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议代表
王学红
二、事由
(一)建议的必要性及我省存在的问题:
1.我省胃癌的现状。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全球近一半胃癌发生在中国,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排名第三。目前青海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国均高于肺癌而居于首位。2022年青海省肿瘤登记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胃癌为第一顺位,发病率为31.61/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46.83/10万人,女性16.11/10万人),死亡率为24.84/10万(男性35.41/10万人,女性14.09/10万人);农村高于城市;高发年龄40-75岁,但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90%以上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进展期或晚期,5年总生存率不到30%左右,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财两空时有发生,是严重的社会公共问题及疾病负担。也成为了实现健康青海路上的拦路虎。
2.我省胃癌的防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胃癌防控核心理念是“防筛诊治康”。(1)目前“诊治康”在临床工作中已经成为90%以上进展期或晚期胃癌的主要工作,随着医学进步,5年总生存率30%左右(较前提高10%左右);且这类晚期患者不仅要做手术,接受放疗化疗,承受巨大的痛苦,治疗结果还往往不尽人意,家庭社会经济负担极大。对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2023年胃癌患者住院费用统计,进展期胃癌包括手术及化疗全程治疗患者费用约为11-12万,术后5年内需进行多次复查随访,每年费用约为5000元-10000万。(2)胃癌是少数可以通过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癌症。随着国家消化道肿瘤防控策略的不断推进,早期筛查是目前国内推荐和流行的癌症防治最佳方案,早期筛查对提高胃癌治愈率非常重要,其最佳的筛查及治疗时间是病变刚刚出现的初期,这段“窗期”虽然时间只有1-2年,却是癌症治疗的“黄金期”,在窗期如能发现早癌并接受正规内镜下ESD微创手术治疗,费用基本在2万元-3万元左右,且绝大部分患者无需术后化疗等,5年生存率超过90% ,不但预后效果好,患者生存质量高,还能节约大笔医疗开支,是一项效益比较高的医疗惠民项目。近5年我省有几家医疗机构通过参加“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和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等项目,将我省早期胃癌检出率由2019年5.5%左右提高至10% 左右,但离全国20%-30% 差距明显。同时我省早癌筛查受消化内镜设备数量偏少,基层缺乏消化内镜医师及病理医师,早癌筛查技术未能普及,筛查点普及面窄,检查费用无法免费,民众筛查意识低依从性差等多种因素,使得接受早癌筛查的民众数量少。这都是我省早期胃癌检出率低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3)胃癌的防控中如果将关口前移,预防为主,从病因角度干预从而降低青海胃癌发病率的关键所在和上上策。胃癌是遗传、环境和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显示青海地区胃癌高发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1)幽门螺杆菌(Hp)高感染: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元凶,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Hp定义为Ⅰ类致癌原,研究显示Hp感染者中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4-6倍。我省是Hp高感染省份,感染率为53.58%,远高于全国平均35%-45%的数据,家庭Hp感染率为81.81%,位居全国家庭Hp感染率第一,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左右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根除Hp的患者比未根除者胃癌风险降低约47%-73% ,根除44例Hp感染患者可以预防1例胃癌的发生。因此目前国内外大量胃癌防控策略和专家指南共识均提到Hp感染是预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根除Hp可有效地降低胃癌发生风险,还可以预防Hp相关消化性溃疡和消化不良,一举多得。胃黏膜萎缩和(或)肠上皮化生发生前实施Hp根除治疗更有效。该检查简单,成本低,易于开展,且在胃癌高发区人群中,筛查并根除Hp预防胃癌具有成本-效益比优势(检测加治疗平均费用约500元左右)。因此在青海地区筛查和治疗Hp感染是预防胃癌最有效的方式。(2)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胃癌高发因素:如喜食腌制、高盐、重油、烧烤食物。高盐饮食可以破坏胃的黏膜保护层,长此以往可导致不可逆的损伤。烧烤时会产生杂环胺、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长期摄入会导致胃上皮黏膜恶变;暴饮暴食、食物较硬、生冷饮食、辛辣刺激类食物等,容易刺激胃黏膜,导致上皮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突变,最终发展为癌症。吸烟人群患胃癌的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1.5~2.5倍,酒精也会导致胃黏膜损伤。
3.国家胃癌防控要求。我国在2019年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文件中明确提出“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6.6%。”从国家政策层面对于实施肿瘤的早筛和减低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出了具体要求。
4.降低青海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策略。面对青海省胃癌高发的原因和青海胃癌防控的严峻形势,结合国家胃癌防控要求,在青海胃癌防控中如果将关口前移,预防为主,从病因角度干预从而降低胃癌发病率并与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早期筛查双管齐下共同发力, 并纳入健康青海工程计划,应该是降低青海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所在。针对“青海式”胃癌需要采用“青海式”的防治策略,也才能更好的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拯救更多家庭,减少重大疾病的医保支出,降低胃癌疾病负担,护卫青海人民健康。
(二)具体措施
通过采取预防为主,防筛结合,政府、社会、个人、医疗机构协同参与的策略,推动青海胃癌防控事业上台阶。
1.民众教育。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计划,可以提高公众对胃癌风险因素的认识,作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针对Hp高感染率,可以在政府引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Hp感染危害的认识和对根除Hp可以预防胃癌的知晓度;避免共用餐具,防止家庭等Hp交叉感染,减少Hp感染率;对本省长期居住18-65岁人群进行规范Hp检测和治疗策略;医生选择高效根除治疗方案,提高根除成功率;同时民众也需要了解哪些食物和行为可能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如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摄入油炸/腌制/高盐食品、吸烟、大量饮酒等)和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戒烟酒对预防胃癌也很重要。这些均有助于推动本地区胃癌防控的关口前移和预防。
2.早期筛查。加强民众对胃癌危害和早期筛查重要性的认识并主动接受早癌筛查,特别是对于具有胃癌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该接受胃镜检查,如:男性,40岁以上;幽门螺杆菌感染;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筛查手段包括血清胃功能测定,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胃镜检查等,而胃镜检查是金标准。发现的早期胃癌可以及时通过内镜下微创手术使胃癌治愈。同时也提示体检时常规行胃镜检查也将是预防胃癌的重要一环。
3.政府支持。政府在胃癌预防和早期发现方面发挥引领和引导的关键作用。制定健康政策,推广健康教育,加大投入,提供胃癌筛查服务,以及监管食品安全都是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政府可以投资于公共卫生项目,以提高胃癌筛查的覆盖率,并确保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政府还可以支持胃癌防控研究项目,以深入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和风险因素,从而制定更有效的预防策略。
4.医疗保险覆盖。 确保医疗保险覆盖胃癌筛查和治疗是重要的。这可以鼓励人们及早接受检查,降低患胃癌的成本负担。医疗保险计划应包括对幽门螺杆菌,胃癌早期筛查的费用,并提供适当的治疗覆盖,以确保患者获得及时的医疗护理。这有助于确保人们不因经济原因而拖延或忽视与胃癌相关的医疗保健。
5.加强早期胃癌筛查团队建设及技术提升。通过加大消化内镜投入,培养更多发现致力于早期胃癌诊治的消化内镜人才团队和病理医师。
胃癌是一种严重的健康挑战,胃癌防控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希望通过“预防与筛查并重”提升青海胃癌防控水平做为青海省民生工程之一的建议实施,可以通过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及卫健部门、社区、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等全社会的努力,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青海胃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造福广大民众,从而助力健康青海建设。
三、建议
建议通过“预防与筛查并重”提升青海胃癌防控水平做为青海省民生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