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关注青海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建议

日期:2022-03-01
字体:【 打印本页

  为了解和掌握我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团省委组成调研组,先后赴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等六个地区,对中小学生及部分教师进行大数据收集与整理,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我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我省大部分中小学生的心理非常健康,但仍然存在轻度、中等程度和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且所占比例达到了45%,说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调研中也发现了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重点关注和思考。

  建议:

  (一)健全工作机制,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条件。教育部门要加大中小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配备力度,落实规范继续教育和短期培训制度,强化临床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培训,不断提升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要大力加强对该群体的专业培训,提升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具备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人社、教育、卫健等部门要联合研究制定心理健康从业人员职称评聘办法和相关激励政策,不断调动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借助学校、医院、社区、各类机构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优势,配齐配全心理健康服务的软硬件设施,通过项目化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二)建立预防体系,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保障。要加强对12320公共卫生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保障提供专业化服务,并向青少年广泛宣传热线号码,鼓励其有需要时拨打求助。教育、卫健部门要指导学校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预防体系,即个体预防、班级预防和学校预防,要通过心理健康课,增强学生个体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关注和科学调节,培养承受能力,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要充分发挥班级环境对学生的特殊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吸引力和团体调节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合理交往,正确地处理与同学、教师、家长的关系;要制定相应制度和措施,对青少年心理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把握介入处理的黄金时期,认真落实减轻课业负担有关规划,丰富学生文体活动,尤其加强中学生体育锻炼。

  (三)强化家庭教育,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坚实基础。教育、民政、妇联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牢固树立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积极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学校要结合家长会等活动,对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家长预防、识别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针对单亲家庭和部分特殊家庭,要帮助家长学会密切关注孩子成长动态,选择合理方式与孩子沟通,及时与学校进行联系反馈;同时,要积极引导学校教师通过有效方式,帮助这类家庭正确解决问题。

  建议代表:索朗德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