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由: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提出青海要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为青海“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赋予了新内涵,也是对青海农牧业发展的科学定位、政治嘱托和发展厚望。贵南作为青海省“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之一,始终坚持把农牧业作为稳县安民产业,深入实施稳粮保供行动,种植各类农作物42.68万亩,农作物产量达10.023万吨,完成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307.5亩。建成小麦种植基地800亩,青稞示范基地12700亩,油菜种植基地8800亩,培育良种村18个,良种化达95%以上。投资200万元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种植青贮玉米、燕麦等优质饲草料10.3万亩,完成收储9.8万吨,“高原牧草之乡”品质不断提升。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建成千头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13处,组建以高原型藏系羊(贵南黑藏羊)为母本的扩繁母羊250群,年内各类草食畜存栏111.25万头(只),各类草食畜出栏67.51万头(只)、出栏率达60.6%。尽管贵南县农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加工产品和企业,亟需推进加工型农牧产业体系建设,带动农牧加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事据:一是《2022年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第三部分第十一条指出:“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二是《青海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2023-2025年)》第二部分产业布局环湖重点提升区中提出:“海南州5县要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循环农牧业,创建藏羊、青稞油菜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牦牛、藏羊、青稞、油菜、饲草创建一批省、州级产业园,推进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打造泛共和盆地绿色发展新增长极。三是《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原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办〔2021〕20号)中指出:“依托牦牛藏羊地方优势产业,促进畜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牦牛藏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和引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牦牛藏羊产业园、产业集群及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形成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虽然贵南县乘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东风,产业优势日益凸显,发展潜力提升。但在重点建设一批农牧业产业链上下游一体产业园,开展农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最终实现农牧业全产业链健康融合发展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贵南县缺少标准化、规模化加工生产企业,现有企业、合作社生产的产品大多都达不到标准化生产水平,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不足以形成产业链供应链。二是贵南县加工企业都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加工技术滞后,管理水平能力较低,缺少应用现代化技术和先进设备的精深加工产业孵化基地,导致农畜产品附加值低。三是贵南县受地理位置、交通、人才和县本级财政扶持资金等方面影响,特别是缺乏标准化厂房的加工园区,无法吸引优质企业落户,现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支撑不足;牛羊肉、青稞、油菜、饲草等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支撑,屠宰、加工业增加值不高,加工企业物流成本高,致使企业效益流失,产业发展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建议:一是将贵南县农牧产业园列入省级发展规划。建设一批以青稞、饲草、牦牛、黑藏羊为主导产业的农牧业产业链上下游一体产业园,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共同发力,稳步产业发展,形成壮大一产、服务二产、促进三产的发展格局,最终实现农牧业全产业链健康融合发展,建议省委、省政府将农牧业产业园建设列入省级发展规划中。二是加大建设资金扶持力度。农牧业产业园预计投资40913.88万元,用于建设农产品加工区、肉食品加工区等,鉴于贵南县财政困难的实际,建议省委、省政府协调省级财政和农牧部门加大省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地方农牧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