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推动建设海南至江苏特高压输电通道的建议

日期:2022-03-01
字体:【 打印本页

  事由: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已形成集光伏、光热、风电、装备制造、电力基础设施、智能化运维为一体的全球最大统一规划、统一报批、统一实施、统一建设集成互补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累计完成投资1237亿元,已入驻光伏、光热及风能企业84家,全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2554万千瓦。截至目前,江苏省帮助海南州消纳新能源电量近33亿千瓦时。2020年初,利用江苏对口支援海南州的政策优势,苏、青两省为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帮扶合作,推动海南州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共同推进青海至江苏省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签订能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启动海南州至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共同推进江苏受端电网消纳方案、青海送端配套电源方案等编制评估和共同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申报项目工作。

  事据:1.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宣布了我国“30·60”双碳目标;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国新能源装机增量超过4.5亿千瓦,平均每年需新增9000万千瓦,这对现有电力系统接入和消纳能力挑战巨大。对于海南州而言,海南州水电资源优势明显,全州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约1350万千瓦,已建成548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建成羊曲水电站120万千瓦、拉西瓦扩机70万千瓦,“十五五”期间投产茨哈峡水电站400万千瓦、玛尔挡水电站220万千瓦、龙羊峡和羊曲储能工厂180万千瓦等。还有正在规划的贵南哇让、共和多隆、龙羊峡、茨哈峡、玛尔挡等8座抽水蓄能电站。

  2.特高压外送通道的建设,离不开充足的调峰电源支撑。我省常见的调峰电源有水电、抽水蓄能、燃气发电、汽轮机发电及电化学储能。现阶段,水电和抽水蓄能发电具有技术成熟、建设成本低的优点,并具有调峰、储能、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等功能,是我省最优质、最经济的调峰电源。海南州境内水能资源丰富,十四五、十五五建成的水电(含抽水蓄能)装机约2300万千瓦,能完全满足青海省第二条特高压外送通道电源配置和调峰需要。

  3.省委提出了“世界清洁能源看中国,中国清洁能源看青海”的目标基础上,海南州委提出了“青海清洁能源看海南”的战略目标。青豫直流外送通道在海南州开工建设,填补了青海特高压外送通道的空白,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扩大了电力消纳范围。同时将青海“绿电”源源不断地从青海高原送往中原大地,并有效缓解了华中地区长期电力供需矛盾。这一能源大动脉,后期还会源源不断外送至东部、京津地区,既实现了清洁能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也使全省清洁能源得到规模化发展。充分展现了我们对绿色三江源发展理念的强有力支持、全力助推我国能源清洁绿色转型升级。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青海贡献”。现为聚力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助力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需加快推进海南至江苏第二条特高压外送通道的实施,更加有利有效地解决青海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建立促进消纳的长效机制。

  4.虽然我州在新能源建设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现海南州新能源装机以年均47%的增速增长,电网负荷年均增速仅为7%,新能源装机增速是负荷增速的6倍,目前新能源装机是负荷的91倍,新能源州内消纳自身压力逐年加大。截至目前,光伏利用率为87%,同比去年降低6%;风电利用率为83%,同比去年降低12%。上半年弃风率和弃光率分别达到13%和17%,同比分别上升6%和12%,海南州电网已成为典型的外送型电网。需加快推进建设全州以新能源为主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消纳能力,把海南建设成为全省清洁能源输出的中心枢纽。

  建议:一是从省级层面加强与江苏省政府对接协调,在江苏对口帮扶海南州的工作基础上,深化多层次电力合作,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重点从电力送出方面入手,依托特高压外送和州内优质的水电调峰支撑,实现构建海南州特高压电网时代和清洁能源跨越式发展,助力海南州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先行区。二是共同向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争取支持,加快推动海南至江苏特高压工程立项及建设,邀请专家及相关部门尽快开展项目前期论证工作。我州将全力配合省能源局关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做好海南至江苏特高压外送通道相关工作,力争“十四五”开工建设。

  建议代表:更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