾与污水治理、农村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旅游、有机畜牧业等产业发展上予以政策倾斜,指导开展“碳中和”“碳交易”等试点创新,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二是建立完善长效投入机制。做好生态环保领域资金统筹和调度,加大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资金支持力度,切实巩固成果。三是加大人才支撑力度。支持祁连县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在“两山”理论研究、实践领域的合作,吸引高端人才,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价值转换路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课题研究,为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建议代表:贺生杰 郑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