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日期:2021-03-01
字体:【 打印本页


当前,我国已进入信息化飞速发展阶段,数字经济进入到成熟发展期,构建以数据价值化为基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数字化治理为保障的“四化”框架,带领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近年来,数字经济在其他产业领域的应用带来的效率增长和产出增加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35.8万亿元,GDP所占的比重由2005年的14.2%提升至2019年的36.2%,经济增长的贡献由2017年的55.0%提升到2019年的67.7%,高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中服务业、工业和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37.8%、19.5%和8.2%。随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普及,数字经济将会进一步突破地理条件限制,逐渐改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为缩小东西部差距注入新动能。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数字经济逆势上扬,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为中国经济复苏、增长注入重要动力,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根据2020年11月初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规划强调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国家在经济领域和前沿信息技术都有相关政策出台,上云、用数、赋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展望“十四五”,数字经济将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主形态”,我国作为全球数字经济第二大国,有望实现增速领跑。

基于上述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据预测,2020-2026年的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5%左右,到2026年,数字经济规模有望突破95万亿元。全国各地对发展数字经济保持了高度热情,近年来密集出台有大量发展规划和政策举措,特别是在规划引领、法治推动、西部追赶等方面特征突出。如西部地区的贵州是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的发展推动政用、商用和民用多个领域,释放激活效应和乘数效应,给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方式带来显著改变,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高,对贵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据国家相关智库发布的报告显示,贵州数字经济增速领跑全国,数字经济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1;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3。自2011年起,贵州连续10年增速位居全国前2位。

青海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的加速阶段。在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指引下,青海处在同一起跑线竞逐数字经济。借鉴贵州和宁夏的发展经验,数字经济可以为青海打造后发优势,对传统产业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快速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推进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相适应的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和超前布局,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经济发展。

    2.国家已经将新基建列为国家战略,我省要找准新基建布局建设的突破口,利用大数据、区块链、AI等新兴技术与解决方案,加快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为数字经济的大提速打好发展基础。

    3.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我省应围绕重大产业的发展需求,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催生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推动青海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