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王大磊
事 由:自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布局以来,德令哈紧跟国家能源战略,根据省州总体规划,成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最早、发展最全面的地区,建成了海西州首个系统规划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园区。目前,全市已建成新能源装机255万千瓦,集聚光伏、风电、光热、装备制造、新型储能等多种新能源产业,初步实现了规模化、多元化、示范化发展。2021年底,连通青海主网架的鱼卡—托素—海西750千伏骨干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德令哈形成了巴音、尕海、柏树、战斗门、华电、明阳、黄河等一批已建和拟建的330千伏电力汇集系统,已然成为全州新能源规划最为科学、合理,接入条件最好的园区。
当前,德令哈正在大力推行“工业强市”,按照“一产做强品牌、二产工业强市、三产提级增效”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总目标,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和10条重点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与吉利集团、南玻集团、赣锋锂业、中车集团、新疆众合、中盐化工等一批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未来用电量将达到100亿千瓦时。同时,我们在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依托德令哈丰富的绿色电力,全力建设德令哈近零碳产业园,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
但受风电光伏自身发电缺陷,单纯依靠新能源无法稳定输出,也不能承担特高压外送的电源重任,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产业,必须配套一定规模的常规传统能源,发挥好常规能源的灵活调节作用,才能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电力输出电源,有力争取特高压外送通道项目落地,实现电力大量外送和提高就地消纳。同时,随着全国电力市场建设,各层次电力市场协同运行,加强省际、区域间电网互联互通,建设与电力市场相结合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和消纳协同机制更为迫切。
建 议:鉴于海西州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作为州府城市的德令哈,对于毗邻的大柴旦年产1000万吨煤矿和德令哈本地旺尕秀年产30万吨的煤矿具有有效开发和利用的便捷条件,加之敦格、格库铁路通达,疆煤入青条件便利,具备建设火电项目的条件;考虑海西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97亿千瓦时,德令哈全市14.7亿千瓦时,至2025年德令哈全市预计100亿千瓦时的增量,增长率达680%,就目前德令哈电网无法保证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增加常规电源建设,可保证电力供应及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特别是由于德令哈缺乏常规电源支撑,电网结构单一,存在新能源高占比的结构特性和基础电源、灵活调节电源不足的实际,补偿建设火电是完善电源结构,是当前优化德令哈能源结构的当务之急。建议省政府、省发改委统筹火电项目指标,在德令哈建设2×66万或2 x 100万千瓦火电机组,并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建成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