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促进青海盐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日期:2023-04-25
字体:【 打印本页

建议张建平    

由:我省有大大小小的盐湖上百个,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最出名的是茶卡盐湖和察尔汗盐湖。全省最早开发盐湖旅游是茶卡盐湖,其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除有交通、区位等优势外,最核心的是资源具有唯一性、独特性。近年来,受茶卡盐湖旅游的影响,各地纷纷开发盐湖旅游事业,除茶卡现有两个国家4A景区外,大柴旦开发了翡翠湖景区,格尔木开发了察尔汗梦幻盐湖景区,茫崖尕斯湖的翡翠湖和西台吉乃尔的双色湖虽未开发也已名声鹊起,东台吉乃尔也曾一度被誉为青海的马尔代夫,这些资源都在海西境内的柴达木盆地,分布在青甘、青新旅游线上。我省之所以能够形成如此众多的盐湖景区,既有资源的优势,也各有其历史的原因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同类别的盐湖景区难免存在着同质化景观问题,在便于游客比选同时,也还存在影响盐湖类旅游项目高质量甚至全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的隐患,对于我省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同的盐湖,由于形成原因、富含的主要矿物质、开采的深浅和形态不同呈现各有特色的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任何一个盐湖景区,除了接待游客必要的基础设施外,最核心的看点一定都是盐湖,湖面再有特色无非也就在色彩、形态和水位上。长此以往,势必在游客心目中形成盐湖都差不多的印象。从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上,选择一个就可以了,绝不会面面俱到。由此带来的影响:一是柴达木盆地地广人稀,由多个盐湖景区串联起来的旅游线路难以吸引游客;二是各盐湖景区为吸引游客,以各种文字游戏打口水仗,既不利于自身形象,也不利于大美青海品牌形象;三是青海旅游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景区周边城镇普遍存在旺季吃住困难、淡季经营萧条的现象,如果再建多个盐湖景区,难以形成聚合力,影响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四是景区本身更加注重外在形象宣传,难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内在文化的挖掘建设,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相去甚远,自身难以高质量发展。

盐湖之所以被人们重视,主要的原因是其中富含的钠、钾、锂、镁等矿物质,这些作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必不可少的原料,是全省经济腾飞不可限量的潜力。20216月,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青海擘画的四地建设重要发展蓝图,其中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就是为柴达木这个盐泽世界量身定制的发展主轴。从盐湖资源的性价比来看,旅游应该是附加的、不影响核心主业的,未来不影响今后主业再提炼生产的比较妥当。蜂拥而起的发展盐湖旅游业,势必会影响到主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由相关部门牵头,全面开展我省盐湖旅游资源调查,结合《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青海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从我省盐湖化工行业、旅游行业顶层设计与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周边产品竞合等角度,对我省盐湖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规划,确定今后可开发利用的盐湖旅游资源。对现有的盐湖旅游资源,以尊重历史、遵守市场规律为原则,解决存在的问题。首先,备受关注的茶卡盐湖,因其距离西宁、青海湖较近,处于青甘、青新线的交通要道,成为来青游客首选景点,旺季游人如织,已形成以两个景区为引领、集散中心为协调、镇区完善的综合服务、周边多个景观为补充的旅游地,是打造我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最佳之地。从其历史承载量和未来发展趋势看,多点位设立景区是有必要的,能够有效分散游客过度集中对湖面的破坏,提升旅游体验度,促进青甘、青新线旅游业的发展。但近两年来因存在两个景区且集散中心多家不同主体单位运营,引发较多网络舆情。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机制体制不顺、缺乏整体发展观念。建议引导茶卡盐湖各经营主体统一思想,以大茶卡一盘棋的理念,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凝聚旅游发展合力。二是对于海西境内其他可开发的盐湖旅游资源,建议根据全省旅游资源的再勘察,合理布局、合理开发,形成旅游资源互补接力,促进我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