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345线玉树市经杂多至查吾拉段是国道214线与国道109线重要连接线,路线总体走向为由东到西,原S309线多拉麻科至杂多段接国道345线杂多至查吾拉段起点杂多县城萨腾镇塔那滩环城桥(原S309K146+990)、跨扎曲、经阿多乡、查旦乡至当曲河,最终与国道109线相接进入西藏。升级后的国道345线成为进藏高速公路相比国道109线进藏距离更短,通行能力更强,战略响应更迅速,带动经济发展更广阔,所以国道345线升级改建为高速公路这一工程尤为重要,它的重要性可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一、历史重要性
国道345线玉树经杂多至查吾拉段与玉树州境内“唐蕃古道”的进藏之路一致。唐蕃古道是1300年前唐朝和吐蕃之间文化、政治、经济交流的重要纽带,并且跨越青藏高原“世界屋脊”,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道路之一。正因为如此,国道G345线的升级改建,将是对原国道G214、G1O9线的补充完善、延伸扩展,更是青海省内当下青南沿线农牧民群众脱贫,巩固脱贫成果,打开青南通往西藏尤为重要的一环,也符合青海藏区以实际行动支持“一带一路”的战略节拍。
由此可见,将G345国道改建升级是必然的。
二、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点、一线、一面,带动三江源地区产业发展。国道345线通过玉树市及杂多县全境,呈现由东向西布局,总体表现为以杂多县为一点、玉树州为面辐射影响青海省、西藏两个西部大省的联系。目前杂多县总体情况如下:杂多县位于青海省境内的西南部,距离玉树州府结古和省会西宁的距离分别为220公里、1034公里,是距离省会和州府最远的一个县,地处高海拔、高寒地区属偏远藏区。所以杂多县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经济落后情况、带领广大牧区群众脱贫致富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项目的建设将能充分利用那曲中心火车站的物流纽货的优势,弥补杂多地区物资运输运距长、成本高的问题,极大地改善杂多县城及边界3个乡镇(阿多乡、查旦乡、莫云乡,3乡镇共下辖11个行政村:阿多乡多加村、吉乃村、朴克村;查旦乡达谷村、齐荣村、跃尼村、巴青村;莫云乡巴阳村、达英村、结绕村、格云村,共计牧民4254户,共计人口18236人)乃至玉树西部地区的物资匮乏、物价奇高的问题,提升他们的生产、生活及出行条件,对杂多县三个西部乡镇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的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状况及乡村振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生态环保及旅游的重要性
为符合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根据三江源自然保护条例,工程建设基本沿着老路进行,对位于缓冲区和核心区的路段保持原有道路适当拓宽,对保护区外和实验区的路段进行改扩建。项目的建设将为玉树旅游业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依托,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此外,项目建成后,国道214线与国道109线的高速连接,将成为四川西部,青海藏区、西藏东部高效的物流、人流通道,还能实现玉树与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的接轨,在生态保护与旅游等方面实现一举多得。
四、政治重要性
保障国防安全,维护青藏边界地区政治稳定与民族团结。杂多县位于青海省西南,地处康藏和卫藏之要衢,东连本州玉树市、囊谦县;西接唐古拉山;北靠治多县;南与西藏自治区昌都、那曲两个专区的丁青、巴青、聂荣、索县、安多五县接壤,省际界线长达650余公里。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为了保证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社会稳定,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是一项根本措施和紧迫任务。而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之一就是交通运输的发展。项目的建设必将提高现有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促进国家社会政治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响应我省《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并权衡完全新建道路的造价,在原线路的基础上,将国道345线改扩建成东起多拉麻科连接G214西至查吾拉的一条进藏高速公路,对于构建快捷通达的交通网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目标,加快战时响应速度有着重要的意义。线路的建设有助于促进青海省、西藏境内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附近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布局规划、协调发展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于升级改造G345玉树至西藏那曲进藏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议
日期:2019-01-15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