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杨文彬
事 由:莫河骆驼场为了和平解放西藏、护送十世班禅返藏、保障西藏稳定历次运粮进藏、修筑青藏公路、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红色资源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孕育了载入史册的青藏公路“开路精神”和“驼工精神”。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发全省各族人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弘扬民族精神。1951年,习仲勋代表毛主席在西宁接见十世班禅后,由1千多名驼工牵着1万多峰骆驼,护送十世班禅返藏。经请示彭德怀同意,将驼工纳入西藏运输总队,1954年青藏公路通车后改为国营青海省柴达木骆驼场,1955年场部从大柴旦迁到莫河。莫河骆驼场现存西藏工委驼运总队政委慕生忠住过的窑洞,被后人称做“将军窑”,驼工们进藏期间所住过的千余孔窑洞遗址,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莫河骆驼场历史陈列馆馆藏物品612件套,鉴定为国家级文物的有26件,其中3件为一级文物、6件为二级文物、11件为三级文物,6件为一般文物。莫河骆驼场建有目前全省保存最为完整的职工大礼堂,还有国民政府骆驼选育场、老青藏线公路、70年代砖窑等遗址。莫河骆驼场陈列馆先后被评为茶卡镇党员教育基地、乌兰县党性教育基地、乌兰县“4+1”党员教育课堂、乌兰县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乌兰县国防教育基地、乌兰县退伍军人教育基地、乌兰县民兵教育基地、中共海西州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中共海西州委组织部“2020年度州级重点党建项目”、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海省委组织部“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开放以来接受党建教育的党员和群众累计达5万余人次,仅2020年就接待红色旅游13646人次。莫河骆驼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青海电视台等媒体上予以报道,并拍摄了《进藏驼队》、《大莫之河》、《乌兰方志》等影视作品。近年来,随着莫河骆驼场陈列馆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每年接待量逐步攀升,现有场馆仅陈列原西藏运输总队、修筑青藏公路,开发建设柴达木实物和资料612件套,尚有3000余件套实物和文献资料无法陈列。
建议 :省级层面加大莫河骆驼场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支持力度。1.省级相关部门协调查阅西藏和平解放、西藏运输总队期间的相关资料、收集修筑青藏公路、开发建设柴达木等相关实物和文献资料。2.给予资金扶持用于基地基础设施改扩建,完善配套设施,以适应新时代红色旅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